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興趣是我們學習的基礎。我們學習每一件事情,如果對其產生興趣,那么學習起來就非常的容易,也不容易忘記。同樣,我們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我們學習的效率將會更明顯。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不喜歡體育的學生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上,將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告訴學生,指出哪些是考試項目,評分標準如何,該項目在學習總評分所占的比例等。學習某一個運動項目時,給學生簡略的介紹這個項目運動的價值,使學生了解從事這項運動能從中得到哪些好處。例如:上武術課,運用武術運動本身的特點,培養學習武術的興趣。如武術是通過攻防格斗的身體練習來改善和發展體能,增強體質的一項運動,它以跌,打,摔,拿,擊,刺等動作為運動特點,以套路和格斗為其運動形式,技擊乃武術區別與其它體育項目的顯著特點。通過武術練習,使學生不僅獲得知識上的滿足,且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建立起武術運動的直接興趣。這樣,學生學習起來盡頭足,興趣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體育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力求新穎活潑、簡單實用的教學方法,在講解動作時,語言形象生動,示范準確到位,產生美感,使學生激起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安排和要求上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循序漸進,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新的難度產生興趣。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基礎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指定一個通過努力能夠實現的目標。這時候特別注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那些沒有體育基礎,協調性差的學生。例如:體育教師要知道影響武術興趣的四個因素:
第一、武術動作繁多,結構復雜,難學易忘,見效慢。
第二、生理負擔較大,長時間的靜力練習和下肢活動,擔心會引起骨盆擴張,大腿增粗。
第三、個人武術運用能力和運動素質較差。
第四、教材和教法缺乏吸引力。
這四項是構成學生對武術不感興趣的主要心理障礙。故在武術教學中要貫徹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原則,合理組織材料,巧妙運用教學手段,加強課內外輔導,培養能力較差的學生的武術興趣,重視教師的自身修養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術,理論水平,改進和完善武術教學方法。
興趣是認識中傾向性,對武術的正確認識,掌握必要的無數技術,技能和知識乃是產生武術興趣的基本條件。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首先,應改革教學內容。在完成基本教材的前提下,根據社會需要,學生愛好和教師特長,適當增加補充教材,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技巧,達到示范準確,清晰,能體現武術的風格特點,講解扼要,生動,具有感染力,練習方法新穎多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慢慢引導學生從害怕上體育與健康課到喜愛上體育與健康課。
教師在講授課程之前,使學生清楚的了解本次課的具體目的,教學內容在實踐中的意義等等。對于武術課,每逢開學第一節課,需向學生介紹武術概念,特點與作用,國內外武術開展情況及發展遠景,各級學校和社會對武術師資的需求及國內外愛好者對學習武術的渴望,以喚起學生的責任感,緊迫感,激發學生積極性。武術教學中,不僅能學會而且能很好地掌握技術,以培養其上進心。從而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認真自覺地學習,根據不同對象,確定相應目標,實行彈性教學。使其在成功感推動下,樹立起自信心。信心越足,對武術的興趣就越濃厚。對于枯燥乏味的藝術體操,教師應從美的角度去突破。女孩子最愛美,美的關鍵是氣質的體現,人的氣質應在立,行,舉,動中表現出來,后者又取決于立,立不好談何氣質?在邊練習邊講解時提示自身的感受,在學生對其動作的好處和要求體驗后必然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興趣。
多數不喜歡體育的學生的家長現在參與體育的頻度不高,不擅長體育,對子女是否參與體育活動不夠關心。這也是學生對體育運動不產生興趣的根本原因。
經了解因體弱多病很少參加體育活動而運動能力較差是不喜歡體育的主要原因。家庭對他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果家庭成員對體育的態度積極,關心子女的體育活動,營造出一種家庭體育氛圍,或許他們將不會因體弱多病運動能力差而不喜歡體育。
體育教師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關心理解與支持不喜歡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生。加強課外輔導,鞏固和發展學生的武術興趣。例如武術課,武術動作結構復雜,要求嚴格,動則無有不動,靜則無有不靜,且多以套路形式出現。習者既要動體,還要動腦,積極開展思維,默記動作。遺忘會誘發不良的心理狀態,久之則失去學習信心,導致對武術興趣日趨淡薄。因此,加強課外輔導是鞏固發展學生武術興趣的重要條件。因為教師越不喜歡他們,他們就越會遠離體育,教師越是批評他們,他們越容易產生自卑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實施個別對待,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學生的心態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上來。
同學們的影響。同學們的負面影響,再加上教師的負面影響,便難以使不喜歡體育的學生擺脫窘境。同學們應當發揚互助友愛精神,對體育不好的同學給予,幫助使他們樹立信心,對體育與健康課產生興趣,走出誤區。
不喜歡體育的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心態。不喜歡體育的學生由于運動能力差,自卑感強。在體育健康課中常表現出膽怯,心情緊張不安缺乏自信,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改變這一心態的關鍵有二:一方面教師要鼓勵他們積極進行自我克制和自我暗示,減輕心理負擔;另一方面,教師應努力為這些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教師要不失時機的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心態得到糾正。
通過以上的簡述,我們了解到興趣在體育運動中的作用與意義。因此就要求教練們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生理的變化特點,努力提高訓練者的訓練興趣,滿足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要求,改進他們的動作;要求教師們在教學中考慮學生的心理變化特點,使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學生逐步走向喜歡上體育課,并能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享受體育的樂趣。對于武術課,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使他們從不喜歡上武術到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上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他們觀察、思考、開創的能力,使他們從本質上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增進健康,養成習慣,形成良好的體育觀。
[1]劉平.不喜歡體育的中學生致因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7(2).
[2]吳新宇.高校體育教育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9(5).
[3]張炎生.試析武術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及其養成,成都體育學院學1998(3)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