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農村體育工作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農村體育發展對策。
[關鍵詞] 農村體育 發展 對策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
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是農村體育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要把體育納入建設體育強國的長期目標,加快農村體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照統籌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協調發展的理念,促進鄉鎮體育與農村體育、文化、衛生一體化發展,在增強農民體育意識,改善農村體育條件,活躍農村健身活動,提高農民身體素質等方面做出成效,根據農村體育家庭化、城鎮化、特色化和多樣化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參與健身,逐步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社會時尚,促進農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二、盡快建立農村社區體育,同時要關注農民工體育,切實解決農村體育經費問題
縣、鎮、鄉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的實際情況,以及文教衛生等事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并了解農民對政府的要求和態度,把農村體育的發展納入到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的總體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規劃之中,制定出切合實際情況的社區體育發展規劃。由于農民到城市務工數量不斷增加,因此對農民工的體育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解決經費問題的具體方式:鄉鎮企業贊助、社會力量募捐等。各級政府根據財政收入實際情況,應撥出一定的經費,促進農村文體事業的發展。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以及革命老區,應重點加以扶持。
三、要充分發揮農民體育協會作用
體育社會化是大眾體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農村體育發展的根本出路,縣級體育行政部門是政府管理體育工作的機構,承擔著發展農村體育工作的任務,因而要對農村體育進行管理、組織和投入。但是僅僅依靠體育行政部門是不行的,必須充分發揮農民體協及其他體育社團的功能,由于他們本身具有自發性、業余性、積極性、組織力和號召力。積極給他們提供自己去組織的機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給與他們支持和指導。更要正確處理好與農民體育協會及其他體育社團的友好關系,保持良好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實踐證明,通過農民體育協會及其他體育社團組織的體育活動比單純縣級行政部門組織的農民體育活動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們提倡以政府行為為主,依靠各部門、基層、各協會、依靠企業和個人資助,推動農村體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四、充分發揮鄉鎮體育龍頭作用,促進農村體育發展
鄉鎮不僅具有一定的物質資源與人力資源優,而且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優勢這利于體育活動更好地開展。鄉鎮位于城鄉結合部,鄉鎮依附城市,根植農村,與城市、農村保持著較強聯系,鄉鎮承接城市體育的輻射效應,向下銜接并帶動農村體育發展。因此,選擇鄉鎮作為中國農村體育發展的重點與起點,實現其作為拉動農村體育發展的支點和使城市體育向農村滲透的節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2001年-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 》中也進一步明確提出:“農村體育以鎮為龍頭,村民委員會為基礎,農民體協為紐帶,形成有輻射力的組織網絡”。 這是對農村體育發展規律性、本質性的認識,也是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發展農村體育的新舉措。
五、加強體育基本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
在全面規劃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體育要充分利用文化站、文化中心和“青年之家”開展活動。在組織農民參與體育活動時,活動內容應豐富多彩,實現活動經常化、多樣化;具有趣味性、健身性、休閑性和社交性,同時要注意選擇地方濃郁特色、民間傳統突出的項目;農村體育競賽與體育表演活動要突出民族性、多樣性和科學性等,以適應農民的身心需要。要區別農忙和農閑,春夏秋冬不同季節,要考慮南方和北方、平原和山區不同的自然條件,要開展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民族特點的體育活動,要把民族傳統項目和現代體育項目結合起來。
六、鄉鎮建立文化體育站,村要建設村級文化體育室
我國抓住機遇對縣級機構合并以后,縣文化體育行政部賦予鄉鎮文化站管理體育的職能,鄉鎮文化體育站的建立,妥善解決了縣級體育工作任務繁重問題與盲目問題,以及無頭緒問題,實現全民健身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縣鎮文化站的建立,為村級體育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條件,特別是與農民緊密聯系的鄉鎮干部中,有專門負責體育工作的專職人員。村民委員會是直接面向廣大農民的農村基礎單位,肩負著開展體育工作的職責,因此,村民委員會要將村民體育組織起來,建設好農村文化體育室,充分發揮文化室的聚集、服務和輻射的多功能作用。
七、 完善農村體育骨干隊伍的建設工作,發揮農村體育骨干作用
縣級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體育骨干的培訓和管理,不斷提高體育骨干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充分發揮體育骨干作用。農村體育骨干包括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指導農民開展體育活動的體育教師、教練員、裁判員及其他志愿者。體育骨干要動員、組織農民參與和開展體育活動,大力宣傳體育科學知識,傳授體育科學知識、體育技能,指導群眾科學訓練;引導農民進行合理消費,縣級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體育骨干的培訓和管理,提高體育骨干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鄉鎮要注意發現和培養體育積極分子,以他們為骨干,把農民組織起來,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
八、縣級政府要依法治體,加強農村體育工作的領導統籌安排
縣政府要重視農村體育的開展,縣、鄉兩級政府在制定農村經濟和工作計劃時,要把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列入計劃內,各級體育有關部門要重視和加強農村體育工作,縣體委要著重抓好農村體育工作,要從戰略高度認識農村體育的重要性,把農村體育作為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和展示社會良好風貌的窗口,把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政府工作計劃,將體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統籌規劃,合理布置,從制度上保證體育工作的落實,把開展體育工作的情況作為考核各級政府業績的指標之一。目前,我國農村體育組織仍不健全,鄉鎮應建立由領導專門負責,共青團、婦聯、文體站和學校等有關部門參加的文化體育領導小組。縣、區、鄉(鎮)政府要由專業骨干從事文體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忠杰:鄧小平農村建設理論概論[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
[2]盧元鎮:中國社會體育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3]李樹怡:我國現階段體育社會系統與結構的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