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煙雨蒙蒙時,衛星云圖上顯示江南統統被籠罩在黃梅天空下。萬物都給人以霉濕的感覺,“郁悶”的使用頻率又變得好高。
黃梅天是初夏江淮流域經常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此時器物易霉,亦稱“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黃熟時,亦稱“梅雨”或“黃梅雨”。
專家認為,當空氣濕度大于70%時,人的精神容易出現疲憊、煩躁不安、極易發怒等癥狀。再加上陰雨天,人們的戶外活動減少,人際交往受到限制,更容易陷入沮喪情緒中。
天氣固然無法改變,通過飲食調理,多吃清熱除濕的食物,也能使生活輕松一點、舒服一些。
下期話題:冷飲世紀
“東方廚情”互動欄目升級至網絡版博客,讀者留言可至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rrywangjin或E-mail至:sfdlf05@hotmail.com,也可來信至:上海市吳中東路513號郵編:200235。
梅雨季擇時而食
文‖楊周彝
梅雨季節里,如果不是冒雨撐傘行于泥濘村道,而是斜倚小窗,與二三知己泡一壺新茶,面對窗外潤物細無聲的絲絲春雨,翠綠柳芽粉色海棠艷紅山茶和遍野金黃油菜花、一池吹皺的碧水,此時的心情就無比舒暢。
被喧囂都市吵得不耐煩,可趁梅雨時節駕車郊游。
上海周邊一小時車程內,可欣賞雨景的古鎮甚多,朱家角、新場、金澤、錦溪、同里、直、蘆墟、西塘、烏鎮,另有新建的無數遍布鄉間度假村農家樂,不僅有水鄉美景可飽覽,更有只能在江南嘗到的美食。
江南習俗擇時而食,講究時鮮。梅雨季節,時鮮紛呈上市,目不暇接:
河蝦進入產卵期,這時的雌蝦俗稱“子蝦”,用鹽水煮熟,通體艷紅,加上腹間密布的蝦子和狀如紅膏的蝦腦,口感豐腴,鮮極。用蝦腦蝦仁蝦子做的“三蝦面”,堪稱一絕,而且梅雨一過,蝦產了卵,肉質松散,不復美味矣。
河蚌經過一冬,養得肥壯。河蚌肉用鹽、燒酒“捏”一下,油鍋下蔥姜煸熟,再加入老豆腐同煮,湯汁濃稠,口感軟腴,此乃典型農家菜。
竹筍切滾刀塊,大火旺油煸炒,下醬油白糖煮片刻收汁,這是油燜筍;
竹筍切條,開水汆熟,鮮萵筍切條用鹽腌制2小時,再與竹筍、麻油、鮮醬油同拌,翠綠嫩黃相間,清香撲鼻,此為“文武筍”;
竹筍與咸肉同燉,再加百葉結煮片刻,就是著名的“腌篤鮮”,號稱鮮得眉毛都會掉下來;
竹筍紅燒肉,早已名聞遐邇。
油菜開花前已抽薹,俗稱“菜莧”,切碎鹽腌封壇一月。開壇菜香撲鼻,咸鮮異常,與塘鱧魚同汆燙,咸菜金黃,魚肉雪白,湯清肉鮮,堪稱一絕,此即“咸菜塘鱧魚湯”。
近年江南農家開始散養土雞,飼以谷麥,這種雞生野外生長期一年以上,燉湯時能聞到久違的雞香,竹筍土雞湯、白斬雞、栗子雞,是令食客垂涎欲滴的美味。
水鄉盛產鵝鴨,吃田間水中活食長大,肉質緊實,咬勁十足,紅燒鵝、風鵝、老鴨扁尖湯,都是可以一嘗的佳肴。
至于清蒸白水魚、白米蝦、銀魚炒蛋、粉皮花鰱魚頭湯、熏魚、紅燒蹄、油爆蝦、炒鱔糊、面筋塞肉之類,因常年在餐館出現,這里就省略了。
說句笑話,如果現在有人冒雨跑到陽澄湖去吃大閘蟹,進古鎮飯店點基圍蝦七星斑剁椒魚頭豬肉燉粉條,那絕對是大煞風景。
雨季練術
文‖王莎
