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是我國現代化的主動力,是經濟拉動能力最強的產業之一。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在中國制造業中的比重不到30%,低于美國的41.9%,日本的43.6%,德國的46.4%。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按照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不斷提高園區對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綜合承載能力。截至2008年底,開發區2700余家企業累計完成產值2800億元,上交稅收66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

開發區為了不斷完善職能建設,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服務,積極的建設開發區投資平臺,現在已經成立了一個亦莊投資發展公司,兩三年內要把資本投入提升到300億元。我們還將引進風險投資公司、創業投資公司、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構建人才引進和服務平臺,促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在開發區創業發展,構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支持企業自主創新。
開發區一直以來堅持吸引龍頭企業重點,促進主導產業集群形成模式化,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以及汽車產業為四大主導產業的經濟發展格局。我們認為過去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是企業對企業,今天是產業鏈對產業鏈,是鏈條和鏈條的競爭,更重要的是產業集群。做產品是企業的事情,做產業是政府的事情,政府應該在推動產業鏈形成的園區環境上下功夫,這個環境是政策和資金,更重要的是產業的規劃、設計。以裝備制造業為例,目前已經有80家涉及18個子產業的裝備制造業企業入駐亦莊,集中了一批世界頂級的裝備制造業企業。
下一步,我們將打造北京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以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子行業為核心,打造集研發、生產、物流、服務于一體的裝備制造產業園區。一是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以京運通硅材料設備產業園為龍頭,以硅材料、硅片、太陽能電池與組件、集成系統與設備制造為重點,打造從硅料、太陽能電池到系統集成、電廠工程總承包的完整產業鏈;二是大力推進風力發電及其配套產業的發展,以金風科技風電項目為龍頭,打造風電設備研發、關鍵零部件制造核心產業鏈,建立風電服務、風電投資等延伸產業,在開發區打造較為完整的風電產業集聚區。
我們要完善政策,大力支持裝備制造業持續發展,一是支持企業投資集聚,開發區以現有的龍頭企業為依托,引導重大能源產業項目、數字產業項目投資發展,按照相關政策給予獎勵和產業扶植政策;二是規劃引導行業發展,以開發區產業發展顧問為核心智囊團,進一步加強研究,制定開發區各產業發展規劃;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光伏材料、光伏發電、風機制造等重大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的技術改造、自主研發進行適當補助。安排重大項目的貸款貼息,支持企業發展;四是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進一步精細專業化分工,開發區將圍繞產業升級,支持實力雄厚的骨干企業開展工程承包、系統集成,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延伸拓展研發、設計、信息化服務等業務,吸引生產型服務業等商務配套的聚集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