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每個階段,都有一些特定的詞匯來記錄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事,通過它們,我們可以洞悉變遷,明晰未來。回顧過去2009年的職場,許多事件、現象層出不窮,同時也在靜水流深中影響和改變著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的求職方向和職業觀念。為此,作為權威的職業規劃咨詢機構,像往年一樣,向陽生涯本年度如期綜合評估出了2009年度十大職場熱門詞匯,對牛年的職場做一次大盤點。讓我們一起來回顧:
就業
據中國社科院信息顯示,從失業率來看,2009年是近三年以來就業處于最嚴重的時期。盡管2009年實際發展的結果比當初的預想要好,但農民工、被裁失業者、應屆畢業及往屆未就業大學生構成了龐大的就業群體,使得2009年的就業形勢依然吃緊。雖然農民工就業問題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了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截至2009年9月1日高校學生就業率達到74%,但受整個就業環境及就業市場的影響,大學畢業生初職平均工資水平普降明顯,他們為了自己的出路不得不降低“身價”低調就業,但這樣一來,其就業質量就不得而知。一項名為“第一次就業調查”結果顯示:33.2%的人是先就業后擇業,1/3以上的人把第一份工作當成職業跳板,而16%的人“沒有太多考慮”憑感覺選擇了第一份工作。大學畢業生就業后一年內流失率高達50%,兩年內的流失率接近3/4。
向陽生涯點評:2009年的就業形勢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每一位求職者和從業人員。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等多重考驗下,越來越多的人對“就業”與“發展”做出更多的思考。就業率≠就業質量。因而,要解決就業問題,光看就業率是不夠的,還必須切實有效地解決好個人職業發展問題。
臥槽
所謂“臥槽”,是指在職業生涯中,立足做好手頭工作,在選定的崗位上扎實工作,不愿冒險跳槽的職場人士。金融危機下,保住飯碗成為許多白領的首要任務,跳糟風險空前增大,“臥槽”一詞在2009年度中,被白領廣為流傳。由于對經濟形勢及收入情況不看好,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白領們跳槽比例大幅下降。據向陽生涯數據信息中心調查顯示,有67%的客戶表示將“臥槽”,22%的人表示將堅決跳槽換工作,11%的人表示尚未考慮。
向陽生涯點評:有人說頻繁跳槽者是想不勞而獲,也有人說盲目跳槽無意于職場自殺。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奮斗于職場仍需以“臥”為先,通過不斷跳槽來達到職業發展的方式并不可取。頻繁試錯、盲目跳槽對職業發展百害而無一益,甚至會降低職業忠誠度,不利于職業含金量的打造。
職業規劃
2008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給職場人敲響了一記警鐘,人們的職業危機意識空前高漲,牛年選擇職業咨詢、求職特訓的人成倍遞增。根據向陽生涯數以萬計的個案研究表明,有78%的人愿意接受專家顧問意見,自己規劃;35%愿意接受職業規劃咨詢機構的專業服務,由顧問幫助做規劃;70%的人認為有必要經常對自己的職業計劃進行評估;57%以上的人愿意支付咨詢服務費用。向陽生涯發現,無論是大學生、在職普通白領,還是中高級職業經理人,人們不再盲目地求職、就業,而是更有前瞻性和規劃性。他們在跳槽、轉行、充電、出國之前,也開始深入思考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規劃,用職業規劃作為自己發展的導航工具。隨著咨詢需求的急劇增多,中國職業規劃師隊伍迫切需要專業人才。
向陽生涯點評:如今花上數百至幾千元不等的費用為自己做一個職業規劃投資已經成為了許多職場達人必要的投資項目之一。在危機來臨前未雨綢繆、尋找轉機,在安定的工作中尋求突破、謀求發展,這是每一位職場人所追求的目標。在后經濟危機時代,職業咨詢業需求巨大,商機無量。
壓力
隨著就業環境的日益惡劣,職場中越來越多的人由于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加重、心理壓力過大,存在亞健康狀態,導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體潛藏的疾病急速惡化,繼而出現致命的癥狀,“過勞死”現象層出不窮。這種因長期慢性疲勞后誘發的猝死,發病率正在就業群體中逐年增加。一般過勞死高發人群在28—38歲之間,這一區間的人往往是職場主力軍,他們有強烈的事業心,是超時間工作者,熬夜時間長,睡眠不足,且自我期望高,責任心很強的人,俗稱“工作狂人”。
向陽生涯點評:當今職場壓力重重,在工作、心理、生活等各方的重壓下,“過勞死”也漸漸成為當代社會備受關注的話題。職場人應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心理健康,適應周圍環境,學會自我疏導,以減輕壓力。
蟻族
“80后”一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群體——“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代表著年輕人,特別是高校畢業剛步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們的一種生活觀念和生活狀態。他們和螞蟻有著相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根據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和西安等城市研究調查顯示,每個城市的蟻族聚居的人群數量都相當驚人。他們大多生活條件差、缺乏社會保障、思想情緒波動較大,挫折感、焦慮感等心理問題較為嚴重,且普遍不愿意與家人說明真實境況,與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聯網并以此宣泄情緒。“蟻族”大多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和餐飲服務等低層次、臨時性的工作,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有的甚至處于失業、半失業狀態,收入低且不穩定。
