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黃河吟四章

2010-01-01 00:00:00王友明
黃河 2010年2期

母親河,以驚天動地的氣勢,不屈不撓的精神,將五千年冰封的夢想,五千年壓抑的渴盼,源源涌出,執著奔放,令世代炎黃子孫,產生崇高的敬意、無盡的聯想和難以言狀的感動……

———題記

永和關上讀黃河

那天,我趁到山西省永和縣廣播電視局考評工作之機,在楊北林局長的陪同下,驅車碾著厚厚的積雪去了一趟永和關,有生以來第一次目睹了母親河在寒冷冬季的風采。

永和關,位于山西省永和縣城西北35公里處的南莊鄉永和關村。它地處晉陜峽谷,古樸雄渾,具有濃郁的大西北色彩。《永和縣志》記載:“永和關渡在縣西北七十里,設厘金局分卡,并駐陸軍,又派有稽查隊搜查入境煙土”,“北齊于故城置永和鎮,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永和縣。恭帝義寧二年改為北樓縣,屬石州,旋因永和關要隘之故,始定其縣名曰永和縣。”永和關是一個千古雄關,是晉之窗口,交通之要沖,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在東岸的山西省永和關和西岸的陜西省延水關之間,已經新建了一座長508米,寬11米的黃河大橋。大橋猶如一條騰飛的蛟龍,跨越飽經滄桑的關隘,飛渡歷盡千年的天塹,靜靜地臥在黃河之上,為晉陜兩岸的人們進行物資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站立在如此古老的雄關之口,漫步在巍峨壯觀的大橋之上讀黃河,自有一番別樣的韻味。

腳下是緩緩涌動的黃河水,那些或大或小,或方或圓的冰塊,晶瑩剔透,恰似一河浮動的蓮花;太陽明晃晃地照射在河面上,折射起無數條耀眼的光束,又仿佛放逐的千萬盞河燈。扭轉頭再看那歡快地歌唱著的黃河水,好似迎頭而下,撲面而來。她以博大的胸懷親近著我、擁抱著我;她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融化著我、裹攜著我,恍若溶進了母親溫暖的懷抱。那黃色的河水,帶著泥土的芳香,熏著我、依偎著我、浸潤著我;那嘩嘩流動的黃河水,使我熱血上涌,聲聲蕩耳,陣陣沁心;那撼人的動感,讓我神癡目眩,似幻似夢、欲飄欲仙!

黃河是我國的第二條大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她在中國大地上蜿蜒曲折,奔騰千里,穿過青藏高原、黃土高原,挾帶著滾滾黃沙,濁浪排空。日夜流瀉的黃河,到了山西和陜西段,便在這里劈開萬仞山,勢如破竹,形成了黃河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河段。

沿著黃河的流向,我的目光一直向前搜尋。啊,當她平緩地越過永和關,奔涌至吉縣壺口時,驟然改變了性情:緊緊收束窄狹的深槽,倒懸傾注,垂直下跌,如龍騰虎躍,像巨壺沸騰,驚心動魄。隨即,又以雷霆萬鈞之勢,咆哮而去。聞名遐邇的壺口瀑布既是黃河的象征,更是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于開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她在孟津沖出了最后一段峽谷后,便高歌著奔向廣闊的華北平原,最終經過黃河入海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她是西北、華北地區的重要水源,其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古往今來,黃河以其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象征著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奔騰在中國大地上,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因此,黃河被稱為母親河。她不僅養育了中華民族,而且保衛了中華民族,激勵了中華民族!

透過黃河歷史的云煙,我似乎看見了150萬年前,在現今黃河邊的山西省芮城縣境內出現的西候度猿人身影;我似乎看見了100萬年前和30萬年前,藍田猿人與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的身影;我似乎聽見了7萬年前,丁村早期智人(現山西省襄汾縣),奏響的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據考證,距今10000——7000年的舊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于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置身黃河母親的懷抱,我所有的感官都被懾服,我的靈魂被干干凈凈地沖刷、淘洗,好像黃河之外的世界不復存在了,只有那粗獷、雄渾、豪邁、神奇使我回腸蕩氣,讓我的血脈不由自主地隨著那波濤而跳動!

側耳細細聆聽,我清晰地感覺到了黃河奔流的力量!

