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深入鎮遠縣人民醫院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見習,與廣大醫務人員共同投入到救死扶傷的第一線。親身感受到了“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高尚職責與使命的崇高偉大,領悟到了醫務工作者們愛崗敬業,不怕苦不怕累的高尚精神。為此,淺談幾點見習體會。
堅持以人為本,創新思想理念。思想是行動的靈魂,鎮遠縣人民醫院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在各科室的管理上提倡人性化管理,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和用心服務。醫院在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措施的同時更提倡創新服務理念,以人為本,作為服務的重心,以此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從而,密切了醫患關系。在2010年1月13日鎮遠縣人民醫院收到一面由鎮遠縣舞陽鎮興隆社區黨支部委員會送來的題為“醫德高尚、救傷扶傷”的錦旗就是最好的說明。原來興隆社區57歲的田某因患缺血性心肌梗塞,心衰2度,腹股溝斜疝、肝內膽管結石等多種疾病,因病情危重而被送進醫院。而田某沒有進合作醫療,只交了幾百元入院費后就再也無能力支付后續費用。醫院領導在了解到情況后,主動找到合醫局、社區尋得支持,共同努力幫助解決醫療費用。并因田某無家人照顧,情緒波動大,內科醫生耐心對他進行心理疏導,主動為他送飯,精心照顧他的起居,使他能感受到黨和政府及縣醫院領導和醫生的溫暖。在縣醫院領導及醫生精心的治療與照顧下田某終于康復出院。出院時激動得遇街坊鄰居都說:“黨和政府的政策好,多虧縣醫院領導醫生們精湛的醫術和視我如親人的照顧才治好我的病,太感謝他們了”。
堅持以人為本,引進先進設備。這對于縣醫院說,能否加快發展與為患者治好病,減輕患者的病痛是至關重要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醫療技術也是日新月異,如果再用老方法去解決疑難病癥,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適應病情的需要。鄧小平同志曾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見習過程中,筆者親眼目睹了縣人民醫院內科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提高生產力的成果。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縣醫院派出科室醫生外出學習,引進先進的最適用于基層醫院應用的醫療技術與方法,如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此技術適用高血壓腦出血,外傷腦出血等,操作性強,簡單易行,極大降低致殘率。從2009年4月至12月間,對52例患者進行手術,成功率達94.23%;蛛網膜下腔置管術,此術適用于高顱壓使腦積水蛋白升高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此術可凈化腦積液,解決腦膜刺激和皮層下動脈痙攣的問題,極大降低患者死亡率,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創造條件。對糖尿病的治療也取得突出成果,通過合理規范口服藥使用,胰島素規范治療、胰島素泵使用,極大減輕糖尿病人的并發癥。在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接診糖尿病人150人,出院時血糖達標率80%以上,為廣大糖尿病人帶來福音。與此同時,對于重癥胰腺炎、縣醫院為內科引進先進的治病技術,通過使用生長抑素14膚,嚴格監測電解質等多種治病方案,對癥處理,極大降低重癥胰腺炎的死亡率。在技術上。還開展了心腔置管術及與檢驗科共同開展的血氣分析儀等,都為減輕患者痛苦。為提高治癔率創造了積極的條件。正是因為醫院及科室對引進先進技術的高度重視,曾被上級工會和鎮遠縣人民政府及縣衛生局分別被評為“工人先鋒號”、“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在內1科見習過程中,見到醫生們使用這些先進的技術為危重患者脫離危險治好病,患者們治癔后微笑著回家的身影,更讓我體會到引進的先進醫療技術對醫院、科室發展的重要性。
堅持以人為本,心系民眾健康。在鎮遠縣人民醫院的大廳里,有一封感人肺腑的感謝信被張貼在墻上。這是楊建波代表江古中心小學寫來的一封感謝治療甲型HINl流感一線醫生們的感謝信。在這次抗擊甲流的戰役中內科醫務工作者們眾志成誠,整日奔波在戰役的第一線上。為了打贏這場戰役,醫務工作者們忘我工作,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有的忙得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休息,最終累得生了病;有的連續幾天沒有回家,而不能照顧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有的甚至幾天幾夜沒有合眼。看見醫生、護士們如此忙碌,一些病人眼中含著淚水豎起大拇指激動地說:“醫生和護士們為了我們的健康,真的是很辛苦。他們是我們的好醫生、好護士!醫務工作者們在重大疫情、險情面前響應黨的號召,全力搶救病人,控制疫情;使224名患者都康復出院。在危險面前勇于付出,敢于犧牲,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退縮,堅持以人為本,心系民眾健康的醫務工作者們為了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常顧不得休息,常在下班后還在刻苦鉆研著先進的醫療技術,共同討論治療方案,密切關注危重病人的病情等。為什么要付出這么多呢?筆者曾不解的詢問過。一位醫生說:“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用心服務,就是要把服務與時代發展同步,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才能更好的為廣大患者服務,無愧為人民好醫生”。這肺腑之言。不僅讓人肅然起敬,也讓我更明白作為醫生應該心系廣大患者,讓服務與時代接軌的深刻含意。
責任編輯: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