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這個詞現在可是太熱了,不僅僅是汽車業,跨界設計,跨界營銷、跨界傳播的聲音充斥在很多領域,“跨界”儼然成為國際市場2010年的時尚潮流。從牛年步入虎年,從冬日走到初春,剛跨過了農歷“車界”,我們也跟潮流靠攏,做了一期包含了N個跨界的雜志。
首先是車界,本期特別策劃了一期“商務與運動的圍城”,就說說大家熟悉的國內汽車圈有趣的跨界問題。商務味十足的凱美瑞推出運動版,而堅守運動特色的斯巴魯要讓舒適化的新力獅在商圈打拼。是商務還是運動?說白了,就是想讓坐車的人滿意還是讓開車的人高興。
曾是國產車中商務派的別克,近年換了門風,讓旗下新車都打出了運動健將的招牌。美國車刮起運動風。而最早推出“駕駛者之車”口號的一汽一大眾,雖然手下車型依然能征善戰,卻在弱化運動因素,歐系品牌著重強調技術領先。日本車的經濟性有目共睹,而近年來車體卻越做越大,向舒適豪華靠攏。
相比之下,最不吝市場風云變幻的跑車生產商,也琢磨著讓坐在后座的人舒服點兒,多開了兩個車門。對消費者來說,對車不滿意才動手改,從改裝族的動向上也可看出來市場潛在需求。平平常常一款家用車,有接近賽車的性能改裝派和接近豪華車的VIP派。另外,本次特別策劃專題的做法也有點“跨界”,避而不談那些接二連三冒出來的Crossover跨界車型,而是從品牌、車型、潮流和改裝動向等方面評點廠商和消費者的跨界思維。
其次,在春節前,編輯李元跨越了市界、省界,把一個簡單的選題刻意做復雜了,四人驅動三車到了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的冰湖上,讓前驅、后驅和四驅車型的操控特點優劣盡現。之后,測試總監莽超跨越國界,飛去西班牙,作為全球首批記者測試了新款米其林高性能輪胎。在“看車”板塊中,你還可以看到日內瓦車展上16款高性能車和世界各地的超酷警車。
本期還有一鼎鼎有名的跨界人——萊科寧,從F1到WRC的故事,在世界兩大汽車賽事中“跨界”也是非常之舉。萊科寧說他目前還沒有想念F1,但是作者卻聲稱,萊科寧跨界最無奈。
好在很多界線真實存在,但又不是雷池,可以逾越。仔細想想,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跨界的時候還真不少,借用SOHO中國總裁潘石屹的話來說:“用20年前的標準看,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在做跨界的事,比如開車、攝影、電腦什么的。我覺得未來20年內的人才主要是那些在觀念上和行動上都比別人領先一步去跨界的人?!蹦米哳^腦中的框框是件好事,人才都在“跨界”,我們這個給人才看的雜志就要多多“跨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