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意從伊拉克撤軍引起了包括阿聯酋在內的海灣國家不安,阿聯酋由此也希望能夠在美國以外尋求到法國的支持,法國也早想提升在海灣的軍事存在了,雙方一拍即合,法軍重返海灣可謂水到渠成。
“戴高樂”號新家揭牌
2009年5月26日,正在阿聯酋訪問的法國總統薩科齊在阿布扎比出席了法國永久性海軍基地的建成啟用儀式。這是法國二戰后所建立的首個海外軍事基地,也是除非洲外,法國在海灣地區建立的第一個海軍基地。薩科齊總統在啟用儀式上宣稱:阿布扎比海軍基地的建成,體現了法蘭西愿意在中東地區承擔責任的決心,象征著法國對阿聯酋明確和強烈的支持。在法新社播發的新聞照片上,薩科齊在阿聯酋高官陪同下正在檢閱法國海軍儀仗隊,而背景卻是一艘法國海軍最先進的地平線級防空驅逐艦(法國稱護衛艦,但按噸位和功能來看,劃入驅逐艦級更為合適)!這艘2008年剛剛服役的法蘭西海上新銳出現在法國在海灣的第一個軍港內,強烈地表明了法國現政府對中東事務的高度重視。
代號為“和平營”的法國海灣基地面積約為12公頃,有長達300米的深水碼頭,能夠停靠像“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這樣的大型艦船,功能強大,設施齊全。該基地目前完工的只是一期工程,后續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預計2010年底完工后,最終常駐基地的法軍官兵將達到500人左右,是當今法國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政治與軍事意義不同凡響。
距伊朗海岸線225公里
5月26日“和平營”基地揭牌儀式上,眾多記者注意到了這樣一個情景,法國總統薩科齊及阿聯酋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謝赫·賽義夫等一群政要在視察完了基地設施后,來到海邊駐足眺望。他們在看什么?
法國的這個新軍事基地正面對波斯灣戰略咽喉——霍爾木茲海峽,世界石油運輸的“瓶頸”!薩科齊和賽義夫當時不斷交頭接耳,指指劃劃,后據披露,兩國政要正在謀劃新基地保護霍爾木茲海峽石油通道的合作事宜。
地處重要戰略位置的“和平營”基地由3個小型基地構成:位于瀕海前沿的海軍碼頭用于艦船駐泊;相對靠近內陸的空軍機場用于“幻影”2000和“陣風”戰斗機的起降、飛行訓練及維修保養等,再就是一個緊挨著空軍機場的陸軍特種作戰訓練營區,用于反恐分隊的日常訓練和人員駐扎。由于阿聯酋位于波斯灣南岸,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這個軍事基地的投入使用,是法國新一輪調整海外軍事布局的拐點性標志。傳統上,非洲一直是法國在海外駐軍的重點。但目前由于受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影響,迫于國內外經濟壓力和政治問題,法國在非洲的駐軍逐漸呈現削減態勢,開始考慮把有限的軍事力量投放到直接關聯經濟戰略的地區,由于法國與阿聯酋長期維持著良好的軍事合作關系,阿布扎比此時被薩科奇“相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2008年6月,法國發表了新的《國防與國家安全白皮書》,把地中海、紅海和波斯灣一帶列為未來法國戰略利益的核心地帶,將集中部署精銳的聯合打擊力量。法國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希爾萬·圖阿蒂認為,除了有重要的油氣資源,海灣及整個中東地區又是當前世界政治、軍事的熱點區域,存在著發生沖突的可能性。阿布扎比的新軍事基地落成,填補了法國軍事力量在該地區的長期空白。
阿布扎比的法軍基地距波斯灣對面伊朗的海岸線最近處只有225公里,這讓外界紛紛揣測法國遏制伊朗的軍事意圖。“這個基地對于伊朗來說。確實是個強有力的軍事遏制據點,但這不是法國的主要考慮。”歐洲防務專家布里塞辯解道,“軍事基地的建立主要是依據法國和阿聯酋簽署的一系列軍事合作協議。”其實早在1977年阿聯酋與法國就簽訂過一攬子軍事合作協定。1995年,法國又與阿聯酋簽署了新防衛協定,希望全面強化雙邊關系,幫助阿聯酋提升防衛能力。“建立阿布扎比聯合軍事基地的意向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軍事轉型戰略的提出加速了這一進程,法國也需要這個基地在整個中東地區的后勤支持作用。”布里塞詭辯道。
