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廣告業的欣欣向榮。電視、廣播、報紙、雜志、路牌、手機、網絡等媒體帶著各種廣告信息撲面而來,我們或主動尋覓,或被動接受,或厭惡批評,或欣賞研究,卻很難置身其外。廣告宣傳的主要目的是銷售商品,但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因素也頗值得我們學校和教師思考和借鑒。
一、對打造學校文化的啟示
廣告宣傳的主要目的是銷售商品,在廣告宣傳中,不僅要介紹產品的功能,而且要宣傳品牌的主張。因為對于消費者來說,在商品越來越同質化的今天,選擇商品的主要指標就是看品牌。一個品牌的構成是多方面的,比如產品、技術、廣告、渠道、物流、服務、文化等等,其中表現品牌個性,使之與其他品牌區別開來的有兩個重要方面:其一是品牌標識,這一點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我們從物品的商標上就能對號入座。比如,像L字母的李寧牌,像對號√的耐克牌等等。其二,就是品牌主張。比如,同樣是運動品牌,李寧主張“一切皆有可能”,361°的主張是“喚醒你心中的豹子”,美特斯邦威主張“不走尋常路”,金萊克的主張是“相信自己,就會產生奇跡”。不同的品牌標識和品牌主張構成了不同的品牌特色,而商家會以目標消費者喜歡的各種形式和活動來強化自己的品牌主張,使他們認同和接受這種理念,從而形成各自忠實的品牌消費群體。我們學校在打造校園文化,建立自己的特色教育品牌時,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結合學校、教師、學生的成長需要和社會的發展需求,發揮自己的優勢,設計自己的品牌標識,提煉自己的品牌主張。并采用家長、教師、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與活動不斷地宣傳和強化自己的品牌主張,使校園文化真正的深入人心,成為促進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以“家文化”打造自己的校園品牌,提煉出了“守住寧靜的心家,經營溫馨的小家,融進和諧的大家,奉獻偉大的國家”的品牌主張,教職工、教職工家屬、學生、家長等, 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為了營造“家文化”,學校集思廣益,舉辦了各種各樣具有家的氣息的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體驗并認同“家”的文化。這樣,教職工的潛力和責任感就在無形中被激發出來,學校也因此充滿了勃勃的活力和不竭的創新力。由原來一所內外交困、瀕臨破產的“爛攤子”使學校躋身湖北省教育界的龍頭學校,成為老百姓心中向往的優質教育勝地。
二、對傳統美德教育的啟示
眾所周知,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可謂意義重大,如何做到實效呢?請看下面這則雕牌洗衣粉廣告給我們的啟示。
電視廣告:一對年輕的父母在夏日里帶著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去郊游,路上看見一位農民伯伯駕駛的拖拉機陷在水坑里,一家人趕緊幫忙推車,小女孩漂亮的花衣服被濺得滿是泥水,她卻毫不在乎地說:“不怕,不怕,我們家有雕牌洗衣粉,只要一點點,就可以洗得干干凈凈。”接著出現臟衣服被洗后潔凈如新的畫面。這是一則以助人為樂故事宣傳產品的廣告。它給我們兩點啟示:一是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不要局限于課堂,只講書本上的故事,要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因為任何一種觀念只有和具體的事件聯系起來,才能體現出它的某種實際意義。二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父母的榜樣、示范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要言行一致,不能說了不做,或說一套做一套。不要為了應對活動或檢查就去抓一抓、推一推,風一過云就散,“我還是原來的我”。不要在外面嚴格要求,在家里就隨意放縱,要隨時隨地去教育學生或孩子,使美德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
三、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廣告宣傳主要考慮三個要素:宣傳什么?產品或理念;向誰宣傳?目標消費者;怎么宣傳?形式和方法。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的前提是對目標消費者的深入了解和研究,然后用他們喜歡和熟悉的方式來宣傳自己的產品和理念。請看這則“999牌感冒靈顆粒”的電視廣告對我們課堂教學的啟示:
畫面一:香港影視歌明星周華健懷抱吉他略顯無精打采。
聲音:感冒的時候,人很難受,很虛弱,特別希望有個朋友在身邊。
畫面二:熱水杯中蕩起一些黃色顆粒,熱氣裊裊升起。
聲音:999牌感冒靈顆粒就是這樣的朋友,那暖暖的一杯,不僅能擺脫困擾,更能給人一種溫暖,就像朋友在身邊, 暖暖的,很貼心。
畫面三:周華健手舉藥盒輕聲吟唱。
聲音:“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這樣的朋友你也需要,999牌感冒靈顆粒。
商家請周華健代言這則廣告,是因為他有眾多的歌迷,而他給歌迷印象最深的莫過于《朋友》這首歌,如何把新產品和這首歌聯系起來,使消費者不覺得突然和陌生而容易記住、樂于接受呢?我們可以從上面的廣告中去體會。這則廣告給我們課堂教學的啟示是:
第一,課堂教學也包括教學目標和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方法三個要素。那么,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就是對學情的了解。了解學情,我們才會根據他們的最近發展區確立教學的起點;了解學情,我們才會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教學的效果;了解學情,我們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良好的發展。
第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才會教學相長,古語說:“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我們在講授新知識時,要把它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以舊知新,這樣才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廣告中的教育因素還很多,這里只是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以引發我們的學校和老師能運用多種視角,吸收不同營養,來適應教育的新形勢、新特點,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參考文獻
1 《中國教育報》.現代校長,2009.10.20(第五版)
2 余明陽、陳先紅主編.廣告策劃創意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