夜晚,被雨鎖在宅,在漸漸暗下來的天幕下,聽憑雨點敲打在玻璃屋屋頂上,時而探戈,時而佛朗明哥,然后化成一朵朵水狀的透明花。
曾在一個初夏,背上行囊去依山傍水之鄉。隨解開繩纜的漁船,從山腳下出發。搖櫓劃槳的船上,落座好奇人多,雨漸漸下大了,超載的船左右搖擺,船沿與高漲的湖水平;水幾乎擠進來時,激起船上人一陣陣尖叫與驚趣?;爻呛?,在餐館里喝一碗紫菜蛋皮湯吃一客無錫小籠即滿足。
雨季,斜風細雨,是詩意;雷暴多時,是一種恐懼。一直在雨中,如老在遠航的船上,下不了岸的不著地日子,畢竟太單調。
除了看牽動人心使人有長進的書,看各類電影節提名電影外,雨中進廚房,為自己與身邊伴用心做上一餐,也屬一件非常好玩的練心術。
從清晨起,拿出初夏最普通的水果,若純用西瓜打汁,太甜膩,用一只早鳳紅玉,加一只或半只檸檬和200克酸奶,制成青檸酸奶西瓜汁,用不了10分鐘,甜甜酸酸的新口味,清醒又美味。
將串燙好的河蝦與煮熟的雞翅膀用冰水過后,浸在糟鹵里,再加一點白酒與糖,浸泡四小時后,可作小食,也可作開胃菜;做時輕輕松松,食味清清爽爽。
300克面粉發酵后,將比薩醬(用番茄、洋蔥、蒜蓉、胡椒、月桂、糖、鹽和油熬成)涂抹在面團上,再放上香腸和紅綠辣椒圈形切片,放入烤箱里烤15分鐘,趁熱吃,好吃不停口。
白酒貽貝湯,用少許油將洋蔥碎蒜蓉爆香炒軟;加入高湯及白酒,放幾片月桂葉,猛火熬至蒸發成半;取出月桂葉,將貽貝下鍋至只只開口;約5分鐘后,撒上青蔥、胡椒,大功告成。
將生菜、荷蘭黃瓜、生洋蔥絲、圣女果洗凈,用魚露、蜂蜜、葡萄酒、蒜蓉、檸檬汁、辣味調料和橄欖油拌一道蔬菜色拉,吃時撒上松子與葡萄干。
再準備好新茶及夜食時的酒,配好自制或購得的小食,如此,每年如期而至的梅雨季,也蠻有味道。
黃梅天說蒸
文‖嚴潔
天氣里最叫人心煩的就是黃梅季,外面半下不的雨和低熱交叉,叫人一動就要出汗。但到了吃飯時間,還是要動手做菜,但盡量要以簡單為主。有一道菜可以有幾種吃法,讓黃梅天里的煮飯婆不是黃臉婆,一樣可以叫人吃得飽和吃得好。
此菜來源于越南米紙春卷,原料:越南米紙、白斬雞一只、生黃瓜絲、熟蝦仁、番茄;如果不嫌麻煩可以另外自己弄點蛋皮絲,外加點肉松;雞胸肉切成絲,和黃瓜、番茄、熟蝦仁混合,不要有水分,最后撒肉松取代鹽;米紙前后刷上水,等五分鐘就可以把準備好的原料一一包入就可以吃,還可以按各人喜好調配蘸辣醬或甜醬。
如果不習慣吃越式春卷,可以用同樣的餡內再加入生菜、切粒的蘋果,拌入色拉醬,加兩片面包夾一夾就是三明治。我欣賞這道菜的原因就是原料都可以由外面買來,但可以有千種變化,準備起來也不用特別在廚房,可以大人小孩一起動手做,是個親子試驗區,也是夫妻合作社。廚房里更不會熱浪滾滾。
西瓜也可以變了花樣吃,把西瓜瓤用密實袋裝好后,放入冷凍室內變成硬塊時,取出用打碎機把凍成塊的西瓜打爛,就是冰霜。如果要吃出點新意,可以里面加七喜、雪碧等無色飲料增加口感。
黃梅天的確擾人心煩,容易引發心血管的問題,但只要吃得無油、清爽,天天都可以是春天。
我的情趣美食譜
文‖徐纓
一提梅雨季節,喝了點墨的人就會吟出“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酸文,滿肚子潮濕的心情,發霉的故事。今年,老天爺比較調皮,把我們逗弄得一點脾氣都沒有,你是淅淅瀝瀝雨下個不停也好,你是朗朗大晴天再忽而雷暴雨的“干黃梅”也罷,我們都欣然接受。畢竟,我們要操心的事多著呢!
