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速生槐本為豆科刺槐屬落葉喬木,因應用于畜牧飼料或草地牧業,長到1米左右時收割鮮嫩枝葉或放牧,故稱為牧草。大葉速生槐由吉林省集安市北方園藝研究所引進,經雜交選育及8年栽培試驗證明,具有極強的生理抗性和極高的牧草產量,是未來畜牧飼料基地和草地畜牧業的優質速生高產飼料植物。
一、植物學及生物學特性
大葉速生槐是利用韓國引進的大葉刺槐為母本,無刺槐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雜交組合品種。自然生長高達15~20米,每年多次平茬刈割利用后,便墩狀叢生。葉片闊大,葉量豐富,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全緣,葉面深綠色。小葉為7~19枚,橢圓或卵圓形,兩面光滑無毛。葉片長寬分別為普通刺槐的2~3倍,葉質肥厚,單葉干重為普通刺槐的4~6倍。總狀花序紫紅色,單性花,沒有雄蕊,不結種子,用種根繁殖。
大葉速生槐耐旱、耐寒、耐土壤貧瘠,適生于年平均氣溫6~9℃、年降水500~1200毫米的氣候區。
1.極強的耐旱性。年降水200~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也可正常生長。
2.對土壤要求不嚴。無論沙壤、荒坡瘠薄地、退化草場、河灘地、輕酸性土和輕鹽堿地,甚至多年礦渣堆及風化的沙石礫上都能生長,具有極強的耐土壤貧瘠能力,是建設速生優質飼料基地和改良退化草場的優秀速生高產物種。
3.根系龐大,分蘗和再生能力極強。刈割后便墩狀叢生,平均每墩萌生10~20個枝條,最多可達40個枝條。平茬后植株萌芽快,且生長旺盛,枝葉鮮嫩,適口性好,營養價值也高。
4.根系具根瘤,固氮能力強,可有效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二、飼用價值及采收利用
大葉速生槐堪稱“枝葉飼料之王”和“最廉價的可持續利用飼料”。在諸類飼料植物中,大葉速生槐是集優質、速生、高產,易繁易栽易管,飼料價值與生態價值于一體的超級枝葉飼料植物。
吉林省集安市北方園藝研究所歷經8年在西北、華北、華東等地區栽培試驗證明,大葉速生槐具有六大生產特性及經濟價值。
⒈速生豐產。大葉速生槐生長速度快,當年栽植生長高度可達2~3米,生長速度是普通刺槐的2~3倍。在西北年降雨200毫米的半干旱退化草場上栽植的大葉速生槐,1年生生長高度2米,2年生可達3.5~4米。葉片寬大肥厚,畝產鮮莖葉可達1萬~2萬公斤,居各類豆科牧草之首。栽植一畝大葉速生槐可供給2~4頭牛或6~12只羊作一年的優質飼料。
2.營養價值高。大葉速生槐干葉中含粗蛋白約21%~25%,2公斤槐葉粉相當于1公斤豆餅類粗蛋白含量。含粗脂肪4%~5.5%,粗纖維11%~15%。富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屬高能飼料。
3.適口性好,消化率高。大葉速生槐莖葉鮮嫩,質地細軟,適口性好,消化率高,牛、羊、鹿、兔、豬、駝鳥、鵝等各類畜禽均喜食。并可顯著地促進畜禽的生長發育,對畜禽無毒副作用。
4.栽植容易,管理粗放,生產成本低。大葉速生槐栽植成活率達95%以上,栽植當年即可利用。管理簡單粗放,省工省力,生產費用僅僅是其他牧草的10%左右。
5.國內需求大,出口前景好。全國豆科優質牧草缺口巨大,特別是西北草場退化,每30畝草場僅養1只羊,極大地浪費土地資源,進而導致草畜動物發展緩慢,經濟效益低下。槐葉粉是深受日、韓兩大牧草消費國歡迎和進口的飼料,潛在市場約500萬噸左右。世界十大牧草消費國潛在需求5000萬噸以上,國際市場需求巨大。
6.經濟效益好。每畝大葉速生槐可產鮮莖葉1萬~2萬公斤,養殖牛、羊或牧草銷售收入2000~4000元,相當于種植玉米的4~6倍。我們在內蒙古包頭貧瘠沙荒地種植的一年生大葉速生槐,高度達2米,畝產鮮莖葉高達3000公斤,而周邊的牧草生長高度不足30厘米,畝產鮮草僅100公斤左右,同一地塊大葉速生槐是普通牧草產量的30倍。設想如果西北退化草場因地制宜建設速生槐飼料基地,草場收益將是原草場收益的30倍以上。
大葉速生槐飼用部分是葉和鮮嫩的莖枝,青飼、青貯、曬干制成草粉或顆粒飼料俱佳。南北氣候不同,收割次數也不同,一般每年收割2~4次,栽植當年割取1~2次。用作青飼料時,大葉速生槐長到0.8~1米,此時莖枝和葉青嫩,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為收獲適期;收獲過晚,莖稈變老,粗纖維含量高,營養價值和成分遞減,適口性差,消化率低;收獲過早,產量低,養分含量少。飼喂試驗結果表明,用大葉速生槐飼料長期飼喂牛、羊、鵝等畜禽安全可靠,無蓄積性毒害,對畜禽的生長發育、生產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
大葉速生槐是飼料業、草地畜牧業、防沙治沙和經濟林建設的優秀多功能速生樹種,作為高產、優質飼料,是飼料種植業極有前途的品種,蘊藏著巨大的生產空間。
聯系單位:吉林省五洲林牧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435-622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