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富裕了,無論去酒店聚餐還是在家里烹制,許多人都喜歡點滿桌子菜或烹制七碟八碗的菜肴,而在飽餐滿桌的美味之后,剩菜剩飯就無可避免。
“剩菜打包”是一門學問
在酒店餐館就餐后,可以將吃剩的葷菜打包,最好是油炸類或無湯水類。切忌別把吃剩的素菜“請”到家里去,因為在素菜烹制的過程中,一般用鹽比較少,做好的素菜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放的時間一長,細菌就會大量繁殖,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在自然界極易與胺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如果我們長期食用吃剩的蔬菜,就像長期食用腌制的咸菜一樣,對健康不利,甚至會增加罹患胃癌的機率。
素菜不宜打包和存放,對于可以打包和存放的葷菜也有一定的講究。在存放時,務必待其涼透后再打包放入冰箱,這是因為熟熱的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當中,容易發生變質,而且食物帶入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汽的凝結,使霉菌生長,從而導致整個冰箱內的食物霉變。稍有不慎,食用后便會導致中毒,給生命造成危險。
隔夜菜合理儲存才能吃
從食品科學的角度來說,隔夜菜并非不能吃,隔夜菜確實是可能產生致癌物,但這與隔夜不隔夜無關,只跟保存條件有關。也就是說,只有將剩菜科學合理地保存,通過進一步的高溫加熱后才能食用,否則,它不僅會傷害你的胃,而且還會給健康帶來更大危害。
因此,隔夜菜的科學合理儲存十分重要,春、秋季節吃剩的菜一定要放入冰箱,即使是在氣溫低的冬季,也不能長時間放在外面。一旦時間過長,剩菜就會變質,繼而產生細菌,由此通過酶轉化的亞硝胺便會成為致癌物,進入人的胃里。
剩菜回鍋食之有道
將剩菜存入冰箱后,取出來食用時必須高溫回鍋,這是因為冰箱的溫度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如果在食用前高溫加熱沒有兩分鐘以上的話,食用之后就會造成不適,引發痢疾或腹瀉。而在氣溫較低的秋、冬季節,剩菜如果在冰箱外存放三個小時以上,同樣也需要高溫加熱,否則,也會影響人體健康。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剩菜加熱方法也有所不同,掌握好不同的加熱方法,食用后才不會給人造成危害。
1、魚類加熱四分鐘為宜烹制的魚類吃剩之后,細菌很容易繁殖,大腸桿菌在20℃時每8分鐘就能繁殖兩倍左右,在五六個小時之內一個細菌就會變成一億個,如此大的數量足以讓您的腸胃感到不舒服。所以,打包的魚類一定要加熱4~5分鐘。但加熱過長時間,魚中所含的蛋白質、魚脂和豐富的維生素等有益于人體神經系統的營養素就會喪失營養價值。
2、肉類加熱需加醋葷菜打包回去后再次加熱時,最好是倒上一些醋。因為這類食物都含有比較豐富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受熱后,會隨著水分一同溢出。如果在加熱時放上一些醋,這些物質遇上了醋酸就會合成為醋酸鈣,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和利用。
3、海鮮類加熱佐料不可少貝類、海鮮類的食物在加熱時最好另外加一些酒、蔥、姜等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鮮,還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以殺滅潛伏其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防止引起腸胃不適。
4、淀粉類剩菜應四小時內吃完 富含淀粉類的剩菜,最好在四小時內吃完,因為它們容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這類細菌的毒素在高溫加熱之下也不會被分解,解決不了變質的問題,所以,如在短時間內還沒有吃完,那么即使從外觀上看沒有變質也不要再吃了。如果連續吃上幾次,就會使人腹瀉、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嚴重食物中毒,同時還會導致胃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