這就是黃河,炎黃子孫的母親河。它以巨大的洪流匯聚成巨大的自然力量,以堅韌剛強的自然品格,賦予了中華民族崛起與發展的內在動力。黃河之所以被人摯愛、被人崇敬,就是因為它源自昆侖,源自夏,源自秦,源自《詩經》,源自漢賦,源自炎黃子孫的心中。

每年,海內外的游子們都要去陜西橋山的黃帝陵祭祖;每年,無數的古槐后裔都要來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尋根。黃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帶領中華民族像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此時此刻,在永和關上,我所看到的母親河,面容是那樣的慈祥,胸懷是那樣的寬闊,水勢是那樣的舒緩,那喃喃的流動聲似在低訴著黃河流域的永久秘密!燦爛的陽光灑在她的身上,是那么的壯麗秀美,盡顯一位母性的偉大與溫柔!盡顯黃河文化的精深與厚重!

可是,母親河也有暴躁的時候,一旦發起怒來也是令人驚心動魄的。黃河因其流經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泥沙,多年來,每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相當于堆成1米見方的土堤繞地球27圈。每年淤積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億噸,使黃河成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懸河”。黃河中游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年變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黃河下游河床善淤,善決,善徙。從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黃河下游決溢1590次,改道26次,曾為她的子孫們帶來不可盡數的災難。

然而,不管母親河是怎樣的性格,華夏子孫都是深愛著她的,都是用心歌頌著她的。

唐朝大詩人李白曾賦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啊,源自天庭,來自帝都的滾滾母親河,有誰不驚贊你的雄偉氣勢!

吟詠著李白的詩句,遠望著停泊在灘涂上的小木船,我突然想起了《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水謠》、《河邊對口曲》、《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等歌曲。那八個樂章的黃河大合唱,時急時緩,漸遠漸近地從黃河之上飄來,響在我的耳邊……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戰無不勝,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

從古到今,詩人們無不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母親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祖國!

看著一瀉千里、浩浩蕩蕩的黃河,我似乎讀懂了母親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氣魄和信念;我似乎讀懂了母親河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精神!禁不住,我心中產生了一種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

靜下來一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文化蘊含深邃的黃河,又豈是我等知識淺薄之輩輕易讀懂的!

是啊,黃河,母親河,你是一部浩繁博大的卷帙,令世人永遠也讀不透、讀不完!

吉縣壺口聽瀑鳴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朝詩仙李白膾炙人口的佳句,把大河奔流的壯觀景象,描繪得出神入化。從古至今,引無數游客前往觀瀑,令眾多詩家牽動情思。

懷著無限的癡迷與欣喜,我數次來到位于山西省吉縣城西23公里處的壺口觀瀑。

記得第一次去吉縣壺口,汽車在黃土高原上奔馳,一望無垠的黃土溝壑像起伏波動的浪濤一樣奔涌到天邊。我倚窗貪婪地看著那一片連一片的黃土地,想象千百年來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刀光劍影、羽扇綸巾,我的心里也像黃河水一樣奔涌。正是那種黃色,染黃了中國人的皮膚,染黃了那條母親河。

汽車顛簸著沖出黃土的峽谷,我渾身一震:黃河到了。

只見遠遠的地方,黃河像田野上累極了的一位勞作的母親,她平躺在藍天白云之下,平靜安祥,從容不迫。我即刻領略了她的開闊和浩大,她的內斂與平和。又行了二十余分鐘,我終于聽到了震天動地的吼聲。那吼聲,像千軍萬馬在沙漠深處奔騰;那吼聲,像雷霆萬鈞在烏云背后醞釀;那吼聲,像多聲部的大合唱……

一下汽車,我便奔向壺口。

壺口瀑布,位于黃河中游秦晉峽谷之中,河西屬陜西省宜川縣壺口鄉,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接,是我國僅次于貴州省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因壺口形狀似一把壺的口子,故而得名。壺口兩岸,蒼山挾持,萬里滔滔黃河水從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地奔涌至此,河床由300多米寬驟然收束成50多米窄狹的深槽。浩渺的黃河水也頓時收縮成一束,從30多米落差的黃河壺口飛流直下,奔瀉于十里龍槽,倒懸傾注,垂直下跌,形成一道金黃色水簾,掛于兩邊山群之間,煞是壯觀。其聲似雷鳴,數里之外可聞。近前觀之,波浪翻滾,如龍騰虎躍,像巨壺沸騰,驚心動魄。

這就是黃河,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這就是壺口,華夏民族的最強音。五千年的歷史,在這里霎時深邃而雄壯;黃河那粗獷、雄渾、莊嚴、豪放的性格,在這里得到最完美的顯示。滾滾洪流,奔騰成炎黃子孫不屈的信念;陣陣濤聲,凝結成華夏兒女錚錚的誓言!

