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4所高校546名學生的調研,分析了當前非英語專業聽說教學現狀,并從提高聽說效果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對策。
[關鍵詞] 非英語專業 聽說教學 現狀 對策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國際交流的高度頻繁的要求, 教育部于2004年頒發了新制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對原有教學大綱做了大量修改與調整,其中最為重要的改革和突破是培養目標從“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主” 轉變為“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 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于2005 年2月公布了包括改革計分體制、成績報告方式、加強考試管理體制在內的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方案。其中最受社會關注的是:聽力測試的比例由原來的20%上升到35%,其中聽力對話占15%,聽力短文占20%??梢?,改革后的四、六級考試從內容到形式更加注意檢驗以學生聽說能力為主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因此,加強聽說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對聽說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是廣大教師的當務之急。
一、調查方式與內容
我們采用問卷的方式在麗水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溫州大學、淮北煤炭師范學院等4所高校的2007級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漢語言文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和園林等7個本科專業中抽樣調查了546名學生,共收回有效問卷480份。問卷包括27個單選題和3個多選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的聽說學習態度;(2)學生對當前聽說教學的評價;(3)學生喜歡的聽說教學形式;(4)學生聽說學習中的最大障礙;(5)學生聽說自主訓練的狀況。問卷調查在各班級英語教師的組織下進行,以確保被調查學生認真對待問卷,客觀真實地選擇每一選項。
二、問卷調查的結果及分析
1.學生的聽說學習態度
對于“聽”和“說”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90%的學生認為二者是英語學習的必要內容和應該掌握的必要技能;65%的學生決心要花時間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100%的學生認為較好的英語聽說能力能夠增強自身就業競爭力。但由于存在功利性學習動機,仍有不少學生對口語訓練的熱情不高,37%的學生認為,四六級考試沒有口試內容,因而老師在課堂上應該把大部分時間放在聽力訓練上。對學生課堂參與度的調查中,只有10%的學生認為自己會主動發言,而高達87%的學生承認是應老師的要求而被動發言。在專注程度調查中,一直集中注意力的學生有27%,61%的學生在上課一段時間之后可以集中注意力,而有12%的學生注意力基本不能集中。
2.學生對當前聽說教學的評價
在“聽說教學課堂滿意度”調查中,只有45%的學生認為滿意或較滿意,其余的同學都選擇了一般或不滿意。學生對教師水平的評價一般,57%的學生認為教師聽說能力較高,有38%的學生認為教師自身能力欠缺。有59%的學生認為學校語音室等硬件條件需要改善,68%的學生認為課堂形式單一。
3.學生喜歡的聽說教學形式
在調查中顯示,學生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是小組討論、對話、情景表演,以及模擬訓練,他們認為這些形式的教學效果也最好。同時他們認為最枯燥的形式是跟讀練習。這說明,相對于填鴨性的灌輸教學法,學生更加喜歡互動性較強的活動課堂教學法。在調查中,有32%的學生選擇了四、六級或其他考試聽力訓練;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了看英文電影或聽學英文歌曲。
4.學生聽說學習中的最大障礙
有53%的學生認為自己聽說能力很難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訓練的時間和機會太少,語言環境不理想;34%的學生認為是因為自己原有的英語水平太差。調查統計,在“聽說學習中的最大障礙”問題中,54%的選擇了詞匯,23%的學生選擇了語音語調,12%的學生選擇了注意力不集中。
5.學生聽說自主訓練的狀況
對于課余時間學生是否自主訓練,有24%的學生基本沒有訓練,53%的學生認為自己課外練習聽說的時間是不夠的。學生們認為影響自己課外聽說學習的主要因素是沒有相應的聽力設備,其他科目的學習太緊張,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材料,沒有環境氛圍,以及沒有老師的指導和監督。調查中發現,英語角、英語俱樂部、聽說競賽等第二課堂活動有待進一步加強組織和提高效果。
三、提高非英語專業聽說教學效果的對策
1.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英語聽說教學過程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是否能學的好,其決定性因素是學生是否有學習的動力。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在的動力是英語聽說教學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從教學的角度講,教師要積極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積極進行師生之間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拉近人際距離,加強互信互助的氛圍 ,將學生對外語學習的情感因素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輕松愉快地融入英語教學中。情感是調動學習者學習積極性的根本。要使學生愿意并自覺地接受教師授課的內容,學生與教師之間需要一種情感上的溝通。
2.改進教學教法,豐富課堂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灌輸者”,而應該是導演、指揮者、組織者、主持人,是為學生提供便利的人。因而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采用短對話,英語報告,英語短劇表演,英語采訪等方式組織課堂形式。同時,教師應利用直觀教具如圖畫、圖表、模型和地圖等或多媒體教學設備如錄音機、幻燈、投影、留聲機、電影、外語廣播等手段進行教學,為教學提供各種教學情景和真實的交際場面,這有助于創造外語環境,促使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增加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
3.加強師資隊伍和硬件條件建設
江澤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上明確提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要提高英語聽說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提高教師的聽說能力。應當使教師能有計劃地、系統地深入學習,合理安排教師進行學術休假和進修,保證他們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比如,可派青年骨干教師到國內外高等院校深造和學習,攻讀相關學位。在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情況下,加大培訓力度,拓寬培訓渠道,豐富培訓方式,擴大對教師的培訓面,提高教師學歷層次、知識結構和科研能力,實現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英語聽說教學中的硬件設施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模式和教學的效果,影響深遠。因此,必須要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根據教學改革的需要,筆者認為應該具有教學實驗中心、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移動多媒體設備、國際衛星電視接收系統、視聽室、自主學習平臺和校園英語廣播等。
4.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營造良好的聽說學習環境
英語聽說作為一門較為特殊的課程,僅僅依靠課堂上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應多說英語,還要經常說,教師應積極搭建學生練習的平臺,如組織英語角、英語日、英語演講賽、英語朗讀比賽、英語串講故事、英語晚會、英語唱歌比賽、英語學習報告會等課外活動。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外收聽英語廣播,閱讀英文報紙、雜志,更廣泛地獲取信息,擴大知識面。給學生介紹一些英語網站及全球性英語聊天軟件,利用網絡來獲取更多的資料及與外國朋友進行網上交流、聊天或互發電子郵件。開設學校英語電臺,利用無線聽音耳機等先進手段,培養學生聽說能力,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等??傊?,以小組、班級或學校為單位,搭建各種形式的學習和交流平臺,掀起學習英語的熱潮,為學生課外練習聽說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四、結語
通過以上調查、分析與研究,筆者認識到,無論是基于課堂教學還是課余活動,聽說教學仍然存有提高和改進的空間。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際,所以改進聽說教學是必要的,且必須堅持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張 韌: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合肥學院學報,2006(8)
[2]魏 艷: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困難及解決對策[J].銅仁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5)
[3]王一普:新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聽說課授課教師角色定位及角色轉換[J].外語界,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