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金融危機使得中國海外并購熱潮迅速崛起,海外并購是機遇與風險并存的雙刃劍。走出并購誤區,把握金融危機下海外并購的機遇,采用科學的策略規避風險,是中企從高層次上廣泛參與國際分工的必備條件。
[關鍵詞] 金融危機 海外并購 風險對策
中國企業的并購浪潮日趨壯大視野和戰略已經開始由全國移向全球。面對國外經濟的不景氣,不少中資企業躍躍欲試,希望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國外知名企業的品牌、營銷網絡以及核心技術,從而改善國際貿易中的弱勢地位。
據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海外并購勢頭發展迅猛,并購主要集中在能源、礦產、制造業、商貿、服務等領域。但在2008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損失也達2000億元人民幣左右。海外并購涉及到文化、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矛盾和沖突,許多并購在其交易過程中充滿了陷阱。我國的大部分企業缺乏國際化標準,專業人才,治理經驗,以及文化溝通,不熟悉國際市場的運行機制。只有科學認識海外并購,把握進行海外并購的機遇,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才能達到從海外并購中獲益的目的。
一、戰略風險
企業應當區分“戰略性并購”與“投機性并購”。“投機性并購”是簡單的財務抄底,戰略準備不充分,風險很大;而“戰略性并購”,因為同企業自身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相結合,所以能獲得合適的市場拓展空間。面對海外并購,尤其是并購出于下滑期的美國實體企業,中國企業首先應當具備科學的戰略眼光諸方面統籌分析,不能為了一味追求規模的擴大,盲目開拓市場而使企業正常的經營管理陷入困境。同時應該看到,眾多歐美企業的經營業績下滑,并不僅僅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外部沖擊。更為重要的內部因素是企業經營管理方面沉積的風險,例如,金融危機下通用汽車運營困難,其內部原因有近年來一直存在勞動力成本過高、研發投入不足、體制僵化等問題。單純的依靠注資是不能挽救通用的。制定科學的戰略是并購成功的先決條件。
二、財務風險
全球金融風暴引起的蝴蝶效應使得我國大量進出口企業陷入危機,并且已經出現了危機傳導趨勢。不利影響繼續惡化會給企業和銀行的現金流帶來不利影響。當前,歐美國家紛紛修改會計計量準則,降低本國企業被國外低價并購的風險。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收購前,首先應當對自身有充分的認知,考慮在金融危機尚未過去的條件下,是否有能力拯救被收購的公司,避免跟風而上,得不償失。其次,企業應當根據發展戰略認真選擇目標公司,應當對即將涉足的行業擁有充分的認知和駕馭公司的能力。
三、信息不對稱風險
被收購方利用收購方對企業的不充分的認知,虛報擬收購的目標公司價格,粉飾經營成果,隱瞞負債和虧損,串謀第三方抬高價格等風險。該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并購方對目標公司缺乏詳盡的調查了解。為此,收購方在確定收購前應當通過專業評估機構評估,對目標公司的各項經營狀況、銷售市場、人力資源等進行實地的詳細的了解。不能僅僅根據目標公司提供的資料作為并購的依據。同時,制定恰當的談判策略,在談判中爭取主動權,增大成功的機率。
四、政治法律風險
包括東道國的政局是否穩定,東道國經濟政策是否允許并購行為,稅收制度,進出口規定、市場準入制度以及是否涉及東道國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風險。為使企業能夠達到并購的預期目的,中國企業進行海外并購需要對國際格局、各國的貿易政策以及法律法規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充分權衡收購爭議性較大涉及戰略性資源的利弊。不能將跨國并購簡單地看成是一個單純的價格談判問題。同時,應當聘請相關律師全程參與,對于技術專利權、商標所有權等無形資產的并購應當達成詳盡的合同,使并購后的企業能夠迅速打開市場。
五、國外勞資風險
海外并購外企并不意味著簡單的財務抄底,如果僅從目標公司收購價格來看,并購成本似乎不是很高。但是,收購方要考慮到該國的勞工制度,在西方國家,由于國情、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工會力量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與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勞動力相比工人的工資及福利費用較高。勞資糾紛問題是收購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例如,TCL收購了湯姆森的電視機業務,在進行整合時需要辭退1000多名員工。這一舉動因違反了東道國的法律而被當地政府干預。因此,企業應當充分考慮到東道國勞工特點,目標公司工人的情況,如工會的要求、工人福利等方面,充分估計可能面臨的風險做好應對準備。
六、文化整合風險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軟力量,它伴隨企業發展的始終,內生于企業經營管理各環節,是一種具有不可復制的影響力、吸引力和輻射力。不同的企業之間由于所處的環境、自身的定位、戰略的選擇存在差異,因此不同企業都又有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如果并購后的新生企業并行兩種不同文化,必然會使企業戰略模糊,目標不清晰。20世紀80年代,日本掀起了并購美國企業的熱潮,然而未能將并購的企業整合進原有的生產鏈條,大部分企業運轉困難。因此,并購后的企業面臨的風險就是整合不同文化,使企業文化成為公司發展催化劑。企業應當與時俱進制定適宜的發展戰略,加強員工教育,促進新老員工融合,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使企業文化成為公司發展催化劑。
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雖然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是機遇與危機并存,海外并購無疑是有實力的企業進行擴張的途徑之一。正確認識到海外并購的存在的利益,走出認識上的誤區,把握機遇、規避風險,通過海外收購轉變發展觀念,掌握核心技術創立國際品牌,能夠提高企業的應變和抗風險能力。中國企業在更深層次上實現“走出去”戰略,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帶動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 燁:淺析跨國并購的新趨勢及應對措施[J].價值工程,2009年第7期
[2]陸學平 金潤圭:中國企業跨國購并[J].國際商務研究,200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