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平市西鎮鄉田家莊有一個光榮稱號:山西省農機推廣旗幟縣示范村,那里有一個田豐農機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6個社員,但是現在有20多個自帶農機的社員,因為它有幾大好處相當吸引人:
首先,統一低價配油。合作社統一批量購買燃油,按政策享受優惠價格,社員足不出村便可低價加油。以前一家一戶加油,須各自專門去縣城買油、運輸、保存,而且價格為市場零售價。
其次,業務上統一調度,免去了自找業務之苦,時間、精力、成本大大降低。這個農機合作社除了為本村5000畝地耕種外,業務涉及到市內其他村莊。
第三,有村黨支部書記等具有20多年工作經驗的人管理,省力、省心。
讓人疑惑的是,這個合作社在免費為農戶們耕地。免費,合作社怎么生存?
2010年5月14日,合作社社員劉福瑞解釋道:“原平市農業局要求路邊地全部機耕,并將每畝25元的經費撥給合作社,由合作社按質、按量免費為農戶耕地。而政府則按每年可支配資金量,規劃各村機耕地數量,也就是說,有多少錢,耕多少地,然后給合作社下任務。每畝25元的費用,除去2.5元人工費、9元油費、10元秸稈還田費及機械維護費,合作社可凈掙5元左右。”
“如果政府將錢直接給農戶,他們可能用到其他地方,因為他們習慣于2~3年才機耕一次,這樣耕地質量會越來越低。”田家莊村委主任劉振興介紹說。
合作社作業規則因秋、春季而不同:
每年秋季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農業局、合作社協調集中調度社員、農機具為本村、外村農戶耕地。司機每人每天固定工資65元,每耕一畝地另加1元,這樣,一臺機器每天24小時作業,3個人輪流,每天可耕150畝地,則每人每天可掙110元工資。
春季節令不等人,農戶著急,合作社社員可自帶農機具分散干活,市里也調其他地區農機具來幫助搶耕、搶種。對于合作社共有的幾臺大型農機,實行包干制:將機器承包給個人,每臺承包費6000元,機油、維護等費用個人自理,人機固定,便于認定責任。
記者觀察:
這幾年,不少地方政府為農戶免費耕地,找到農機合作社這個渠道無疑是最恰當的,因為這既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又有利于農機合作社成長,真是好事辦到了實處。田豐合作社正是政府此項作為的受益者。
但是合作社有沒有按質、按量、按時為農戶耕地,還需要政府來監管,政府應該建立一系列機制來保障實施:合作社、農戶雙方簽字認可——建立檔案——反饋政府——考核、獎懲合作社等。合作社在此監管中運行,將會更加規范、壯大。
田荒著也有補貼
2006年,國家實行種糧補貼(10元/畝)。我有兩畝多地,但只耕種一畝多,每年能拿15元錢的種糧補貼;而有些農戶的田全部丟荒,拿不到一分錢。后來上頭追查:農田為何大面積丟荒?于是,村里就將“丟荒田”補報成“已種植”(但是這只針對那些農田全部丟荒的農戶,比如和我同組的農戶×××,他的三畝多丟荒地就給全部補報上了)。
而從去年開始,種糧補貼漲到108元/畝。我得到160多元的補貼,×××卻拿到了320多元。
(古淦源 廣東梅縣)
鎮長,您真會幫忙!
我村一村民因為維修自來水,與鄰居——前村長起了沖突,兩人大打出手。
打斗中,村民吃了虧,趕緊打電話叫來了兒子、女婿;而前村長呢,當然也打電話搬救兵了。他的救兵就是他哥哥——現任副鎮長。副鎮長開著公家的轎車飛奔而來,大家以為他是來勸架,幫他弟弟賠禮道歉的。沒想到,副鎮長指著村民說:“對這種無理取鬧的人,你們打好了,打壞了我來賠!”
(俞張露 浙江富陽)
出嫁女權利,誰來維護
由于市政工程,村里拆遷土地,可我們十幾名女村民未領到征地款。
村委會說我們是出嫁女,不予以分配土地征收費。去鄉政府請求調解解決,答復是“現在是村民自治,我們也沒辦法”。去市信訪部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打電話讓鄉政府把我們接回去。去咨詢律師,律師稱我們的權利合情合理又合法,但立案難,恐怕贏了官司,也要不回征收費。
(賓鳳嬌 湖南湘潭)
上級有死命令呀
為配合上級的“三網綠化”,轄區幾條主干道周圍得種上速生楊、大葉女貞等指定樹木。我們與承包戶簽訂合同,規定若干細節。但因土質堿化及灌溉水污染,個別地方苗木成活率低。去年有些承包戶因此血本無歸,打起了退堂鼓。而我們只能說服他們今年再種一遍,應付完檢查再說。
前兩天,搞掂一承包戶后,同事感嘆:“我也不忍心騙農民種樹,可上級有死命令呀。去年個別地段沒通過,害咱領導挨了批。今年不管付出什么代價,必須完成!”
(心 儀 山東東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