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冠縣店子鄉黨委、政府將農民分為長期在外型、本鄉創業型等五種類型,制訂了《農民分類管理實施方案》,對不同類型的農民實施分類管理。
長期在外型農民。包括在外務工者、經商戶、參軍、上學人員等。對這類農民實行“人對人”固定聯系,不定期組織返鄉人員茶話會、經商人員座談會等,發揮在外人員信息優勢,聘請在外知名人士作為振興家鄉經濟顧問。1年多來,這類農民提供招商引資信息258條,引進客商52人次,簽約落地項目11個。
本鄉創業型農民。包括私營企業主、加工業戶、工商業戶、種養業戶等。對這類農民主要是實施“三個主動”,即主動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促進本地企業與外地同類企業的對接合作;主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辦理工商手續,協調建設用地,解決發展資金;主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企業發展硬件,引導企業集聚和產業集群。目前,已培植壯大了軸承加工、制衣加工、靈芝栽培加工、畜牧養殖等主導產業。
培養創業型農民。包括高中和大中專畢業生、在家鄉務工務農青壯年。對這類農民實施“建檔管理、定向培養”,建立了店子鄉青年創業者協會,根據每個會員的具體情況,有目標地聯系職業技校和工商企業,由政府扶持進行免費培訓。農民提出發展項目,經政府和協會考察通過后,由政府協調建設用地和銀行貸款。目前,已扶持創業農民發展加工項目7個、養雞場11個、養豬場6個、甲魚養殖場3個、靈芝大棚2100多個、果蔬大棚3300多個。
留守家屬型農民。包括在外人員留在家中的父母、配偶、子女等,特別是留嫂和留嬸,既要贍養老人、撫養子女,又要干農活。對這類農民建立“留屬名冊”,列出每一位留屬需要解決的問題,安排專人主動對接幫扶。針對留屬勞力缺乏問題,鄉里以治安巡邏大隊為骨干,組織幫工大隊,在農忙季節開展巡回幫扶。1年來,共幫助留屬出動車輛320余車次,出動幫扶人員750多人次。
老弱孤寡病殘型農民。包括60歲以上老人、喪失勞動能力者、傷殘久病人員等。對這類農民,由民政部門牽頭,財政、醫院、學校、新農合等部門配合,開展四項行動:一是節日送溫暖行動;二是一對一幫扶行動;三是送健康上門行動;四是殘疾人福利行動:對有勞動能力的幫助聯系工作,對失去勞動能力的幫助其解決基本生活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