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會上聽說,優酷網將與淘寶合作為后者提供視頻技術,推出“商品視頻展示”。筆者在欽佩優酷總裁古永鏘心思玲瓏之余,不由得感慨視頻網站為求生存求發展的“不擇手段”。
優酷在此項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其實很像剛剛宣布戰略重組的美國視頻網站Joost。曾經風光無限的視頻網站Joost,而今將被迫轉型為為有線、衛星電視供應商以及廣播公司等媒體、公司發布網絡視頻的技術供應商,今后的生活將與to C無關。
無獨有偶,外媒7月6日消息,迪斯尼、高盛投資背景的知名視頻網站Veoh,也因流量不大、經營不善讓投資方頗為不耐,不得已,Veoh開始實行“賣身”計劃。就連聲名顯赫的美國第一大視頻網站YouTube,盡管流量驚人,2005年成立至今的虧損卻使其一直處境尷尬。
倒是剛剛成立一年的Hulu此際正春風得意,正版資源及更有針對性的廣告策略,使得新聞集團控股的Hulu上線不到一年就實現盈利。最新報告顯示,Hulu在2008年的廣告營收達到近4500萬美元,四大電視網絡8800萬部影視作品中將近80%的視頻可為其帶去豐厚的廣告收益。Hulu已然成為YouTube最具威脅的勁敵。
YouTube之所以叫座不叫好、不招廣告商待見,眾所周知是因網站大部分內容對廣告商無甚助益。在YouTube多達42億部的視頻中,只有3%能夠植入廣告,其他大部分用戶提供的原創視頻可控性非常差、質量不能得到保證。沒有哪個品牌商愿意冒險將自己的廣告放在不可預知的內容中。
有品質保證的內容產品無疑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國內內容資源的競爭也開始加劇。最近影視產品價格飛漲,熱播劇的價碼已從4000元—5000元一集,漲到每集萬元以上。有在視頻網站負責影視版權購買的朋友透露,一部剛殺青的90集名著電視劇,單集獨家網絡版權已吆喝到10余萬元。雖然近千萬元的門檻對網站來說已經很高,但前去洽購者并不見少。一部好劇帶來的流量和品牌廣告,讓有點實力的網站趨之若鶩,但若無值得付出的性價比,高額的版權壓力無疑飲鴆止渴。如果這也算是視頻網站的一種活法,那么以此為生存方式的網站能在獲利前堅持下來的恐將寥寥無幾。
錢一直燒著,高昂的成本、低微的收入——這是視頻網站普遍面臨的問題。永不止歇的版權糾紛已讓人打不起精神,倒是7月1日,樂視網將迅雷告上法庭有點新意。迅雷認為“網友上傳”的《即日起程》上的內插廣告與自己無關,樂視律師表示如果迅雷不承認廣告是他們自己安插的,那么維權者完全有理由以破壞作品完整性的理由起訴廣告主……
或許這個案例并不能在業內產生重大影響,但至少也說明以盜版為主要商業模式的視頻網站,面臨的挑戰正日益加大——視頻網站是時候給自己設計更多活法。
3G移動視頻業務為視頻網站開啟了一扇希望的窗口;為電視臺網站或淘寶等商業公司提供技術和廣告支持不失為一種“生活方式”;除此外,開發自己的原創影視內容也是個辦法;最不濟,淪為強勢內容提供商的附屬機構,從而以較低成本獲得優質內容;或者干脆就像坊間盛傳的——“土豆”被央視網絡電視臺吃掉,優酷被大型門戶或電視臺收購,各自新東家再吸引更多內容提供商加入,PK過后,沒準兒中國自己的Hulu就此出現了。
如是,當為視頻網站、內容提供商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