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領導的習慣,有的說人職位越高,毛病就越多越古怪,也有一種相反的說法是人職位越高就越隨意,越淡泊。
根據我的經驗,后面一種說法是文學,前面一種是現實。我們還是現實一點為好。
還有一種爭論是,有的說身邊的老板不好伺候,天天煩,有的說偶爾遠道來的老板才難伺候,因為你不大清楚他的許多具體習慣是什么。
其實最可怕的有兩點,一是關于習慣的錯誤信息和誤讀,二是被莫名其妙的恐懼嚇倒。
我們公司大老板們一般都是喝健怡可樂的,所以健怡可樂就成了高層接待的標準飲品,我們在餐桌上、會議室里、車上都放滿這種東西。可是有一次一個大老板就不高興,事情多也沒顧上細問,到最后他才說,他討厭任何這類帶氣的有甜味的東西。
我在想,如果我哪天當了大老板,要去視察,下面的單位肯定問我身邊的人我的習慣是什么。答案肯定是炸醬面和炒土豆絲。但是我也喜歡別的,如果他們天天給我吃炸醬面和炒土豆絲,我會把他們都炒掉。
早年我在美國通用汽車工作的時候,全球董事長要來中國訪問,我把宴會的菜單拿給我的美國老板看,老板一下子就急了,說董事長喜歡Blue Cheese,你的BlueCheese在哪里?北京有沒有Blue Cheese?你趕快去各大酒店查哪里有Blue Cheese!
當時除了把我嚇住之外,還讓我永遠記住了“藍乳酪”這個詞。好在我們有五星級酒店,但是現在想起來,我們的工作做得還是不夠細致。因為說了半天,“藍乳酪”就是那種帶霉菌斑紋的乳酪,是一類產品,就相當于中國的臭豆腐,但是我們只是給老板上了臭豆腐,根本沒有去了解老板喜歡的是王致和的臭豆腐,還是六必居的臭豆腐,還是吳家老太三味臭豆腐。
關于老板習慣的一個重要誤區是,我們把重點太多放在生活習慣上,其實老板最重要的還是他在眾人面前的感覺,所以我們必須重視以下細節:一、許多人在一起時,讓領導一個人高談闊論,二、領導講笑話時一定要笑;三、在大型活動中,不遺余力地讓老板跟與他身份符合的人坐在一起,四、領導在活動、吃飯等場合提前退席,一定要送,領導說不要送了不要送了,你千萬不能聽,一定要送到電梯、送到大門口,送到車上,眼看你就要跟著車在馬路上跑了,這時你對自己說,差不多了。
有人說,這不成了馬屁精了?關于寵著領導的習慣這件事,你可以有三種不同的境界:
第一,就算你為了養家糊口,安身立命,就算你是愚忠好了;
第二,你胸懷大志,為了借助老板的力量向上走,所以就算是暫且收起你的高傲和自尊,低三下四一兩年,誰叫你有鴻鵠之志呢,
第三,最積極也是最無聊的境界,就是你把寵老板的習慣當成一種主動的人生態度。你可以簡單算一下你老板的影響力,比如他管10個人,如果他開心,他手下的10個人,加上他們的家庭,共30人,加上你們在工作中可以影響的供應商、保安、阿姨30人,一個人的開心可以影響60個人,反之,他壞的情緒也會波及60個人。如果你老板是一個千人大企業的總裁,他就影響了6萬人,如果是市長、省長,再往上都不敢想了。
所以,寵住老板的習慣,為老板創造一個順心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就是在為人民服務,就是為建設和諧社會服務。
那么老板應該做什么呢?老板有老板的老板,夠煩的了,另外,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老板,你應該注意,要傳達正確的關于你的習慣的信息,再有就是稍微體諒一下你的部下對滿足你習慣的困難。
我認識一個中國老板,腰不大好,到美國訪問,睡不慣酒店松軟的床,要求換硬的床墊,酒店說我們都是統一標準的。老板說算了不麻煩你們酒店了,轉身跟部下說,你就給我找一塊木板來吧。
這事要是放在大興安嶺,應該不難,但是在美國的城市里迅速找到一塊能睡覺的木板,得動點腦子。部下在華人朋友的幫助下找到了木板,然后心里過電影似地放老板的習慣:老板早餐喜歡吃清炒油菜,在美國,到哪兒找中國北方那種油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