說一點美食興趣是老少咸宜的話題,有閑情、夠精神,都可以來露一兩手。這個季節在我生活中“出鏡率”最高的要數酸梅湯,它頻繁出現在周邊的大小餐館中、超市便利店的貨架上,乃至小朋友手中的飲水杯里。我居住的區域韓日人士居多,一直以為梅雨季只屬于長江中下游,原來在他們的國度也有此氣象。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中流行這樣的喝法:把味道濃濃的酸梅湯灌入飲水杯中2/3滿,放入冷凍柜速凍成冰砣砣,再拿出來不斷續入純水,不斷喝到可口的冰鎮酸梅湯,口感手感都極快意,直到那酸梅原味冰砣漸漸消失,悶熱的大半天也就消遣過去了。這小時候滿大街都是的酸梅湯,如今找來卻大不易,滬產有兩個牌子的加汽酸梅汁總不對味,聊勝于無。真正酸甜適中的酸梅湯要在“佳思多”臺灣超市中找,有款“阿山子”酸梅湯據說精選阿里山上等烏梅,含有豐富的檸檬酸,它能促進胃酸分泌,從而使不消化的脹悶感消失,更解除了“煩懣”癥狀。而有機酸對侵入胃腸道中的霉菌等病原菌也有很強的殺滅作用,正好對上了這個季節!
同理,家庭主婦們也愛派上酸梅粉的用場,它是從傳統酸梅湯引發而來,在民間有“清宮異寶”之美譽,是以中藥酸梅、山楂經熬煮取汁,加入糖桂花等各種輔料精制而成的固體飲料,有生津止渴、消暑降溫、健脾開胃、防火提神之功效。很多熱帶水果,比如木瓜、蓮霧、芭樂(又稱番石榴)去籽切塊后撒上酸梅粉,冷藏后食用,別樣的鮮甜清爽。
現在常說“艱難歲月想吃肉,小康生活要喝粥”,好粥的人,比好湯的人少了些許精致;比好茶的人少了些許典雅;比好酒的人少了些許激情。好吃粥的人,是淡泊的、達觀的,在悶熱的梅雨季節也是善于調適自處的。于是這些年,廣東粥日漸風靡,我也是一路追捧。熱衷到什么程度?我家燒飯和煮粥的米是分開選購的,鍋是特定的,提味食材是常備的。我家最常做的廣東粥是瑤柱白果粥、皮蛋瘦肉粥和香芹蝦蟹粥。口感綿密香甜的粥很容易下肚,剛覺飽脹及時收兵,腸胃消化剛好沒負擔,自家做的比外面潮州粥館的油水要少,更加清淡宜人,真所謂淡薄之中滋味長啊!