因壺口瀑布氣勢壯觀,周圍自然景觀奇特,被評為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進而成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面值50元人民幣畫面上的黃河壺口瀑布那翻江倒海,奔騰跌泄,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不知震憾了多少人的心靈!

“煙從水底生,船在旱地行。未霧彩虹舞,晴空雨蒙蒙。”瀑布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霧騰空而起,恰似水底冒出滾滾濃煙,十數里外便可望見。升騰而起的水霧,經陽光折射,因不同角度而形成各種彩虹,有時呈弧形,從天際插入水中,好似長龍戲水;有時呈彩帶橫貫水中,猶如虹橋臥波;有時在籠煙騰霧中出現錦團彩簇,瞬間萬變,飄忽不定,奇詭迷離。水底懸流激蕩,發出巨大聲響,如轟天驚雷,聲傳數十里。

立于壺口岸邊的巨石之上,云煙生腳下、浪花濺在身、水聲貫耳鼓。我癡癡地望著壺口四周的山川與礁石,望著奔騰不息的大瀑布,我似乎看到華夏民族子子孫孫從這生命之壺中奔涌而出,也似乎看到華夏文明之源從壺中滔滔涌流。五千年古老文明,三千里東逝黃河,誕生了舉世無雙的壺口大瀑布,她是一首回腸蕩氣的史詩。在這里,我覺得,整個身心都融入了神奇、壯美的境地!

壺口觀瀑,雖已多次,但每次觀瀑留給我的感覺都是新鮮的,印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是特有的。一年四季,壺口瀑布隨著季節變化而呈現出不同景色:春天觀瀑,冰岸消融、凌塊跌落、驚濤怒吼,大有山崩地裂之勢;夏日觀瀑,洪峰滔天、濁浪排空、吼聲更壯,猶如龍虎顯威;秋季觀瀑,霧氣騰空、彩虹飛架、清風舒卷,令人流連忘返,醉意深深;冬時觀瀑,黃河水從兩岸形狀各異的冰凌和層層疊疊的冰塊中飛流直下,激起的水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美麗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麗的冰橋。特別寒冷時,莽莽黃河,冰封雪凍,瀑布掛滿冰凌,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令人仿佛置身于北國佳畫之中,不禁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季觀瀑,景色各異、妙趣橫生。有詩贊曰:聞說導河經始地,當年疏河半留痕。四時霧雨迷壺口,兩岸波濤撼孟門。千百年來,這里不僅游人絡繹不絕,流連忘返,而且也發生了許許多多驚心動魄、難以忘卻的故事。從1994年起,這里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壺口瀑布漂流月;華夏第一走楊云,橫跨壺口走鋼絲,震憾亞洲;九洲第一漂張志強,乘密封艙漂壺口,威懾四海;中華第一跳又是張志強,黃河大橋懸索跳,令群山驚呆;亞洲第一飛人柯受良,駕車成功飛越黃河,激動人心;國家郵政局于2002年11月8日發行了《黃河壺口瀑布》特種郵票,名揚四海;2005年10月23日,被譽為“母親河上的明珠”的黃河壺口瀑布,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聯合全國34家媒體共同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又榮登“中國最美瀑布”光榮榜。

由此,壺口瀑布更成為世界矚目的旅游熱點。

壺口觀瀑,確是人生之中的一大樂事。每每凝望千姿百態,壯觀無比的人間絕景,我便處于癡醉的狀態,生出無盡的遐想。在這里,難怪古今詩人和音樂家們演奏出一曲曲摧枯拉朽的“黃河大合唱”,既唱出了中華民族的神圣與莊嚴,又吹響了催人拼搏與奮進的號角!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壺口瀑布,是力量的凝聚,精神的象征,浩氣的永恒!它的魂魄,在洶涌澎湃中千錘百煉;它的忠誠,在慷慨激昂中堅如磐石。這便是我壺口觀瀑的感悟!

諸位朋友,如果你曾在漫漫的沙漠里踽踽獨行,如果你曾在荒蕪的原野上徘徊彷徨。那么,我勸你走近黃河,或聆聽壺口瀑布的慷慨激昂,或欣賞禹門峽谷的浪漫劈波,或領略“鎮河鐵牛”的國寶神韻,或感受黃河入海口的壯觀景象。你的情操一定會在那里得到陶冶,你的靈魂一定會在那里得到凈化,你的精神一定會在那里得到升華!

