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從小吃紅薯險些喪命的農家子,如今,卻帶領60萬薯農締造“紅薯王國”,開拓紅薯產業化之路,把1.6元1公斤的紅薯加工成紅薯粉絲,增值40多倍,為四川紅薯產區農民新增收入3億多元。他一手創辦的光友薯業也由此進入“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之列。他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四川省綿陽市光友薯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鄒光友——
紅薯,500年前從秘魯傳到亞洲。《本草綱目》中記載:“甘薯(即紅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陽,有助于長壽。”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紅薯生產國,年產鮮薯1.5億噸,占世界總量的80%以上,但只有10%用于加工。
找準產業鏈大搞深加工
四川盆地是我國的紅薯主產區,然而長期以來,紅薯的附加值卻很低。1980年代末期的四川綿陽,農民家里堆的、地窖里藏的都是紅薯,五分錢一斤都賣不出去。當時,當地有一種說法,叫:人吃三分之一,豬吃三分之一,爛掉三分之一。時任綿陽市三臺縣建設區科技副區長的鄒光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樣來改變一下紅薯呢?可以讓它順利賣得出去。鄒光友想到了做紅薯粉絲,聯想起自己幼年時因為吃紅薯太多而患胃病的事,他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心。由于紅薯中有可溶性糖,直接吃大量的紅薯自然會使得胃不舒服。那么何不把紅薯進行深加工,去掉糖分,制成紅薯粉絲來銷售呢?鄒光友說干就干,熱火朝天地開始了自己的試驗。畢業于西南農學院的他,本科學的是茶葉專業,對紅薯加工不了解,就查閱很多資料,終于在1991年研制出了精白紅薯粉絲,當時《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都撰文報道。此后他開始致力于推動紅薯深加工,組織農民大搞紅薯加工的培訓。
1992年10月鄒光友辭去官職,拿著向同學借來的5000元錢,租了一個村辦粉絲廠搞起精白粉絲加工,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認準紅薯加工的路子不回頭。
四次技術革新 紅薯王國大業終成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生命線。在搞紅薯深加工的過程中,鄒光友一直堅持技術革新。
精白粉絲
1991年,鄒光友一舉研發出了精白紅薯粉絲的制作方法,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在加工淀粉的時候,把里面的泥沙和色素及其他雜質用水過濾掉,即得到精白的淀粉,用精白紅薯淀粉做出的粉絲就是精白粉絲。當時傳統黑粉絲是每公斤0.4元,而精白粉絲能賣到每公斤0.9元,當年就帶動全區薯農增收100多萬元。
方便粉絲
1990年代中葉,方便面作為一種速食快餐,大受消費者追捧。鄒光友把眼光瞄準了做速食粉絲。1997年,方便粉絲研制成功了,不僅獲得了一項發明專利,更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
當時的方便粉絲投放市場后,一炮走紅,賣到3元錢1盒。2000年鄒光友在綿陽高新區征地18畝,籌建起全國首條萬噸方便粉絲生產線。日本的方便面之父——安騰百福對他的發明很感興趣,親自來華與他洽談合作事宜,當時國內方便面行業的龍頭老大康師傅,也向他拋來了合作的繡球。
無明礬粉絲
由于做方便粉絲利潤豐厚,川渝兩地在很短的時間內冒出了二十多家方便粉絲的生產廠家,激烈的價格競爭催生了他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他發現,中國傳統的粉絲都要添加明礬,而明礬其實對人體是有害的,它含有鋁離子,會影響人體對鐵、鎂、鈣、鉀等有益元素的吸收,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老年癡呆、皮膚粗糙、皺紋增多、骨質疏松、關節疼痛等一些慢性疾病。能不能研制成功一款不含明礬的產品來投放市場呢?機會總青睞有準備的人,無明礬粉絲的研制成功,讓鄒光友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無明礬預示著方便粉絲已經進入了食品安全時代,鄒光友拿到了進軍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
營養粉絲
天南地北的參觀者紛至沓來,他們學習經驗的同時,也帶來了這個行業不同的聲音。有的朋友問:“光友,時代進步了,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程度提高了,為何不做點營養價值高的粉絲呢?”朋友的詢問跟鄒光友的想法不謀而合。然而怎么攻破技術難關呢?技術人員試著往紅薯粉里面加鈣粉,加蛋清,效果都不好。有一天晚上,苦思冥想的鄒光友茅塞頓開,紅薯不是有那么多營養成分嗎?可是在加工淀粉的過程中,它們都白白流失了。往里添東西,不啻于舍本逐末,最根本的還是發掘紅薯的潛在價值呀。
紅薯里含有粘液蛋白質,人吃了以后可以增強細胞活力,增強肌體的抗性,延緩衰老,減緩皺紋的出現;還含有膳食纖維,它膨脹性很大,可以帶走腸道壁上有毒有害的物質。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89年就公告說紅薯是抗癌第一食品。而這些成分都在加工紅薯淀粉中被無謂地去掉了。經過研究,鄒光友又得到了一項發明專利,并且不費吹灰之力研制成功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營養粉絲。
注重市場營銷妙招層出不窮
妙招一:舉辦總統晚會
2005年5月,秘魯的兩位副總統前來求取真經,想把中國的紅薯加工技術和設備引到他們國家。面對遠道而來的客人,鄒光友想出了一個大膽新奇的計劃——為歡迎貴客特意舉辦一次總統晚會,并在會上跟外國友人一起大跳粉絲舞,給兩位外國客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年8月,他訪問秘魯,因教總統跳粉絲舞一舉成名的鄒光友,接受了秘魯國家電視臺的采訪,并應邀去一些企業和大學演講,在秘魯當地引起很大反響。他的紅薯粉絲自然也成為一個招牌,隨著他漂洋過海,異國生根。
妙招二:給前總統夫人希拉里送紅薯酸辣粉
2007年,為了開拓海外市場,鄒光友遠赴美國。在一個華人企業家見面會上,有人推薦他跟希拉里見面,他想到了給希拉里贈送紅薯酸辣粉。希拉里欣然接受,并贊不絕口。人們不得不佩服他的營銷策略,在異國他鄉,不費一兵一卒,便打開了市場的大門。
妙招三: 《鄉約》現場彩頭不斷
大跳粉絲舞2009年8月1日,中央電視臺《鄉約》欄目組遠赴四川,為鄒光友和他的粉絲王國做了一期節目。年近半百的鄒光友不忘宣傳企業和產品,不失時機地親自領舞,跳起了活力四射的粉絲舞,邊跳還邊說唱著:“紅薯粉絲真好吃!”
品嘗美味粉絲接下去的環節,光友粉絲還接受了現場觀眾的品評,連主持人都舍不得放下碗,顧不上主持節目了。
推出世界最大的全薯營養粉絲粉餅節目的最后,光友搬出了自己的鎮宅之寶——全世界最大的全薯營養粉絲粉餅,現場沖泡,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看了這些,筆者不由地佩服連連,他真的是把無形的廣告給做活了。
紅薯產量大,價格低,種植地域廣,牽扯農民多;四次革命締造“紅薯王國”,當真關乎三農,關乎民生。從鄒光友的創業歷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他一路走來激情四射的人生。
(央視7套“鄉約”欄目供本刊專稿)
“鄉約”欄目網站網址:Http://www.cctv.com/program/x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