前些天,偶然聽到學童朗誦“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頓覺鮮活得很。小詩章的細節描述活潑通俗,樸素親切,如同我們的美食情趣。多么愜意,古往今來從未改變,紅塵中人對之羨慕恒久遠……
梅雨季的自制藥茶
文‖Susufly
六月神仙茶:以六一散、青蒿、荷葉為主料,該藥茶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暑的作用,老少皆宜。此時,正是服用六月神仙茶的最佳時間。
三花清涼茶:該藥茶由三種花組成,分別是杭白菊、野菊花和金銀花,超市里就能買到這些原料。該藥茶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適宜女性飲用。
養顏茶:由靈芝、玉竹、麥冬等組成,具有養陰生津、安神健胃的功效,配方在藥房里可抓到。
利喉清咽茶:由西青果、射干、麥冬、黃芩組成,具有消炎止痛、利喉清咽的作用。尤其是因工作繁忙而導致“上火”的上班族,這款茶很值得推薦。
明目茶:現代人已離不開電腦,而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眼睛容易疲勞。此時,不妨喝點用枸杞子、白菊花、生曬參等配成的藥茶,可有效緩解眼睛疲勞。
決明子苦丁茶:以炒決明子和苦丁茶等純正中草藥沖泡,具有清熱降火、平肝明目、降血脂和降血壓的功效,特別適合有高血壓的老年人服用。
養心安神茶:由五味子、旱蓮草、劉寄奴配方,可防治失眠多夢、頭痛頭昏、神經衰弱等。
需要提醒的是,藥茶雖能防暑,但藥性偏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過多服用,以免胃部不適。即便適合服用,在入睡前和空腹時也不要喝藥茶。
黃梅天飲食與用藥
文‖向根
所謂民以食為天,在梅雨季這種不太舒服的季節里,我們更要注意飲食的調節,以增強抵抗力,降低發病可能性。
● 飲用篇
由于黃梅天里氣溫很高,有時候甚至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注意防暑降溫,衣服寬松透氣,不要在驕陽下長時間暴曬,及時補充水分。同時也不要走到另外一個極端,為了追求冰涼清爽的感覺,對冷飲鐘愛有加,過度依賴?,F在市面上很流行所謂“不上火”的飲料,其實,這些飲品里添加了不少中醫所說的清熱瀉火的中藥,偶爾喝一喝當然無妨,但如果在氣溫高、濕度大的黃梅天大量飲用,會嚴重損傷脾胃陽氣的,到了秋冬季節,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畏寒、多汗等疾病。很多人都喜歡喝的冰啤酒也存在同樣的弊端。我們不能只圖一時之爽而恣意妄為,平時體質本來就偏于陽虛的人就更要多加小心了。
● 食用篇
在上海生活過的人恐怕都有體會,黃梅季節,食物也是特別容易變質。為了避免“病從口入”現象的發生,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菜要燒熟燒透,食物盡量一餐吃盡,實在吃不了的也要及時冷藏,以免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食物迅速變質。冷藏的食物重新烹調的時候,也一定要燒熟燒透。
還要注意盡量少吃涼菜尤其是葷性的涼菜,因為它們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即便是家中自制,也要一次吃完,避免第二頓繼續。
● 用藥篇
這里所說的用藥,是指對順利度過潮濕悶熱的黃梅天有一定幫助和作用的中成藥,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
藿香正氣水:此成藥源于宋代的朝廷方書,對于黃梅季節的胃腸型感冒、暑濕泄瀉都有療效。
黃連上清片:對確有火熱熾盛癥狀的人(一般這樣的人體質都比較壯實),清熱瀉火的效果較好。不是陽盛體質的人千萬不要隨意服用。
感冒退熱顆粒:由大青葉、板藍根、連翹等清熱解毒中藥組成,主要用于外感風熱所導致的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
午時茶:主要用于有內傷食積之人外感風寒,主要癥狀表現為感冒怕冷,微有發熱,伴有腹脹、嘔吐、泄瀉等。
如果是夏日純粹受涼引起腹痛吐瀉,而沒有明顯的感冒癥狀,可以使用純陽正氣丸。
如果暑濕季節,吃了不潔食物,導致腸道感染,主要癥狀為腹瀉腹痛,瀉而不爽,大便黃褐色,有明顯的臭氣,應該用香連丸。癥狀嚴重的,要配合西醫的抗生素治療。
另外,預防高溫中暑的仁丹、十滴水,可以根據家庭實際,適當備一點。
其他如風油精、清涼油等,對于暑濕季節的困倦乏力有一定的提神醒腦作用,但不可濫用。
關于用藥,古語說得好,是藥三分毒。用藥要有明確的適應癥,不要把藥物當作黃梅天的保護神。對于那些患有明確疾病的人,用藥之前更要仔細地咨詢自己的主治醫生,不可擅自做主,隨意服藥。若已經對癥服藥,但癥狀始終不能好轉的,要及時去醫院診治,切不可馬虎大意。
其實,只要我們把握住黃梅天氣溫高、濕度大、氣壓低的三大特點,從居家生活、飲食、運動、預防休閑等幾大方面切實加以注意,就一定能順利克服梅雨季節帶來的不便,開心快樂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