晉陜峽谷賞龍門

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處黃河岸邊的龍門,以她迷人的景觀,獨有的魅力,究竟吸引了古今多少癡情的游覽者,無以計數。

前幾年,我雖幾經龍門,均無暇駐足。2005年,一個驕陽似火的夏日,我終于又來到龍門,立在了黃河岸邊!

環視兩邊,只見黃龍山和龍門山兩山夾河,峭壁陡峻,相對而立,形狀似門,煞是狀觀;俯視山間,只見滾滾黃河水至此,爭相奔流,撞山擊石,濁浪騰空而起,漩渦接二連三,咆哮之聲,震動山野。古人曾稱贊“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此情此景,真令人遐思妙想。我邊吟哦唐太宗李世民“波渾經雁塞,聲振自龍門。岸裂新沖勢,灘余舊落痕”的詩句,邊舉機拍照,將這山、這水、這橋,永久地定格在記憶的底片。

隨行的同事見我如此投入,不忍打擾,默不作聲地站在我的背后。

忙乎了一陣,已大汗淋漓的我,便找了一處蔭涼坐下,把我從書本上看到的龍門故事講給司機:相傳,春季三月,鯉魚逆水而上,躍登其門,化而為“龍”,人們就把鯉魚跳躍的地方,起名為“龍門”了。據《淮南子》里介紹:大禹娶了涂山氏后,并不以私事妨礙公事,結婚僅僅四天便離家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由于風吹日曬,操勞過度,臉色黝黑,竅臟不通(七竅和五臟都因病而不通暢),步不相過(走路的步子后步跨不過前步),但終不懈怠,終于把龍門山從中鑿斷,河水從中間洶涌流下。因龍門是大禹治水時鑿開的,人們為追記禹治水的功德,把這里稱作禹門;又因其地處古秦晉重要交通渡口,又稱作禹門口。

司機半信半疑:“真有此事嗎?”我引經據典:“禹鑿龍門,《水經注》上有記載:‘龍門,禹所鑿,廣八十步,巖際鐫跡尚存。’《釋水》亦云:‘龍門地勢險,河率破山以行,禹功于此最難。’禹鑿龍門,千真萬確。”司機不禁感嘆:“大禹可是功不可沒啊!”

“是啊。”一位鼻梁上架著眼鏡的老者接過話頭:“現在,龍門一帶,不僅有禹當年鑿山疏河的遺跡,而且有許多的民間傳說。像大鵬鳥指點迷津的‘錯開河’啦,大禹指揮鑿山工程的‘禹王洞’啦,王母娘娘變成老婦燒米湯的‘米湯庵’啦,等等。還有,禹受一位老媽媽梳頭發的啟示,采取了上鑿下梳的辦法去治水,使鑿山進度大大加快的傳說。更離奇的是,傳說當年有兩員幫禹鑿山的大將,一位叫傲,身軀高大,有陸地撼船、肩挑兩山之力。傲騎著一只大烏龜,幫禹開山,鞭打烏龜一下,龜頭就朝山撞一下,山石便崩裂,滾滾而下,力量之大,勝過百人;一位叫羿,是月宮嫦娥的丈夫,此人兩眼有神,雙臂力大,善于射箭,曾射落天上的九個太陽,深受禹的贊賞,便請他來幫忙開山。羿用其神箭,一面為工匠引導開鑿方向,一面箭射山突,每射一箭,一觸必鑿,從無虛發,為鑿山疏河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由于這兩員大將幫禹開鑿禹門有功,后人便編有‘傲羿兩員將,禹王雙臂膀。鑿石開山河,美名天下揚’的歌謠,以示褒揚和紀念。”

