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技術的較量催生了一個怪圈。
當人工智能脫離了人類的控制,它們將發生叛變,用人類所不能理解的智慧締造出新的能源,然后利用基因工程制造人類,并把這樣的人類接入矩陣,讓他們在虛擬世界中生存,以獲得多余的能量。而人類一旦發現被外物所控制,就會反抗,于是一名“黑客”充當了救世主一般的存在,想要幫助人類掙脫虛擬的束縛……
也許,《黑客帝國》所描述的場景并非完全“虛擬”。計算機和網絡以超過人類理解的速度發展的背后,是人們對未來計算機與網絡世界不可預知的深深憂慮。但正如矩陣存在弱點一樣,網絡世界仍有無數漏洞給了黑客可乘之機,他們趁虛而人,然后將我們的“個人虛擬世界”破壞殆盡。
與病毒之間的周旋宛如一場沒有終點的貓鼠游戲,黑客跑,殺毒軟件追,但黑客就好像《貓和老鼠》中的杰瑞一樣,靈活的發現各種漏洞,“跳溜”一下鉆進去,把身為貓的湯姆要的團團轉。
一直以來,漏洞就是黑客們攻擊的空隙。5月2日,暴風影音就被曝出嚴重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漏洞遠程控制Windows機器,并在漏洞掛上了多種木馬病毒,致使多個省份出現無法上網的現象,直接影響了180萬用戶。暴風公司對此漏洞做出了快速反應,在5月4日完成了新軟件升級,暴風漏洞事件才告一段落。
這似乎是講軟件漏洞的危害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軟件的使用范圍越廣,用戶越多,它遭受攻擊的可能性越大,因為黑客們也長大了眼睛盯緊了它們,也難怪包括微軟在內的軟件廠商需要不停升級彌補漏洞來抵御病毒。甚至一度,微軟還推出了“OneCare”——一種內嵌于操作系統的殺毒軟件,用戶可以通過訂閱的方式購買殺毒服務。
不過,Onec are在安全市場掀起了一陣波瀾:安全廠商賽門鐵克和麥咖啡說,微軟不應該通過出售修復Windows漏洞的安全產品給消費者而從中受益,因為這些問題是由其自己的Windows產生的,修復其中的安全問題是微軟本職工作。于是微軟不得不放棄了這一計劃。
但OneCare對于市場的影響是積極的:殺毒廠商紛紛發布了類似OneCare的產品,微軟反而改變了消費者和安全公司的對殺毒產品的思考方式。廠商們對于安全的理解也越來越完整,殺毒軟件不僅要查殺病毒,它還肩負著發現其他軟件漏洞的重任殺毒軟件也會提醒你及時安裝各種可用的更新,同時軟件本身所負載的病毒庫也越來越厚。
一個新問題出現了。越來越大的病毒庫意味著僅僅殺毒軟件一項,就可能占據計算機的很大一部分內存,這可不是用戶們期望看到的。
云安全似乎是解決這一問題不錯的方法。將病毒庫放在云端,用戶只要連接到服務器便可共享查殺服務。殺毒軟件無需占用本地資源,通過遠程服務在電腦前裝置了天然屏障,殺毒軟件將在終端與互聯網之間形成一條隱形的隔離帶,病毒或木馬的查殺將在隔離帶內完成,直接阻止病毒進入計算機系統。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下載、安裝這個軟件,打開實時監控,然后,所有的一切,將由這個軟件判斷、完成。
當3G或者說無線城市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一種常態,云安全將背負著實現數據中心、服務器、PC、上網本乃至手機等所有終端安全的使命,載負著云安全的軟件將如同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伸縮自如,它將被置于終端與互聯網的接口處,自動識別自己管轄“領地”的大小,主動對外來數據或代碼進行識別,交與后臺判斷、清除。
卡巴斯基、趨勢科技、瑞星、金山、微點……殺毒廠商已經開始針對云安全的產品布局。8月4日,金山軟件正式對外發布了專為筆記本、上網本設計的殺毒軟件,金山毒霸極速版,這款軟件把運行殺毒軟件時的內存使用率降到15M。金山龐大的病毒庫被置于了云端,按照金山的理解,極速版將通過病毒庫新陳代謝,確保用戶不會受到時下流行病毒的侵害。
“上網本”概念的成功,就是把復雜的電腦應用回歸簡單化,殺毒軟件也_樣,電腦安全防御的簡單化將是放在安全廠商面前的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你不再需要手動安裝任何殺毒軟件,貼心的軟件廠商已經幫你安排好了一切。
那么,黑客會去哪里尋找生存空間?從本地到云端,這場緝毒游戲,越來越有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