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從教已有20余年,面對那些苦學而無果的學生,苦惱、著急以及分析、思考,怎樣才能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找到良方而嘗到學習的樂趣呢?
筆者想起了電視劇《士兵突擊》里的一句話——“外面的人不拋棄,里面的人不放棄”,這句臺詞曾在5#8226;12特大地震中給予廢墟下掙扎的人們無窮的力量,使他們堅持、堅持、再堅持,從而創造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跡。從這里,本人受到了啟發——學困生一定能學好英語。
一、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學困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具體分析如下:
1.基礎較差
不少學困生在初中時就欠下許多“學習賬”,基本詞匯、基本句型、基本語法都知之甚少,因此造成高中英語學習上的極大困難。
2.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學困生由于基礎差,學習困難,所以總感到學不會,記不住,久而久之,對英語產生厭學心理,甚至想放棄對英語的學習。
3.缺乏必要的信心
學困生總是說“我記了,但又忘了”,“我努力了,但還是失敗了”,隨著這種情況的增多,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認為自己不行。有句話說得好“哀莫大于心死”,缺乏自信的人,其實就真的學不好了。
4.學習方法不對
從很大程度上說,學困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總是一味地背單詞,最后連單詞也沒記住,更不要說語感的培養和語言的運用了。
5.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中,我觀察到,不少學困生學習無計劃、無目標、無任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隨意性很大,結果浪費了不少時間。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另外,學困生也有一定的惰性,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更不會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和梳理。
分析了這些原因,我們就要對癥下藥。要相信學困生的成績是可以提高的,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希望。因此對學困生堅決不能拋棄,拋棄就意味著徹底的失敗。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熱情的問候,一個鼓勵的眼神,也許就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
學困生很敏感,很自卑,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尊重他們,理解他們,更要幫助他們,那么我們該怎樣做呢?
二、轉化學困生的做法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毫無疑問,大多數學困生還是想把英語學好的,教師應利用這一點,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2.培養學英語的興趣
學困生因為基礎差,底子薄而感到學習困難,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比如講小故事、角色扮演等,給學困生創造積極參與的機會。
3.讓學困生體驗到學英語的成就感
短期內,學困生取得的進步不會太明顯,但每天進步一點點還是可能的。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比如提供一些簡單而又能說明問題的典型例句讓學生背誦;選擇一些生詞量少、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文章讓學生去閱讀,使他們感覺到學英語并非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當學困生能背會一些句子,能閱讀一些文章時,他們就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這種喜悅會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4.幫助學困生改進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凡事方法不當,事倍功半;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學困生的確不會學習,方法單一,效率極低,效果極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予以指導。比如記單詞,方法就很多:(1)構詞規律記憶法;(2)歸類記憶法;(3)對比記憶法;(4)重復記憶法;(5)聯想記憶法;(6)情景記憶法;(7)朗讀記憶法。只要動腦筋,想辦法,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把單詞記得準,記得快,記得牢,詞匯量增加了,閱讀速度也會隨之加快,理解能力也相應提高。這樣,學好英語不是很有希望嗎?
5.發揮集體的力量
幫助學困生僅靠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發動“群眾”,比如鼓勵學困生勤學好問,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組合(一般2~3人)或進行會話,或相互講解,或彼此提問,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展現合作學習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整個班級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困難是客觀存在的,辦法也是大家想出來的,只要師生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一定會道路越走越寬廣。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教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傳道、授業、解惑很重要,但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為重要,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學校向社會輸出的應當是有知識、有能力的新型人才,教師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對待學困生,我們堅決不拋棄,不放棄,更要多一點愛心和耐心。只有優者更優,差者亦優,我們的工作才是沒有遺憾的!共同進步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工作的準則!
衷心祝愿學困生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有夢想就會有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