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了四川山區獨特的體育旅游資源優勢和開發體育旅游的主要制約因素,提出合理規劃、科學開發四川主題體育旅游的對策與建議,為四川體育旅游科學快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山區資源 體育旅游 規劃 開發
一、四川山區體育旅游資源優勢
1.山地類型繁多,具有開發價值。四川的山地主要分布于盆地邊緣及川西高原。盆地東緣山脈——巫山山脈(現屬重慶市),被長江自西向東橫切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壯麗多姿,是中國的山水畫廊。南緣山脈指宜賓到重慶所轄奉節的長江以南山地,主要有大婁山、七曜山、武陵山等,多為巖溶地貌。西緣山脈以龍門山、邛崍山為主。北部的大巴山脈是秦嶺的東南分支,是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的界山,也是嘉陵江和漢水的分水嶺。川西高原的大涼山,介于四川盆地與川西南山地之間,是我國東部濕潤亞熱帶氣候和西部干濕交替亞熱帶氣候的分界線,因而東西的動植物區系截然不同。沙魯里山位于甘孜州和涼山州西部,是四川最長、最寬的山系,也是金沙江和雅礱江的天然分水嶺。大雪山位于甘孜州東部,是大渡河和雅礱江的分水嶺,為橫斷山系主峰之一,四川西部的所謂“關內”和“關外”以此山為界。位于川西北部的岷山山脈中高山湖泊甚多。
2.山區旅游資源中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如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就有普賢遺船、圣寺晚鐘、雙橋清音、大峨神水、象池夜月等;而道教名山青城山的天然圖畫、天師洞、上清宮、呼應亭;樂山的巨型睡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巧妙結合,令人贊嘆不已。
四川少數民族多分布在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過渡的山地內,這里是漢、藏、羌、彝、回等民族文化的交匯帶。各族的風俗習慣、民族服飾、飲食文化更是各具特色,這些民族文化與當地自然風光結合起來,必然會吸引大批體育旅游者。
川西山區也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紅軍在這個地區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業績,留下眾多令人向往的革命歷史遺跡,以這些革命圣地為基礎開展的紅色旅游,必將成為體育旅游業中的特色優勢項目。
3.冰川規模壯觀,峽谷獨具特色。川西高原的山地有許多高于雪線以上的山峰,嚴寒的氣候及不斷的降雪,經過較長時間的物理變化而發育為現代冰川,隨著人們對冰川了解的增多,冰川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必將越來越大,貢嘎山海螺溝是中國目前唯一的游客可以看冰川的風景區,這里雪峰林立,冰川逶迤,以其獨有的魅力迎來一個欣賞雪峰、冰川的新時代。峽谷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常常以雄偉、險秀、寂靜、隱蔽、神奇的特色為旅游者所向往。川西高原南部屬橫斷山區北段,高山峽谷,嶺谷相間,由西往東有金沙江、沙魯里山、雅礱山、大雪山、大渡河、邛崍山等,嶺谷高差向南逐漸增大,江水奔騰咆哮,十分壯觀,峽谷兩旁的座座雪山,常年懸掛著現代高山冰川,春夏之交,部分積雪融化,冰川傾瀉而下,白練凝谷,蔚為壯觀。此外銀廠溝、碧峰峽、金沙江峽谷等也在省內外享有盛名。這些獨特資源給體育旅游者以強烈的新奇感。
二、制約四川山區體育旅游開發的主要因素
1.山區旅游資源持續性和易損性的矛盾。科學合理的旅游開發將是山區自然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但是,如果以純經濟利益為目的、惡意開發,山區資源和環境就很容易被破壞,而且很難恢復,這會對山區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帶來阻礙。
2.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進入成本高。四川山區除盆地邊緣以峨眉、青城為代表的傳統名山外,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國內外旅游者可進入性差或進入成本較高,特別是川西高原山地,雖然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體育健身旅游價值,但由于距中心城市或客源市場較遠,行程時間過長,交通費用太高,這些因素勢必影響山地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
3.旅游產業結構單一。在旅游項目的開發上,除少數名山外,大多數山地景點僅限于觀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種旅游開展較少,還沒有充分挖掘出四川山地體育旅游資源的特色。
4.體育旅游專業技術人才缺乏。隨著自助游、冒險游的興盛,四川山地對國內外的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這些人有著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對旅游基地設施的依賴非常小,而需要一些為攀巖、攀冰和遠足的特殊服務。由于當地導游缺乏熟練的攀巖、攀冰技術及遠足所需的設備,他們的服務滿足不了體育旅游者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山地體育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四川山區體育旅游開發的對策與建議
1.開發主題體育旅游。根據山地旅游資源的特色和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開發體育參與型、體能訓練型、科考型、探險型等專項山地生態體育旅游。
2.根據山區的實際自然條件、景觀特征、季節變化,進行人工景觀培育,發展不同季節的旅游產品,消除山地旅游明顯的淡旺季現象。如峨眉山自從推出冬季峨眉以來,很快得到市場認可,冬季已成為峨眉旅游的另一個旺季。
3.合理規劃,有序開發,完善旅游資源的結構層次。在對資源保護的前提下,以市場為導向的山地開發,要妥善協調自然、人文、環境的發展,順應人們對旅游不同階段的需求,在景區的形象策劃上協調文化生態環境。
4.加強山區體育旅游市場的宣傳營銷工作。按照市場發展的規律,結合目標市場的價格需求,充分考慮產品成本和市場競爭者狀況,制定切合實際的體育旅游產品價格及價格策略,并根據消費者心理可承受價位開發相應檔次的產品。
5.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籌集發展建設資金。依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融資體系,促使四川山區體育旅游產業投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6.積極培育山區體育旅游人力資源。大力挖掘現有人力資源潛力,加緊培養具有體育和旅游復合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體育旅游高級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劉 鋒:中國西部旅游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