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資源的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實現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的關鍵。文章闡述了農科院校教學資源共享的必要性,分析了農科院校教學資源共享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對策。
【關鍵詞】農科院校 教學資源 共享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09)10-0007-02
教學資源在高等學校的專業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也成為高等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各高校在做好自身教學資源建設的同時,還應努力打破校際教學資源的壁壘,實行校際教學資源共享。這對于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優化教學資源合理配置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農科院校教學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每個省(市)至少擁有一所農科院校,且農科院校一般都存在辦學經費緊張等問題,因此,農科院校教學資源共享就顯得更為必要。而教學資源的質量和應用水平,對于網絡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尤為重要。就算超一流的學校,只靠一家之力,也不能保證每個專業學科資源都很優秀。共享優質資源為規范網絡教育鋪墊了必要的基礎。資源建設和應用還必須考慮成本效益的問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所需資金很多,如果一所學校獨立建設,獨家應用,相對成本較高,效益較低,這樣就會造成資源建設的重復與浪費。
二、農科院校教學資源共享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了應對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我國農科院校在教學資源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應該看到,與許多國家相比,我國農科院校教學資源共享還存在許多問題。
1.資源共享文化建設缺乏
目前,國內部分農科院校對資源共享重要性認識不足,資源共享缺乏動力。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阻礙了教學資源共享的進程。有些高?!靶∞r經濟”思想影響仍在,習慣于自給自足,習慣于閉關自守,缺乏共建共享觀念。這些都嚴重抑制了農科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共建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2.管理體制存在嚴重障礙
目前,國內部分農科院校仍沿襲傳統的組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體制上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多元管理體制難以發揮整體功能。由于缺乏權威性領導機構的組織,雖已成立了許多協委會,但它們并非權威性的職能機構,缺乏實際的約束力和強制力,反映在共享上就是合作不易、協調艱難,造成一種“怪圈”,即一方面高喊資金短缺,另一方面還在重復建設,造成國家資金、人力和物力的浪費,這些在許多西方國家早已解決了的問題,在我國卻很難克服,這給我們的資源共建工作敲響了警鐘。
3.師資隊伍中網絡技術運用能力不夠
互聯網是一個新生事物,對于青年教師和學生來說,掌握和運用它不難辦到,只是要引導他們如何正確利用其學習有用的知識就可以了。而對于一些非電子、計算機類的中老年教師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由于自己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的欠缺,又不愿放下架子去求教于他人,以致還是沿用老辦法,上課時自己在上面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在下面昏昏欲睡。而這些中、老年教師大部分是學校的教學骨干,擁有豐富的教學觀點和教學思想,這些觀點和思想,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智慧資源,將無法用數字的方法直觀、永久地保留下來,使更多的人受益。因此這部分人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問題解決不好,將勢必影響到教學資源共享的順利推行。
三、農科院校教學資源實現共享的對策
1.樹立教學資源共享的觀念
人的行為是靠思想和觀念支配的,樹立共享意識有助于增強共享動力。要培育、提高高校教學資源共享的意識,首先必須樹立各高校都是息息相關的辦學聯合體,并非完全獨立的競爭者。其次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推動和積累,要從容易開展的共享方式和途徑入手,在合適的共享領域打破辦學層次間的差異,由易到難,由點及面,逐步深入,彰顯成效,這樣才真正培育共享意識,形成共享文化,培育良好的共享基礎。
2.建立教學資源共享機制
建立資源共享制度是保障資源共享能否長期順利進行的關鍵。為了保證教學資源共享的順利進行,還必須有一個機構對這一問題進行協調。即各高校在基本認識一致的前提下,建立一個相互信任、平等、自愿、合作、協調的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出優質教學資源的制作和評價標準、評價方法、使用條例等,使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有據可依,有組織可協調,從根本上解決教學資源共享問題。在此基礎上,農科院校的教學行政部門還應相互溝通,相互協調,通過互聯網積極向各農科院校全面介紹各校教學資源的配置情況,便于其他高校查詢,這不但可以起到相互了解的作用,而且節約人力和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大對教師網絡技術運用知識的培訓力度
高校內普遍存在部分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不甚了解、不會應用的現象。對于這部分教師,一方面要在機制上使他們能夠自覺地轉變觀念,接受新知識的挑戰。更重要的是,學校教務處等相關部門要給他們安排學習和應用的機會,幫助他們將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數字化、多媒體化處理。耐心細致地幫助他們掌握和使用現代信息工具,使他們能共享信息社會帶來的各種教學資源,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來,同時也使他們豐富的教學實踐及方法變成數字化資源,為社會所共享。
參考文獻
1 張麗君、段萬春、趙 霞.高校教學資源共享的思考.高教論壇,2008(16):176~178
2 許 旭.高校教學資源共享的思考.山西科技,2004(5):38~39
3 李海平.教學資源共享中存在時問題及對策.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9):28~30
4 吳偉敏、秦 軍、何麗萍.新型教學資源可共享機制推動下的教學模式探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