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為什么要拍《人間正道是滄桑》?

周莉:我們不是一個簡單的播出機構,不僅要辦好播出業,也要向上游制作業延伸,電視劇是制作業最重要的一個品種。其次,這部劇是為了獻禮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我們有責任制作這樣一部劇,在劇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歷史必然性。第三,我們要做品牌。我們做一部劇無論從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方面,都強調要高標準,既要有社會效益也要有經濟效益,并統一在品牌建設上。
《綜藝》:《人間》的投入產出比如何?
周莉:包括首輪賣給央視、二輪三輪賣給衛視和地面頻道、網絡發行、音像發行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購買的廣播版權等,目前該劇的發行收入在6500萬元左右。現在高清版權還沒有簽合同,如果算上這筆收入,預計該劇的發行收入將在6500-6800萬元之間,應該還不錯。
《綜藝》:5000萬元的投資,讓該劇成為截至目前江蘇臺投資最高的電視劇。獻禮新中國成立60周年,400萬元就可以做一個紀錄片,為何花5000萬元做一部電視劇?
周莉:因為,我們把這部劇放在發展文化產業框架下來做,下決心要做專家和市場都叫好的劇,所以,才會出現金三角(江奇濤、張黎、孫紅雷)的陣容。講市場一定要講思想性,孫紅雷開始想演楊立仁,覺得楊立仁神氣活現的,但是對我們來說,最優秀的、最貴的演員肯定要演共產黨,共產黨和國民黨在這部戲中不能平分秋色,這是我們作為把關者需要考慮的。
《綜藝》:劇中很多人物融入了歷史上多個真實人物的影子,為什么采用這種方式?
周莉:我們不想直接表現歷史上真實的事件和有名有姓的重大人物。《人間》可以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中的傳奇電視劇——又是革命史,又是傳奇。過去或現在有許多直接表現重大歷史題材的劇,我們《人間》能夠不一樣,于是我們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作為一個畫卷,在畫卷中展示人物狀態,同樣能夠達到揭示歷史必然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