
在擔任《風聲》導演之前,曾做過影評人和編劇的陳國富就因“監制”的身份而為業內所矚目。
盡管在目前的內地市場,很多人仍會把“監制”等同于“藝術顧問”等無足輕重的角色,但在“懂行的人”那里,“監制”是可以駕馭整個電影項目并直接影響影片藝術品質與市場表現的重要行當。著名電影人趙軍曾指出:“真正的監制在三種情況下對一部影片起著決定性作用:一是拍攝團隊的配置必須經過監制的認可;二是最終對于影片市場效果的判斷必須監制說了算;三是拍攝資金的使用合理性必須得到監制的首肯。”而陳國富就是目前國內少有的能起到這樣“決定作用”的金牌監制。這也許與他做過電影業中的諸多行當以及傳奇般的電影經歷有關。當然也與他曾擔任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亞洲區制作部總監,負責哥倫比亞華語片制作與發展的經歷不無關系。“其實,陳國富是一名非投資身份的制片人。”一業內人士干脆作出如此評價。
作為與侯孝賢、楊德昌同期起家的臺灣新電影代表人物之一,陳國富也曾在這撥新電影浪潮中翻騰多年,眼看著寶島本土電影式微,他率先走出“藝術電影”的樊籠,扛起商業電影的旗幟。有評論認為,他試圖以此打破之前新電影的成規,創造出一種新的可能性。早年曾以《國中女生》《征婚啟事》等影片揚名的陳國富在哥倫比亞公司悄悄完成了從電影導演到監制的身份轉換,自己則在2001年拍攝了《雙瞳》,該片成為2002年臺灣最賣座的華語片。這之前,他幫助李安完成了《臥虎藏龍》,之后協助周星馳完成《功夫》的拍攝。
正是在哥倫比亞任總監期間,陳國富接觸了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誼),認識了馮小剛等內地電影“大腕兒”。《功夫》之后,隨著哥倫比亞撤離亞洲,陳國富正式加盟華誼,以藝術總監的身份參與了華誼近年幾乎所有電影的制作,這其中就包括《天地英雄》《可可西里》《天下無賊》和《集結號》。2009年初,由馮小剛執導、陳國富監制的華誼賀歲大片《非誠勿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狂卷3億多元的票房;而在今年10月,由陳國富執導、馮小剛監制的《風聲》在為新中國的獻禮浪潮中豪取2.2億元,并為豐富主流影片的類型做出了可貴的嘗試。
業界論及內地首家在創業板上市的華誼最大功臣時,真正熟悉華誼的人士均認為非陳國富莫屬,因為是正是他的“監制”,才保證了華誼影片的高品質以及隨之而來的高票房。作為華誼的藝術總監,陳國富以制片人身份參與的華誼影片累計創造了10億多元人民幣的票房,被譽為“華誼兄弟幕后推手”“華誼主將之一”。《風聲》導演之一高群書曾說:“陳國富是大將,運籌帷幄,我只是替他攻城略地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