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一部續集大片的要求僅僅是更多的機器人,更多的特效與笑話,以及更高分貝的噪音,那么《變形金剛2》(Transformers:Revenge of the Fallen)或許還算及格。但假如你對其有一丁點額外的期望,無論是故事、角色還是某種對原作的懷舊情緒,那么相信我,本片可謂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影片的反響不出意外地呈現出票房、口碑逆向兩極運動的趨勢——目前北美媒體對該片的好評度僅有兩成;不過市場的行情依舊樂觀,北美票房3.2億、全球7.1億美元,超越前集樹立標桿應無問題。

如果說首部《變形金剛》的劇情有失簡單,那么這一集的故事簡直就是簡單得令人發指:老壞人帶著新壞人回來了,好人先是犧牲了,隨后又復活了,最后一起把壞人再次打跑了——The End。這么個既無智商也無情商的故事,編導居然花掉了150分鐘的片長和2億美元的預算。另外和前集一樣,《變形金剛2》繼續不遺余力地為美國國防業大打廣告。除了照例秀出各類高科技裝備外,本片還著重論述了美軍在全球范圍隨意開展閃電戰的必要性——畢竟其目的是拯救全人類嘛。
世界每天都在日新月異,但有些人似乎永遠都沒有長進,比如本片導演邁克爾·貝。更難得的是,他還在不斷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完全可以做得更糟。首集《變形金剛》的劇本雖然同樣粗糙,至少敘事還算緊湊,而續集壓根就沒有敘事節奏的概念,完全是靠段落堆砌應付了事。編導的思維狀態似乎更像是在做算術,其“創新”僅僅是把前集“特效+搞笑”的套路單純做大,尤其是在技術場面的規模與笑料的下流程度上。雖然這招目前看來還奏效——《變形金剛2》在全球的票房表現不僅大幅高于前作,甚至超過了去年《黑暗騎士》的成績。但從該系列電影的長遠生命力及其對觀眾的持久吸引力方面考慮,制片方還是應該對未來有所準備,比如對編導等主創的換血。
同樣,在備受關注的美術設計上,影片也沒有翻出太大新意,甚至稍有注水之嫌。雖然本集中出場的霸天虎遠多于前集,但眾多新角色的形象設計卻似乎拘泥于昆蟲化方向上,個體特色反不如前。此外一些重頭的設計,比如大力神合體雖然效果震撼,但在影片中卻基本只發揮了吃沙子的作用,難免給人以“花瓶”之感。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在原作素材如此豐富的情況下,編導還要四處拾人牙慧——在新增的雙胞胎汽車人角色中不難看出《星戰前傳》里加.加.賓克斯的影子,而霸天虎女殺手的靈感無疑是來自《終結者3》。聯想之前亮相的《終結者4》中對變形金剛的借鑒,不得不感嘆時下好萊塢大片是越來越流行用自相殘殺來實現內部挖潛了。
一流特效、二流演員、三流導演,再加上一群末流編劇和巨額預算——作為一部賣座續集與特效大片,《變形金剛2》的配置可說是好萊塢此類作品的一個標準樣板。不過創作的粗糙還是連累了影片精良的制作。由工業光魔等多家北美公司包辦的視效依舊無可挑剔,尤其是現場特效與CG動畫的合成堪稱天衣無縫。然而特效人員的努力最終只是增加了觀眾的心臟負荷。影片高分貝的聲效考驗觀眾的神經——兩個半小時里一直充斥著演員的尖叫和金屬相互撞擊、摩擦所產生的巨大噪音。不過這在另一方面倒是掩蓋了影片在配樂方面的同樣蒼白,也算是功過相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