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寶寶已經1歲多了,還不會邁步走。和他一樣大的孩子,早就自己到處走了。真著急呀!
你的擔心:1 歲多了還不會走路,是腿腳有毛病,還是缺什么營養素?怎樣才能讓寶寶快點兒學會走路呢?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
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都是不同的,學走路也不例外。一般來說,1歲~ 1 歲半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的。你不必過于心急,不要強迫寶寶學走路,而是要順著寶寶的節奏,適當地為他做一些準備工作。
寶寶身體發育情況的差異,也使他學會走路的時間有所不同。比如寶寶的體重過高,會影響他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使他學走路的難度增大了;肌肉和骨骼發育不良的寶寶,腿部力量不足以支撐身體的重量,也會影響寶寶獨立行走。
環境也很重要
一些寶寶遲遲不能邁步走路,和外部影響有很大關系。比如冬天太冷,寶寶穿得過厚,會影響動作的靈活性;有些寶寶穿的鞋子不合腳,或是鞋底滑,使得寶寶不樂意走路。這種情況,只要解除寶寶的負擔,他自然就能輕松學習走路了。
你要學會放手
寶寶初學走路,需要在反復的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怎么才能走得更穩一些……所以,我們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給寶寶多一些嘗試的機會,千萬不要因為寶寶摔了一跤就不再讓他練習。在寶寶摔倒后,我們最好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慌張、害怕的樣子,不然會增加寶寶對學步的恐懼。寶寶摔倒時,你給予溫柔的安撫和鼓勵,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許多寶寶走路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常坐在學步車中或是經常抱著。這樣做看起來很安全,卻剝奪了寶寶行走的權利。你要陪著寶寶學步,做好安全防護,但更應該給予寶寶適當的自由和足夠的空間,讓他有機會去探索,體驗自我控制的樂趣。
一步一步學走路
當寶寶能夠扶著站好以后,你就可以開始教他學走路了。正確的方法是:
●你蹲在寶寶面前,伸出雙手拉起他的手臂,抬高至與寶寶的肩同高,注意不要抬得過高,否則容易拉傷。
●鼓勵寶寶邁步,使巧勁帶動寶寶向前慢行,讓寶寶充分體驗腳踏實地的真實感覺。這時寶寶可能會因為不知如何彎曲膝蓋而摔倒,所以你要做好保護,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中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下肢動作。
●當寶寶能夠拉著手開步走以后,你可以站在他后面,用雙手或長毛巾托住他的腋窩,跟著他一起走。逐漸地讓寶寶減少對外力的依賴,能夠自己控制上肢,進而控制全身。特別要注意的是,寶寶在這個階段對外力的依賴開始會比較強,這時不能一味地用學步帶和毛巾牽著寶寶,你越是不敢放手,寶寶越難獨立行走。
●當寶寶對自己的身體已經能平衡控制,只需用一點兒外力就能自己往前走的時候,你可以在距離寶寶1 米左右的地方,用他喜歡的玩具(不要用食物)逗引寶寶向前邁步。很快,寶寶獨立行走的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會到來了!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
如果寶寶已過1歲半,仍無法獨自走路,或走路的姿勢看起來很別扭,需要及時帶寶寶到專科醫院檢查。
走路時表現出X型腿、O型腿,一般到2 歲時能慢慢恢復正常。但超過2 歲仍這樣,也要向相關專家咨詢。
編輯/ 陳淑琴(chensq@bphg.com.cn)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