停頓了一下,老者點燃了一根煙,深深地吸了一口,隨后又輕輕地把煙吐出來,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那時,這里還建造了大禹廟。大禹廟以河為界,分建東西,東廟最為壯觀,依山傍水,氣勢雄偉。廟山門側有明代薛文清公撰文石碑一座。由山腳步棧道、穿牌坊、入廟院。院內建有東西舞樓的戲臺一座,戲臺側有小亭,靠山懸河,空中筑閣,北可瞻香亭,西北可登望樓。進而乃宏偉壯麗的重檐斗拱,雕梁畫棟的明德大殿。龕內塑大夏禹王神像,廟前廊左右兩廂,分別塑有傲和羿的金剛像,偏殿祀稷棄、皋陶、伯益諸神像。楹聯大書:壯哉山河之固,巍然功德斯存。后殿內塑禹王、涂山氏夫婦二尊神像。殿廊有仿唐畫圣吳道子所繪的多幅大禹開山導河事跡的彩圖。出廟院北門二十步左右,臨河一條幾步寬的小谷上邊,從石縫里長出三棵柏樹,枝干橫伸在距水面三四米高的半空,上面鋪著從江南運來的含玉石塊,稱作三柏玉石橋,傳說專為大禹行路方便而鋪的。出廟院北門一百五十步左右,有一大石庵,相傳廣成子化為慈云大士,大禹治水時在庵內煮粥,供工匠而食。據史料所載,大禹廟建于太和中,魏明帝為廟立碑,晉、隋、唐、宋、元、明多次重修,明末焚于兵燹,清順治年間重修。迄今,庵內仍有泉水從石縫涌出,其水叮咚,流水不息,是曰:鳴泉。可惜,如此宏偉的建筑,1942年日本侵略者攻陷禹門,一把火,付之一炬,留給人們的只能是惋惜、憤慨和反思。今天的大禹紀念亭,是1989年政府所建,為今人留下了追思大禹,祭祀神靈之所。”

望著博才多識的老者,我打心眼里欽佩。經了解,方知老者就職于河津市文化局。老者告訴我們:“龍門,歷來是游人喜愛的必到之地。這里山崖極高,峰頂立有看河樓,登高望遠,秦晉河山,盡收眼底。當年?熏薛游歷至此,步入木制懸空棧道,爬上看河樓頂,憑欄俯仰,感慨萬千。遂賦詩一首《層樓依汗》:‘樓接飛虹峭壁寒,丹崖萬丈碧云間。分明閬苑清虛府,好乘星槎上九天。’如今,禹廟和看河樓雖毀于一旦,但在禹廟的廢墟上,已修建起日灌千畝的機灌站,攔洪大壩攔住了波濤洶涌的黃河,使昔日的黃河沙灘,變成了旱澇保收的米糧川。”老者說得眉飛色舞,眼角唇間都漾著喜氣。

說話間,一列火車長鳴而過。這是為了方便秦晉兩岸交通,繼鐵索橋后,又修建了公路橋和鐵路橋。三橋并列,橫跨黃河,恰似一道道長虹架在兩山之間,氣勢雄壯。我不顧烈日當頂,揮汗如雨地登上龍門山,放眼遠眺,黃河滾滾南流,一望無際,似一條巨龍飛舞;新村林立,工廠遍布,一幢幢高大的廠房和新居拔地而起。尤其是山西鋁廠的大規模興建,為古老的龍門增添了新的景色。

近年來,由于龍門口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吸引著無數客人前來觀光旅游和投資;不少作家、畫家和科學家把這里當作創作的寶地,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電影《怒吼吧,黃河》的外景,就是在龍門口拍攝而成……

世事滄桑,天翻地覆。我真切地感受到母親河的浩瀚博大!

惜別龍門,已是余暉橫照的傍晚。暮靄中,古老的龍門漸漸遠去。而那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象,獨特濃厚的文化內涵,卻仍舊銘刻在我的心間;那震撼山野的黃河的咆哮之聲,更是始終回蕩在我的耳邊。

驀地,一股為保衛黃河,為今日祖國繁榮昌盛,為構建和諧社會,寄滿天壯志,傾一腔熱血的豪情,在我的胸中升騰、升騰!

蒲津渡口看鐵牛

一踏進山西省永濟市蒲津渡遺址的大門,唐開元大鐵牛便映入我的眼簾。

在書攤上,我隨手購買了一本有關開元鐵牛的小冊子,從史料上得知,蒲津渡是天險黃河中游一處歷史悠久的大渡口,地處華夏中原與西部之交通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位于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歷史上有許多朝代在這兒修筑過浮橋。據《春秋·左傳》記載,昭公元年,秦公子奔晉,造舟于河。《初學記》:“公子造舟處在蒲坂夏陽津,今蒲津浮橋是也。”《史記·秦本紀》又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257年),初作河橋。”張守節《史記正義》謂:“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以后東魏齊獻武王高歡、西魏丞相于文泰、隋文帝都在這兒建造過浮橋。唐初,河東為京畿,蒲州是長安與河東聯系的樞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蒲州被置為中都,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齊名。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為了加強對唐王朝的大后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亦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系秦晉交通,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張說主其事,改木樁為鐵牛,易笮索為鐵鏈,疏其船間,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通典》、《唐會要》、《蒲州府志》,對此事均有記載。宋代時,這里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到了金元之際,浮橋毀于戰火,只剩下兩岸的大鐵牛。再后來,由于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河水西移,這座黃河史上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橋梁和鐵牛便被逐漸埋入河灘,與世隔絕了。直至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遺址上經勘查發掘,處于黃河古道東岸的距今已有1260年歷史的唐代蒲津4尊大鐵牛,才終于沖出深深的積沙得以重見天日,神話般地出現在河東大地,給世界帶來了一片驚訝。

