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費金融公司的特點
(一)業務范圍
2009年7月公布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明確指出,消費金融公司提供的兩項基本業務就是通過經銷商向借款人發放的用于購買約定的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不包括房屋和汽車)的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和一般用途個人消費貸款,即直接向借款人發放的用于個人及家庭旅游、婚慶、教育、裝修等消費事項的貸款。
(二)經營方式
消費金融公司單筆授信額度一般較小,對每筆消費申請進行審核后發放消費貸款。客戶可以在與公司合作的商鋪內直接遞交申請,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其批復,相對于普通貸款而言更加快速便捷,以單筆授信額度小、審批速度快、無需抵押擔保、提供消費類貸款的金融服務作為其經營特色。
二、階段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障礙
現代金融機構的發展方向,一是大而全的綜合型金融機構,二是專業化程度高的小型金融企業,消費金融公司就是后者的代表之一。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下,一系列的難題令人們對消費金融公司在我國的發展前景并不看好。
(一) 居民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較低
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與國民消費水平和消費愿望聯系緊密。長期以來,我國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困難重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相對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居民收入增長較慢。近10年來,中國的GDP增速一直保持在8%以上,即使是在近期全球陷入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及時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四萬億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仍舊使得我國經濟在2009年實現了V型反轉,成功保八。相比之下,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在大部分年份都低于GDP的增速。1979—2008年,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4%,低于同期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特別是農村居民純收入僅增長6.9%,遠遠低于我國經濟增長速度。
(二)個人征信系統仍存在不足
消費金融公司的靈活快捷優勢是建立在完善的個人征信系統的基礎上的。截至2008年末,我國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收錄企業和其他組織1447萬戶,與國外較完善的征信系統相比,覆蓋率仍偏低。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收錄6.4億名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有信貸記錄的自然人1.4億人。但由于個人信用記錄的來源部門是銀行系統,工商稅務等部門,那些消費金融公司的典型客戶——中低收入階層的信息仍然缺乏。
(三) 競爭優勢不明顯
相對于其他消費信貸業務,剛剛起步的消費金融公司優勢并不明顯。消費金融公司貸款與銀行無擔保信用貸款、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以及信用卡業務特別是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有著很高程度的相似或重合。
三、對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建議
(一)定位目標客戶
由于與既有的一些金融機構信貸業務存在著重合,消費金融公司要發展首先要確定自身的目標客戶群。在西方國家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專業消費金融公司,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正在于它并非與商業銀行一樣致力于服務中高端客戶,而是作為銀行信貸產品的一種重要補充,面向那些收入不高、不能從銀行獲得消費貸款或信用卡額度偏低的年輕人和家庭。雖然在現階段,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還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限制,但是大眾的消費觀念已悄然發生改變,消費信貸作為一種貸款金額小、門檻低、非常簡單方便的新型服務,適合目前收入偏低的人群提前消費家用電器等耐用品以及支付一些必要支出,因此,應該將主要目標客戶定位在具有現代消費觀念、重視生活質量、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輕一代和具有穩定收入來源但收入偏低的家庭。
(二)擴大競爭優勢
相對于已經被大眾所熟悉的信用卡業務,在京、津、滬、蓉四城市首先落戶的消費金融公司要抓住自身特色優勢,提高百姓對此項服務的認知度。相比與之相似度較高的信用卡業務,消費金融公司信貸的主要優勢有:(1)簡便快捷。只需身份證明和收入證明,就可獲得最高為月收入5倍的消費貸款,手續齊全的情況下1小時之內即可通過審批。(2)利率靈活。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利率實行按借款人的風險定價,利率上限是銀行基準利率的4倍。2010年3月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正式營業,首筆貸款涉及一部市價5880元iphone手機,申請人張先生系某公司銷售業務主管,月收入3500元左右,選擇12期分期付款。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給予張先生11.23%的年化利率,高出基準利率兩倍多,張先生每期還款額(PMT)約為520元。而現在的銀行信用卡的分期付款業務,收取的是客戶每期支付或第一期期初一次性支付的手續費,并以前者為主。手續費=交易金額×費率,不同期數的手續費率不同,僅以12期分期付款為例,各大銀行月(期)手續費率約在0.5%-0.72% (年化利率6%-8.64%)的區間內,如以上述5880元的商品為例,消費者每期需支付519.4元(手續費29.4元)到532.34元(手續費42.34元)不等的金額。可見,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在費用上也是具有競爭力的,消費金融公司有必要使公眾走出認為其“門檻低,就一定費用高,甚至是謀取暴利”的誤區。相比信用卡分期付款對所有客戶制定的統一費率,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利率更加靈活,但并不一定費用更高。(3)按次審批,專款專用,防止消費者過度消費,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用風險。
(三)發展特色服務
在美國,消費金融公司主要是向那些信用水平較低,不能獲得銀行貸款或信用卡的人提供信貸服務,是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的重要補充。有別于服務“三農”的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所面對的人群主要是城市居民,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可以考慮使消費金融公司走進社區,既方便于服務社區,又能及時“抓”住常住居民,特別是年輕住戶,建立起小范圍、面對面的社區金融服務網絡。
(四)完善個人征信系統,有效控制風險
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亟需個人征信系統的完善。在國家征信系統的建設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個人征信系統的涵蓋范圍,對居民的信息收集做到有據可依,有法可循。其次,要保護居民的私人信息,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確保個人征信紀錄的公正性。同時,加強不同地區、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共享,使個人信用記錄能有效的被消費金融公司所使用,作為控制信用風險的重要手段、確定是否發放貸款和具體的貸款利率的基本衡量標準。
(責任編輯 耿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