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生如月本無常,陰晴圓缺見滄桑。一夜風光醉達貴,十年辛苦看珠黃。通過對瑪蒂爾德的全新解讀,得出那條項鏈既成全了她,也敗壞了她——“從物質上‘敗壞’了她,從精神上‘成全’了她”的論斷。
【關鍵詞】瑪蒂爾德 坦然面對 十年艱辛 毫無怨言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09)10-0000-02
瑪蒂爾德是莫泊桑《項鏈》中的女主人公。她無意中丟失了朋友的項鏈,為了賠償,她付出了十年的青春,十年的辛勞,十年的苦苦掙扎。豈料為之付出的,僅僅是一掛廉價的假項鏈。命運可謂是無情地捉弄了瑪蒂爾德,作家也感嘆道:“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那么,丟項鏈這件偶然的事情,到底是敗壞了她還是成全了她呢?筆者認為,那條項鏈既成全了她,也敗壞了她——從物質上“敗壞”了她,從精神上“成全”了她!
首先,十年前,她雖具備進入上流社會的美貌動人、聰明溫柔的條件,然而,貧寒的出身無法讓她實現夢想。命運的相悖使她困苦、傷心。十年的艱辛讓她成了一個“胡亂地挽著頭發,歪斜地系著裙子,露出一雙通紅的手,高聲大氣地說著話”的“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了。失去了進入上流社會的條件,她也就打消了許多不切實際的夢想,并能坦然地面對生活了。
其次,這次偶然的事件激發出了她性格中誠信勇敢,勇于承擔責任,敢于吃苦耐勞的閃光的品質。確信找不到項鏈的時候,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賠償,而不是逃避,不是乞求。雖然她知道,賠償幾乎會讓她傾家蕩產。為了還債,曾經貪慕虛榮、貪圖享樂的她開始了踏踏實實的全新的生活。她懂得了家里的一切粗笨活兒和廚房里討厭的雜事了。“每天早晨,她把垃圾從樓上提到街上,再把水從樓下提到樓上,走上一層樓,就站住喘氣。”胳膊上挎著籃子,到水果店里、雜貨店里、肉鋪里,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也許這才是她本應該過的一種生活,是真實的她。她丟掉了本不屬于她的精神包袱,從此不再痛苦傷心。從這點上講,這件事成全了她。我們看,還清債務的瑪蒂爾德內心是何等自豪:“你瞧,我們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價。你知道,對于我們這樣什么也沒有的人,這可不是容易的啊!……不過事情到底了結了,我倒很高興了。”“她帶著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當年她渴望自己的美麗讓別人贊美,此時,她告訴朋友自己用了十年的時間,誠實的勞動,完成了這樣的壯舉,是不是也是為了博得朋友的贊嘆?如果說這還是虛榮的話,那么她至少已經知道了沒有了美貌,美德也同樣讓人贊嘆。十年來,她一直用自尊對抗命運的捉弄。不能不說她是一個曾經有過美麗的外貌,后來又擁有美好品德的女子。
再次,在十年還債的艱辛道路上,默默地、毫無怨言地支持她的,是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慷慨地拿出父親的遺產,冒著破產的危險四處借債,不辭勞苦深夜工作,這種患難之中的真情豈不比珠寶更珍貴?看清了這一點,她還會因丈夫的無能而惱怒嗎?還會因嫁給這樣的丈夫而悔恨嗎?在那樣一個充滿著虛偽自私的社會里,路瓦栽先生難道不是一件無價的珠寶?這是多少人所羨慕的啊!這件事情,雖然讓他們的生活更貧窮了,但是他們卻擁有了別人沒有的精神上的幸福。
艱辛的十年給了瑪蒂爾德全新的生活,在新的人生體驗中徹底改變了她的內心世界,并激發出人性中的美好品質。因此可以說,十年艱辛對瑪蒂爾德是一種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