今蒲津渡遺址,西距黃河堤岸僅2.8公里,隔河遙望陜西省朝邑縣,東距古蒲州城西墻約60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門(即蒲津門)近百米。1988年、1991年,有關部門兩次對蒲津渡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調查、勘探和科學發掘。根據發掘結果,唐蒲津渡遺址最深處距今地表6.5米。在靠當時河岸處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豎釘的柏木樁,壘砌石條間灌鑄有鐵錠,又以米漿白灰泥黏合縫隙,十分牢固。這道石堤明確地可以看出系分兩次砌筑。在緊靠石堤處發現了4尊大鐵牛、4個鐵人、2座鐵山、3個鐵墩、6根鐵柱。還發現1座4米見方的磚屋遺址,門檻向東,分析認為應是管理渡口人員的住房。同時,發掘中還發現了唐開元通寶、宋天圣元寶、元豐元寶和金正隆元寶等十余枚銅錢。據說,當年,這座鐵索橋東起蒲津門,西至臨津關,橫亙數里,宛如游龍,十分壯觀,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特別是矗立于黃河兩岸的鐵牛與鐵人,不僅是連接浮橋鐵索的橋頭地錨,而且擔負系攬、奠浮橋、鎮水的作用,可謂獨具匠心,千古絕倫。

隨著游人的腳步,我走近原黃河古道東岸,只見4尊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伏臥姿勢,高1.5米,長3.3米,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于拴連橋索。牛側均有1位鐵鑄高鼻梁、深眼窩的胡人作牽引狀。4牛4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鐵牛模制甚工,造型精美,體積之大,份量之重,數量之多,工藝之精,歷史之早,實屬國內罕見。鐵牛等為唐蒲津橋遺物,排列仍如前橋頭所列,可領略大唐盛世筑橋工程一斑。它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古代橋梁史上也絕無僅有,是中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橋梁、冶金、雕塑事業的偉大貢獻,是世界橋梁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

是啊,在一千多年前的歷史條件下,能制造如此龐大的鐵牛,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超拔的聰明才智和中國古代科技的輝煌成就。導游小姐欣喜地告訴我們,“鎮河鐵牛”被譽為“國寶”,其造型已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另據一業內人士介紹,蒲津渡遺址是一處具有豐富遺存的大型遺址,也是我國第一次發掘的大型渡口遺址,它展現了我國古代橋梁交通、黃河治理、冶鑄技術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觀地揭示出黃河泥沙淤積、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變遷過程。蒲津渡遺址的發掘和鐵牛的出土,對研究唐代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橋梁、鑄造冶煉工藝和黃河故道變遷,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也為我國歷史地理、水文地質、環境考古,以及黃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許多很有研究價值的珍貴資料,具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考古價值。江澤民、喬石、李鐵映、谷牧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后來此視察,并給予高度評價。

凝視著那已經從原來地面上提升了12.2米的4尊開元大鐵牛,我突然想起一些對牛的贊美詩詞:“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自無一毛利,至有千箱實。”“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駿馬善馳騁,犁田不如牛。”“老牛自知夕陽短,不待揚鞭自奮蹄。”牛具有著樸實無華,勤勞無私的秉性。它勞作事農,卻從不邀功討賞;它只要一息尚存,就只管低頭拉犁拉車不松套;它是農人最忠實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和朋友;它吃的是草、喝的是水,而出的是力、擠的是奶,最終奉獻給人的是全部的骨、肉、皮……

令我最最崇敬的就是“老黃牛”那種竭盡全力,忘我奉獻的精神。我想,古人大概也是如此吧。如若不然,為何“鎮河固橋”非牛莫屬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www|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在线欧美日韩| 操美女免费网站|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欧美黄网在线|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伊人天堂网|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欧美日本不卡|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亚洲人网站|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亚洲第一黄色网|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麻豆小视频|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亚洲精品麻豆|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免费在线a视频| 日日拍夜夜操|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亚洲欧美h|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高清免费毛片|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色综合中文字幕|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成人精品亚洲|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色成人综合|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成年人国产视频| 青青草91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澳门av无码|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91麻豆国产视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