目前法國在全世界仍擁有多個軍事基地,其中規模較大的一個是非洲吉布提港,這個基地在亞丁灣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通過該基地,法國準備承擔自己的責任,以確保這一地區及紅海的戰略穩定。”薩科齊總統在接受歐洲媒體采訪時作了上述表示。這表明法國高度重視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整個跨中東地區的未來安全形勢走向,且極力維護法蘭西在世界能源中心地帶的切身利益。軍事分析家指出,華盛頓和倫敦在海灣地區都擁有重要的軍事基地,美海軍第5艦隊司令部在巴林安營扎寨,英海軍在伊拉克的巴士拉港則常駐艦隊。為了與此“抗衡”,法國正以在阿聯酋新基地的落成為契機,尋求提升本國在海灣地區的地位,加緊軍事戰略轉型,并試圖借此大力開拓中東軍火市場。但也有部分人士不滿薩科齊“向海外展開新一輪擴軍”,法國政治評論家弗朗索瓦·貝魯表示,這將增加法國卷入地區沖突和陷入能源戰爭的危險,法國的軍事戰略轉型也會因此誤入歧途。
能源巨頭和軍火商笑了
薩科齊當時訪問阿聯酋時還表示,法國計劃在今年7月的G8峰會上向世界各國領導人提交一份建議,以結束目前石油價格波動的狀況。他宣稱,“為什么不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就油價的大體走勢達成一項協議?保證石油價格能在某個區域內浮動,這將會鼓勵更多地投資,也不會損害到消費者。”
此外,法國還希望鞏固其在阿聯酋核能市場的主導地位,目前法國與阿聯酋簽署了一項合作協定,這項協定為兩個核電站的建造鋪平了道路。據隨訪的法國政府官員介紹,至少有兩個在建的新核反應堆可以在今年9月份完成,費用約為48-50億歐元。同時,阿聯酋還準備再建立一個12個機組的核電站項目,法國也在積極活動中。而隨著這些新的核電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法國在阿聯酋的軍事基地也將順理成章的擔負起保衛其安全的重任。
長期以來,以阿聯酋為代表的中東國家一直與法國有著特殊的密切利益聯系。能源安全是法國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關注油氣進出口安全。中東海灣地區是法國重要的能源供應渠道,而全球40%的石油輸出都要通過波斯灣,經霍爾木茲海峽,進入印度洋。阿布扎比就在霍爾木茲海峽的旁邊,這樣,一旦波斯灣出現安全問題,法國軍事力量就會在前線直接做出反應。
除了能源利益的考慮外,在全世界都非常活躍的法國軍火商,在促成法國海軍基地落戶海灣的運作中也扮演者不容忽視的角色。
法國媒體近日報道,法國達索航空航天公司有望在近期完成一筆大買賣——向阿聯酋出售總價值60-80億歐元的“陣風”戰斗機。
目前法國依然未能給“陣風”戰斗機找到第二個海外買家(2007年法國和利比亞簽訂協議,向后者出售14架“陣風”)。為此,法國總統薩科齊借此次訪問阿聯酋的機會,再一次親自上陣,高調推銷這款新型戰斗機。但目前雙方的交易談判非常復雜,因為“陣風”戰斗機并不是當今世界上最新型的第四代戰斗機,如果要想讓阿聯酋放心,法國方面可能需要對這款三代半戰斗機做進一步的技術升級——顯然價格不是阿聯酋石油富豪優先考慮的問題。
盡管法國外長庫什內表示,這一購買不在他的“管轄范圍”,但阿聯酋外長阿卜杜拉則宣稱,會談在朝“積極”的方向發展。他說,“作為一筆大合同,考慮到出售的是60架戰斗機,總金額高達80億歐元,這比近年來的任何一筆買賣都要大,阿聯酋方面正在慎重考慮。”看來法國在阿聯酋新軍事基地的開張,對促成“陣風”戰斗機在阿聯酋的落戶確實是一個利好消息。
盡管“陣風”戰斗機是法國目前為止自主研發的最先進戰斗機,但分析人士也認為,這款戰斗機相對于競爭對手——美、俄戰斗機的價格或技術層次而言,都不占什么優勢。不過新基地落成后,確實使法國有了一個將自己先進武器裝備近距離展示給中東富有買主們的絕佳窗口,畢竟法國軍火商的重要對手英美兩國都在伊拉克有駐軍。之前法國曾向阿聯酋出售了63架“幻影”2000型戰斗機, 并配套推銷成功388輛“勒克萊爾”沙漠型主戰坦克,目前還有意向阿聯酋出售新型追風級隱身護衛艦和“飛童”200艦導彈等。
海灣國家尋求“雙保險”
此次阿聯酋在法國新軍事基地建設上投入了巨資。歐洲防務專家布里塞說:“這首先是因為,這其實就是阿聯酋自己的軍事基地。”以空軍部分為例,阿聯酋的60架“幻影”2000型戰斗機也將停放在該基地,法國的陸、海、空三軍的武器裝備數量在其中其實占有比例并不高,這個軍事基地還將駐扎2000人左右的阿聯酋陸軍部隊。
由于美國在伊拉克出現了一連串的失敗和近期美國有意從伊拉克分階段撤軍,海灣地區的地緣生態可能會出現調整,這引起了包括阿聯酋在內的一些海灣國家的不安,阿聯酋由此也希望能夠在美國以外尋求到法國的支持,構成“雙保險”。法國也早想提升在海灣的軍事存在了,雙方意愿相符,在建設新基地、加強核電站安保合作、擴大武器交易規模等方面一拍即合,法國軍隊重返海灣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