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轉發有關部門意見
要求做好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轉發扶貧辦、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的意見》。
意見指出,在試點范圍上,中西部地區應擴大到80%以上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擴大到非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東部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試點范圍。根據農村貧困人口的地域分布特點和不同地區兩項制度標準的差異情況,實行分類指導,堅持政府支持、社會各界幫扶和農民自力更生相結合,實現對農村貧困人口的全面扶持。
意見從程序、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銜接工作作出規定。要求各部門統一組織,使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識別工作在時間和程序上同步進行。嚴格按照申請、收入核查、民主評議、審核審批等程序和民主公示的要求,認定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其中,對于申請享受兩項制度的,村民委員會要分別進行調查核實,屬于扶貧對象的,報縣級人民政府扶貧部門審批,屬于農村低保對象的,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在政策銜接方面,意見指出,對農村低保對象,要力爭做到應保盡保,按照政策規定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對扶貧對象,要根據不同情況,享受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采取產業開發、扶貧易地搬遷、雨露計劃培訓、危房改造、扶貧經濟實體股份分紅等形式,確保扶貧對象受益。
此外,意見還要求對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實行動態管理。縣級人民政府扶貧和民政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要分別建立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檔案,會同統計、殘聯等部門和單位,對兩項制度涉及的對象同步進行調整,采取多種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的生活情況。
(新華社)
農業部部署農村節能減排工作
日前,農業部召開部常務會議研究部署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作。會議指出,2010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加大農村沼氣工程實施力度。繼續以沼氣建設為重點,引導農民改圈、改廁、改廚,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積極發展秸稈沼氣,解決沼氣原料不足問題。加快推進農村沼氣服務體系建設,保障沼氣建、用、管、服的有效銜接,提高沼氣使用率。在集約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2010年新增沼氣用戶500萬戶,爭取全國農村沼氣用戶達到4000萬戶。
加快推進生物質能源開發。加快編制秸稈綜合利用規劃,合理布局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優化秸稈利用結構。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一批大型綜合利用工程,集約、循環、高效、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和隨意堆放問題。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前提下,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加快研發以秸稈等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質燃料,適度發展非糧能源作物,走中國特色的生物質能源發展道路。
大力推進農村生產生活節能減排技術。農業部已經發布了《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十大技術》,下一步將大力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節農膜等資源節約型技術,加快發展節油、節電、節煤等農業機械和漁業機械技術及設備,推進高能耗農業機械的報廢和更新換代,降低農業裝備能耗。籌劃實施新一輪農村省柴節煤爐灶(炕)升級工程,推廣高效低排放省柴節煤爐具,使熱效率平均提高10個百分點。
擴大農村清潔工程建設規模。啟動實施《全國農村清潔工程建設規劃》,力爭將農村清潔工程列入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安排專項資金,擴大農村清潔工程建設規模,從源頭上控制農村能源污染。
(新華社)
全國農機購置補貼計算機管理系統全面啟用
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進農機購置補貼實施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全國農機購置補貼計算機管理系統近日開始全面啟用。
針對近年來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規模逐年增加,補貼申請、審核、結算、檔案管理工作量越來越大的實際,在總結部分省實踐的基礎上,農業部組織開發了全國農機購置補貼計算機管理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機具目錄管理、經銷商管理、補貼申請管理、機具銷售管理、資金結算管理、信息查詢和統計分析等功能,將實現補貼過程的網絡化操作和監管。全國統一的管理系統使用后,將在四個方面發揮作用。一是進一步規范操作程序。農民簽訂協議時,計算機管理系統界面彈出多個企業產品和多個經銷商,完全讓農民選擇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二是較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公開透明相關信息。方便農民了解政策,了解農機產品和經銷信息,也方便企業隨時了解產品銷售情況,便于多方相互監督。四是有利于科學決策和監管。
(農業部新聞辦公室)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延期至2011年底新增19個省市
商務部、財政部、環保部三部委2010年6月3日聯合發布《家電以舊換新推廣工作方案》,《方案》決定,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推廣實施期暫定為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還將在原9個試點省市的基礎上增加19個實施省市。
新加入的省市包括河北、山西、遼寧、大連、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廈門、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甘肅、青海,原先的9個試點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福州、長沙在試點期滿后繼續實施。
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包括家電補貼、運費補貼以及拆解處理補貼。關于家電補貼,為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設最高補貼限額。運費補貼根據回收家電類型、規格、運輸距離分類分檔實行補貼。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負擔80%,省級財政負擔20%。
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等5個自治區以及國家確定的汶川地震51個重災縣、青海玉樹地震重災縣,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全額承擔。中央財政補貼資金采取事先預撥、事后清算的方式進行管理。(新華社)
中央投560億整治土地三年新增耕地1000萬畝
最近,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分別與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和廣西等省(區)舉行了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協議簽字儀式。國土部方面稱,這標志著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同加大投入,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協議,今后三年內,中央財政將投入260億元用于10個示范省(區)的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工作,這部分資金將從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中安排。
同時,這部分資金還將帶動示范省(區)統籌各項土地整治資金300億元左右配套投入。
據了解,加上此前已實施和已通過評審論證的10個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目前中央支持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項目建設總規模將達到5800萬畝,預計新增耕地1000多萬畝,新增糧食產能約100億公斤。
住建部:小產權房不可能合法化
針對目前市場上流傳的“‘農地入市’調控房價”,“‘小產權房’將放開”等說法,2010年5月22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副司長趙暉再度予以否認,并明確表示小產權房將不會合法化。
小產權房是指由鄉鎮政府而不是國家頒發產權證的房產,在現實中往往是一些村集體組織或者開發商以新農村建設等名義出售的、建筑在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或是由農民自行組織建造的“商品房”。因此它并不真正構成嚴格法律意義上的產權。趙暉說,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和有關政策,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租用、占用集體土地搞房地產開發。
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以來,不少專家呼吁,用“農地入市”,或放開“小產權房”等方式來控制日益高漲的房價。不過,這些說法并沒得到管理層的認可。趙暉表示,小產權房并不是合法的,今后的政策也不可能將其合法化。
趙暉透露,目前針對部分房地產重點城市的小產權房調研已經結束,包括住建部、國土資源部在內的國務院有關各部門正在加緊研究,將積極出臺嚴格的監管政策,小產權房治理將越來越嚴厲。其中,正在新建、續建的小產權房將予以拆除取締,對政策出臺前銷售的已建成房屋,將進行清理。(上海證券報)
財政部擴大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政策范圍
為穩步擴大政策覆蓋面,進一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城鄉統籌發展,從2010年至2012年,財政部將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政策范圍擴大到基礎金融服務薄弱地區。
財政部日前下發的《關于擴大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政策范圍的通知》表示,2009年以來,各地財政部門積極落實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三農”,支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知指出,中央財政對基礎金融服務薄弱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按照該網點當年貸款平均余額的2%給予費用補貼。補貼資金在下一年度撥付。基礎金融服務薄弱地區的范圍,按照《中央財政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執行。當年已經享受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的金融機構不重復享受補貼。
2009年度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補貼資金的申請、審核和撥付工作,繼續執行《中央財政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10年度起,農村金融機構(含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補貼資金的申請、審核和撥付工作,統一按《中央財政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執行。
財政部同時下發了《中央財政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補貼資金的預算管理、審核撥付等做出了詳細規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