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現師生對文本共性信息資源的共享
文本作為物質資源范疇,它是客觀存在的,但它又是主觀精神世界物化的產物。當它呈現在教師與學生面前時,它是作為客觀的東西而存在的。當然任何客觀事物都打上了主觀的烙印。所以當接觸文本時,毫無疑問,我們首先應探尋文本中主觀印象的烙印;其次應探究作者是通過哪些事物,怎樣的語境來流露自己的情感的。這是文本中具有共性的資源。對于文本中的這些共性的資源,教師和學生可以對這一資源進行共享,但由于教師、學生在課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共享文本共性信息時,教師不能以“先入為主”的思想,將占有的這些信息資源,通過直接灌輸這一單一形式傳遞給學生,而應圍繞文本促其生疑,在疑問中探究文本源以外的信息,在交流中實現對文本共性信息的共享。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一處寫道:小女孩坐在墻角里用火柴在墻上擦燃了,眼前就出現了一些美麗的幻景。對于文本中的這一信息源,以前,我在教學時,都是通過自己所收集的信息,向學生直接傳遞。如介紹火柴發展的歷史。學生雖然聽得津津有味,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今年,我一改以前的做法,鼓勵學生圍繞信息源提出自己的問題。其中有一位學生問:“我們知道的是火柴必須在火柴盒上使勁劃一下才會燃起來,為什么小女孩將火柴在墻上一擦就會燃起來呢?”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對他說:“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也沒有這方面的詳細資料,課后請大家與老師一起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幾天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交流,同學們暢所欲言。從他們交流的情況看,他們收集信息的途徑很多,有的查閱了資料,有的專門請教了自然老師,有的還上網進行了查閱。經過交流,同學們不但知道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當時所賣的是能在墻上擦燃的“不安全火柴”,而我們用的已是“安全火柴”了,而且他們對火柴發展的整個歷史也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這都是文本這一共性信息源,所產生的效果。
二、實現師生個性資源信息的交叉共享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讀者讀完一篇文章后,都有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感受,這是由每個人的文學素養、心理情境、情感體驗等差異所決定的。沒有個性的東西,就是沒有生命力的東西。然而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語文課中,我們常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學生的理解,使信息傳遞變為單一的信息傳遞,顯然這是不對的。這樣不僅削弱了文本所具有的魅力,而且使許多有個性的信息資源被扼殺。怎樣才能使教師和學生的個性資源信息做到交叉共享呢?筆者認為教師不應急于表達自己所獲得的信息,而應在傾聽完學生對閱讀文本所獲得的個性資源信息后,再將自己所獲得的信息資源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個性資源信息的交叉共享。當然,教師在交流自己的信息時,應帶著一種平和、商量的語氣與他們進行討論,避免那種強加的、被動接受式的信息交流。
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在學生通過充分閱讀、理解后,我便拋出一個問題:讀完課文你認為賣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樣的一個人?學生通過對文本信息資料的占有,提出了各具個性的信息。
學生甲:“老師,我覺得她是一位可憐的小女孩!大年夜還要在街上賣火柴,而且大冷天只穿著一雙拖鞋和一件圍裙。”
“她家里沒有一個疼愛她的親人,賣不掉火柴,回去還要挨爸爸的打。大年夜不能回去,只能與墻角為伴。我認為她是一位孤獨的小女孩。” 乙學生搶著回答。
“她是一位無助的小女孩。”學生丙迫不及待地說,“她在大年夜賣火柴,竟沒有一個人去幫助她,去買她一根火柴。”
學生丁:“她是一個沒有反抗精神的小女孩!賣不掉火柴,爸爸竟然還要打她,她為什么不去控訴她父親?為什么不與她父親抗爭?”
……
面對學生獨具個性的閱讀信息,我不免有些汗顏。因為通過教參的提示和自己的閱讀理解,在頭腦中留下的是一位孤獨、可憐的小女孩形象。如果事先我將自己所獲得的閱讀信息傳遞給學生,很顯然就不可能有如此眾多的獨特見解。于是,我真誠地對他們說:“同學們,你們通過充分地閱讀、理解,說出了許多有見地的看法。說實話,老師在閱讀后,還沒能獲得像大家這樣深入的見解。相信,隨著大家深入地探究,你們還會獲得更多有價值的發現。”
如此,通過交叉信息資源的共享,不僅使眾多的個性信息資源得以產生,而且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獲取新的信息的信心。
三、實現生生個性資源信息的互動共享
小學生是個性活潑的群體,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他們更喜歡在互動中來接受、傳遞信息。雖然,我在第二點中沒有談及師生間的互動分享信息資源的效果,但并不是否認師生互動對個性資源信息的共享作用。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師生互動遠沒有生生互動傳遞信息那么快捷、自如,這無疑告訴我們在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中教師仍需做大量的工作。因此,我在這里主要談談生生互動中信息資源的交流與共享。
學生在讀完文本后,所獲得的個性資源信息因為他們的認識水平、知識水平的程度不同,他們所獲得的個性信息也體現了不同的層次結構。如何使他們的信息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提高、堅持,這就需要教師為他們設計一些互動的情境,讓他們在互動中得到完善、提升、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