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令語文教師最為頭痛的問題莫過于學生寫作文。長期以來,很多學生都怕寫作文,一聽到寫作文就喊頭痛。有的說沒東西可寫,有的說不懂怎樣寫,總之,提不起寫作的興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積累的素材少,作文方法沒掌握好,訓練不得法等。筆者認為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因此,本人就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觀察生活,力求寫實
不少學生作文脫離實際,生編硬套,字詞不夠廢話湊,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呢?一是從課文中挖掘素材,豐富訓練。作文教學是富有實踐性的,不進行長期有效的訓練無法有所收獲,每天寫日記學生必然感到缺少寫作素材,那我們就可以從課文中挖掘素材來豐富訓練。學完課文后,有針對性地布置小作文,不僅能鞏固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能有目的地進行寫作訓練。二是教學中抓住契機,多寫隨感。新教材有許多課文,它們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實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肯定會與之產生許多共鳴,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這是相當有價值的契機,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樣的契機,指導學生寫一些隨感,這樣既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也自然地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
二、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每一個人,憑著直接經驗,對社會的了解總是有限的,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的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這樣,在你寫作時可以很自然地信手拈來、自然而然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
三、提倡模仿,培養(yǎng)文風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范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等。難道這世界上真有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嗎?這就不是“仿”,而是“抄”。像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后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良好文風。
四、以說促寫,下筆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再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進行演講,以培養(yǎng)學生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lián)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可以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時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
五、多寫片段,多記日記
一般的說,學生課外時間有限,要求寫整篇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學生平時可以進行多練筆,多記日記。茅盾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倘若我們中學生平時能按照這樣去做,平時多記日記,多寫片段,讓自己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得到一種精神享受和樂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寫作水平。為此,在平時作文教學中,我強調每位學生每天至少練筆一次,大到對時政國事的抨擊,小到遣詞造句,不一而足。學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練習,筆頭熟了,素材也豐富了,有些內容還運用到作文中去,從而減輕了寫作的難度。
六、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尤為重要,有了興趣才會入迷,入迷才會頓生靈感。有了靈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寫,發(fā)現(xiàn)問題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語文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實現(xiàn)由“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變。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給出適合學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設計作文題目。好的文題能讓學生感到興致盎然,只要貼近學生實際,就能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設計”、“給心靈下場雪”、“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其實給出的作文題目怎樣,集中體現(xiàn)了一位語文老師自身的素質水平,也關系到寫作訓練的成敗。所以本人極為重視作文的命題。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善于捕捉他們生活中閃光的情景。脫離生活的寫作是無源之水,脫離學生生活的命題則無異于緣木求魚,因此,題目一定要出在學生身邊,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生活。
經過幾年的實踐,我感覺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將“苦寫”變成了“樂寫”。總之,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從教者應該善于研究學生心理,善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才能較快地提高寫作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