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授權宣布,上海迪士尼項目申請報告已獲國家有關部門核準——上海浦東將興建全球第六個迪士尼樂園。
消息傳來,有人歡呼雀躍,有人愁容滿面。
因為該消息確認,緊鄰“上海迪士尼”項目規(guī)劃的兩塊土地拍出天價,分別溢價264%和427%。同樣,受益于迪士尼項目的界龍實業(yè)和中路股份股價也一路看漲。
但也有人發(fā)愁。
自2005年開業(yè)至今,香港迪士尼幾乎天天爆滿,但卻一直“旺丁不旺財”,只是虧損多少不得而知。
在香港迪士尼項目中,香港政府持有52%的股權,巨額虧損讓香港政府陷入信用和財政的雙重危機。有專家認為,美國迪士尼公司所收取的高額特許費被當作經營性開支,是導致香港迪士尼樂園連年虧損的根本原因,但上海迪士尼會否重蹈覆轍,一時難下定論。
迪士尼樂園對大上海的最直接沖擊就是本土游樂園,尤其是剛剛開業(yè)的上海歡樂谷,近似的定位必將帶來激烈的競爭。在挑戰(zhàn)迪士尼方面,香港海洋公園足以成為他們的榜樣。
在迪士尼落戶后,成功造成實質性影響,通過大力推廣海洋科普教育,海洋公園的客流量反而有所增加。
《羊城晚報》迪士尼在中國的野心并不只是一個主題公園,而是一個根據(jù)地。通過與當?shù)仄髽I(yè)合資,迪士尼可以滲透到制作電影、電視和網站,推廣品牌、故事和卡通角色整個鏈條中。
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對于一個主題公園來說,回頭率是極其重要的。光靠一次消費不能支持主題公園長期的運作,只有客人能夠重復旅游,才能長期使得該主題公園生意興隆。
《新京報》80歲的米老鼠賺錢的本事跟當年已經沒法比了。對上海迪士尼的前景,不要盲目樂觀。
國際在線盡管上海市從領導到民眾都一派喜氣洋洋,但是我們不得不說這首先是美國人的一場文化傳播盛宴。上海值得稱道的則是文化多元的立場和開放的心態(tài)。
中國財經傳媒人聯(lián)盟特邀觀察員時寒冰迪士尼在上海生根,意味著又一個國際重量級品牌扎營中國。加上之前的肯德基、麥當勞、可口可樂和星巴克,美國吃喝玩樂的大品牌已經全數(shù)來到中國。
烏有之鄉(xiāng)網友“孫錫良”從經濟平衡的角度上講,中國大陸即便建迪士尼樂園,也不應選擇上海,因為支撐上海經濟發(fā)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已經足夠多。上海的過于強大反而可能破壞中國經濟的總體平衡。
《競爭力》米老鼠來上海,最大的價值不是對上海,乃至長三角經濟的拉動,而是對整個中國娛樂業(yè)的影響。作為全球動漫兼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鼻祖,我們不僅應該好好琢磨一下一只小老鼠如何帶出千億美元的產業(yè),還應該琢磨它是如何超越不同的文化隔閡,紅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