向陽生涯點評: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蟻族”現象為大學生畢業后的狀態敲響了警鐘。“蟻族”現象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高校和有關教育部門在就業問題上更應看到就業數字下大學畢業生們真實的生存狀況。
出國
金融風暴下在職人員被裁員減薪風險加大、不少企業縮減規模、取消校園招聘、應屆畢業生就業率低等現象普遍出現,加上人民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更多中國人萌生“出國留學”的念頭。另外,很多國外院校加大了在中國的招生力度,并通過不同的形式,降低招收留學生的門檻。據悉,我國赴海外留學的學生數量從2000年3.9萬人,增長到2008年的17.98萬人。目前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達139.15萬人,1999至2009年10年間出國留學人數為109萬人。據統計,超過90%留學生為自費留學,他們是我國留學群體的主要力量。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的是,隨著出國人員的增多,海歸海待人群也在不斷攀升。據向陽生涯的數據統計,截止到2009年11月31日,海歸類人才的個人咨詢客戶比2008年同比增加了26%。可見出國人員的就業與發展問題已經日益緊迫。
向陽生涯點評:在全球金融危機下,2009留學熱情依舊高漲,但他們的就業情況卻并不盡如人意。出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就業,讓自己的發展更加順利。因此,選擇出國時不能一味地聽從他人的建議,而應該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明確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否則盲目地出國,只會加劇成為海歸海待一族。
考碗族
公務員考試之所以這樣熱,有個特殊的背景:隨著金融風暴的影響日益加劇,就業變得更難了。因為公務員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社會地位高等原因,使得近年來,公務員考試在大學校園持續火爆升溫。考上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被稱為“金飯碗”,直轄市省級公務員是“銀飯碗”,地市級是“銅飯碗”,鎮街道一級最起碼也是“鐵飯碗”。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網上報名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超過了104萬,而最終能捧上“金飯碗”的僅13566人,有超過100萬人將成為“國考炮灰”,淘汰率高達98.7%。
向陽生涯點評:進機關或事業單位并非人人適合,不同的工作崗位需要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人才。有的人千辛萬苦考上了,干了沒幾個月卻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有的人放棄了現有的職位四處輾轉考碗,到最后卻只能當“炮灰”。如果只對“碗”情有獨鐘,對其他工作崗位視而不見,結果很可能浪費時間和精力,錯過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漢堡族
“漢堡人才”,指的是具備足夠行業經驗和本科以上學歷,持有至少一項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證書,卻在跳槽中屢戰屢敗,得不到理想職位和薪水的人。這類人猶如巨大的漢堡,外表光鮮,實際卻沒有多少“營養價值”。通常最易淪為“漢堡族”的職位有:技術,助理、銷售,客服等崗位。他們并不太清楚自己真正有哪些專長,而且一直被父母老師的指導性意見所壟斷,長大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能看什么熱就做什么,造成學無所長,綜合能力不高的局面。另外,漢堡人才往往對自身的職業發展缺乏遠見,經常感到茫然,被工作“推著走”,缺乏對自身發展的規劃。
向陽生涯點評:漢堡族往往在競爭中缺乏實力,使得職業發展越來越遜。當他們在平淡工作中逐漸磨滅了自己的進取心,不再學習充電時,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努力,導致想跳槽又缺乏相應的準備,注定了屢屢碰壁的局面。如果不及時進行職業規劃,極易陷入職業沼澤地帶,職業發展紅燈驟亮。
裝忙族
“裝忙族”是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忙、實際上卻能把偷懶進行得神不知鬼不覺的人。據統計,70%以上的職場人有過裝忙經歷。到了年末沖刺,許多白領不免在年終表現出倦怠和松懈情緒,而一些在平日表現平平甚至較為懶散的白領,為了年終考核能有個好分數,在年關將至之時卻表現得格外勤快。年底裝忙,很多時候是為了讓BOSS們加深好印象,并加以放大,好讓年底的紅包變得厚實些。
向陽生涯點評:看起來忙的人,不一定是工作做得最多最出色的,工作成績也不只是用忙碌程度來衡量。反而能夠忙里偷閑的人,他們有計劃有條理,能夠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往往擁有長久而驕人的職業生涯。
窮忙族
生活在大都市里朝九晚五的的白領們,每天的生活主旋律就是忙,這個在2008年便流行于職場的熱詞在今年被再度炒熱,有76%的人稱自己是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窮忙族”。疲于奔命的忙碌使他們喪失了生活的熱情,忘記了理想的色彩,感到前途茫茫,不知路在何方。“窮忙”就像個漩渦,從美國發源到中國職場擴散,由于社會轉型、個人心態及職場規劃不當等原因,使越來越多的人陷入這個漩渦難以抽身。
向陽生涯點評:“窮忙族”之所以會窮忙,大多數人都是對未來沒有良好規劃。作為職場人士,工作時間上需要規劃,職業也需要規劃,必要時找個職業規劃師,把自己的資源盤活起來,也許以后還會很忙,但肯定不會再窮忙了。
這一個個熱詞在2009年無不牽動著每一位職場人的心。2010年,中國后經濟危機時代已經來臨,在細數牛年職場的艱辛與感嘆之余,每一位職場達人是否洞察到了新一年的職場風向標,為嶄新的2010年交出一份虎虎生威的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