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的戰斗》
2009年8月20日 第16期
作為一個化工從業者,我注意到,最近幾年全球化工企業都處于變革之中,包括巴斯夫、拜耳和陶氏在內的一些老牌巨頭在走過了漫長的發展道路后,普遍在公司內部組織結構、上下游業務、決策應變能力等方面面臨挑戰。去年發生的金融危機更加快了他們調整的步伐。
需要關注的是,幾十年的全球化發展,也似乎讓這些與新經濟類公司相比略顯臃腫的化工企業,開始站在全球整合資源的角度來看待未來的組織結構、業務布局以及全球客戶服務。精簡、高效、協同等關鍵詞正在成為它們面對新的商業環境所要努力的方向。很明顯,在這場競爭中,誰能深刻理解當下的變化和趨勢,誰能更快據此做出反應,并能把變革的意志貫徹到底,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繼續“笑傲江湖”。那么,我們中國的那幾家壟斷巨頭呢?
新浪網友 周盛
寶潔能否以變求通?
8月14日,歐萊雅正式宣布在大陸推出專業修護受損秀發系列產品,媒體紛紛猜測,歐萊雅要在洗發水市場與寶潔一決雌雄。但仔細分析即可發現,歐萊雅推出的是一款專業護理產品,只適合部分特定消費者,銷售渠道和覆蓋面有限,價格也比較高,所以對寶潔還造不成威脅。
從產品分布來看,寶潔在中國日化領域品牌眾多,且定位廣泛,是個全方位發展的“三好學生”。但必須注意到,領軍地位無人能及的寶潔近年來業績卻逐漸下滑。寶潔最大的競爭對手聯合利華通過降價、重新定位、加強宣傳等手段,在中國市場占有額不斷增長;而包括拉芳、立白在內的中國本土品牌,在細分市場中也對寶潔的一些產品形成了不小的威脅。
今年7月,寶潔公司前任掌舵者雷富禮讓賢給了西點軍校出身的麥睿博。麥睿博上任之后大做業務的“加減法”。在剝離了品客薯片、金霸王電池等品牌之后,最近又有消息稱,寶潔將以大約31億美元把處方藥物業務轉讓出去。另一方面,寶潔也傳出有意收購雅詩蘭黛、資生堂等高端化妝品品牌的訊息。寶潔同時還在努力開拓更多的營銷領域。在中國市場,除了在淘寶網上開設商店推出系列組合產品外,寶潔還開設了一個名為“生活家”的網絡社區服務平臺。
不斷把發展前景不好或者營利利率低的品牌賣掉,同時引進利潤空間大的品牌,這有利于提升寶潔公司的贏利。而網絡營銷的方式可以使消費者,尤其是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更方便地購買到產品?!叭脤W生”寶潔已經邁出了改變的第一步,但結果如何,還有待市場驗證。
重慶讀者蕭一
向安利學習企業培訓
幾乎沒有企業不做培訓,對培訓滿意的企業也幾乎沒有。但在競爭愈加激烈的今天,企業必須對員工能力進行培養。那么,培訓如何才能見效,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支柱呢?學習利用傳播營銷系統(傳銷)的企業不失為有益之舉。在這樣的企業中,企業與它的銷售代理人員沒有隸屬關系,也不為這些人提供辦公場地,不發基本薪酬,不辦理各種福利保險等等。企業往往僅通過產品+一套代理機制+培訓,就創造出了令人吃驚的經營活力與企業忠誠。
安利無疑是利用這種銷售模式在全球范圍內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公司。總結安利的培訓管理機制,我們可以學習到以下幾點。首先,針對不同級別營業代表的實際工作需求,安利的培訓進行了系統性和定制性的開發,內容涉及不同級別人員對于知識、技能、思想困惑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關懷備至;其次,安利的培訓嚴格根據營業代表所達到的不同業績級別展開,而不是把培訓課程同時對所有人開放,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一定的業績能力,沒有一定的親身經歷,沒有實際的業務需求刺激,培訓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至少不能適時支持企業發展;再次,培訓不是孤立的,它需要融合到企業系統管理中去,如同安利營業代表激勵分配比例的遞增一樣,安利也通過培訓為員工設立了職業上升層級;最后,通過安利培訓的簡單透視,我們需要在一個全新的管理系統高度認識培訓,即培訓不是簡單通過課程或講師產生培訓價值,而依賴于課程與講師背后的一個復雜的系統管控體系,課程與講師等方式都是企業發展中提升員工知識與技能的載體和手段。
北京讀者 麻紅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