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權威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在不同時期其表現特征和作用方式不同。進入網絡傳播時代后,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給社會各個層面帶來巨大影響,權威置身其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關鍵詞】網絡傳播 權威 話語權
所謂權威,通常是指在某一領域占有絕對高度,發布的信息值得信賴并能引以為行動標準的人或部門。它由兩個方面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權威,不管它是怎么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得服從,這兩者都是我們所必需的,而不管社會組織以及生產和產品流通賴以進行的物質條件是怎樣的。”①長期以來,權威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命令來安排或聯合其他各個行動者的行動,但是權威不同于強迫性控制,因為后者需借助其賞罰能力而使人們遵從其命令和規定,而權威通常是采用制定規則或發布信息來展示其強大的影響力。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權威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權威的作用方式也一度表現出單向傳導的特征,但隨著社會發展,權威更多傾向于政策解讀、信息公布、技術鑒定等方面。進入網絡傳播時代后,權威的構成、特征、作用方式都表現出新的特點,傳統的權威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質疑。
一、網絡傳播時代,權威遭受質疑
權威在網絡傳播時代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質疑,如“專家”一度被戲稱為“磚家”;那么,是什么讓權威陷入如今相對尷尬的境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話語權的消解。權威的形成,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握有話語權。長期以來,傳統權威通常與政治權力結合在一起,對信息的發布有著足夠掌控的力量,當權威人士或權威機構發出聲音后,人們聽不到與之相左的意見。從傳播學角度分析,信息傳播的完成需要信源發出信息,經過傳播渠道抵達信宿,如果在傳播過程中,傳播者與受傳者只是單方面的“給予”和“接受”的關系,那么這種傳播可以認為是單向傳播。傳統權威形成了媒介控制,報紙、廣播、電視都可以成為權威展示力量、發布信息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報紙、廣播、電視這些媒介盡管能一定程度上將信息反饋給信息發布者,但是信息接收者與信息發布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非常困難。因此,權威在傳統媒介中表現出很強的單向性,握有絕對的話語權。
網絡傳播的出現,改變了權威對話語權掌控的狀況。網絡傳播最大的特點是信息傳播的雙向乃至多向性互動。受傳者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傳播者也可以成為信息的接受者,話語權不再為傳統權威部門獨占。因為話語權的消解,人或組織參與和交流信息增多,當問題出現,而權威不能及時有效的解釋、解決時,對權威的質疑也就隨之出現。
2、大眾知識水平提高。網絡技術的進步,滿足了人們的教育需求,學習者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首先,各類網絡學校的興起可以使人們接受系統的文化教育;其次,互聯網提供的海量信息可以方便需要的人隨時查詢;第三,網絡教育準入門檻低,人們只要具備最基本的知識水平就可以接受教育。大眾的知識水平隨著網絡信息的傳播和教育機會的增多而提高,知識水平的提高必然會提升人們的思想認識和專業水準。在這樣的背景下,權威個人或機構發布的信息就需要經受更多的考驗,對信息的準確性、知識性都有更高的要求,大眾的知識水平達到獨立思考、提出疑問的層次時,對權威的質疑也就相應地產生了。
3、后臺的可見,導致權威走下神壇。權威在形成和接受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神秘性”。當權威被看作權威時,其前臺表現要足夠優秀以及發布的信息本身足夠權威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們對于權威的表現和發布的信息的認同與反應,換言之,即是對權威是否“擁護”。權威是否能獲得擁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它的隱秘性。例如一個權威的醫生不會在病人面前閱讀醫學參考書,一個位高權重的人不會展現出驚慌失措或生理沖動的一面。在網絡傳播出現之前,權威能很好地隱藏在后臺空間,保持自身的“神秘性”,但是網絡傳播出現以后,權威的后臺空間遭到破壞,網絡媒介擴大了對權威后臺行為的接觸和意識,危害了權威的傳統抽象性。更重要的是,當權威自身的問題被網絡曝光后,即使不涉及專業問題,大眾對權威的質疑也會加劇,而且這種質疑很難消除。如某知名裁判被曝生活作風不檢點,人們在關注“八卦”新聞的同時,會隨之對其執法水平產生質疑,這種質疑將會伴隨很長時間。
在網絡傳播時代,對權威的質疑是社會發展必然經歷的過程。網絡傳播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都發生改變。權威置身其中,要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必然會受到嚴峻的考驗。
二、網絡傳播時代需要權威
網絡傳播是一把雙刃劍,它具有傳播迅速、互動性強、信息量大、綜合性強等優點,但是,在具備明顯優點的同時,網絡傳播的缺點也不容忽視:信息量巨大,甄別困難,信息真假難辨;信息安全難以保障等等。網絡傳播帶來的話語權的分解、大眾知識水平的提高、權威走下神壇等導致質疑權威的產生,另一方面,應對網絡傳播的負面影響又需要權威的出現和引導。當紛繁蕪雜的海量信息洶涌而至,權威的聲音能消除謠言、解決疑惑、指明方向。
權威不同于權力,權力通常依靠強制性力量,而權威主要依靠隱形的影響力。一般來說,人們有一種“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語言是正確的,服從他們會使自己有種安全感。同時,人們還有一種“認可心理”,覺得權威的要求和目標往往和社會的要求和目標一致,按照權威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面的認可。權威的這種影響力可以成為社會強制力量的有效補充。網絡傳播時代,權威的這種正面影響力更顯得尤為重要。
三、網絡傳播時代,權威的素質提升與受眾認可
網絡傳播時代,一方面質疑權威,另一方面需要權威的引導,如何協調兩者,最大可能發揮權威的功能,同時得到大眾的認同,這需要我們共同做出努力。
1、提高自身素質
權威素質包括兩個方面:專業水平和自身修養。網絡教育的優勢提高了普通大眾的知識水平,專業領域的藩籬被打破。權威面臨普通大眾、甚至同層次專業人士的挑戰,任何細微的錯誤都可能被放大。這就要求權威人士或機構發布信息要足夠的精準和專業。權威面臨的質疑和壓力是一個挑戰,另一個角度上講更是機遇,外部環境的不利因素有助于權威內在的提高和錘煉。權威素質的提高還包括自身修養。權威在網絡傳播時代有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的透明度,無論是權威個人還是組織,專業之外的自身形象對權威信服力的影響非常深遠。權威是一種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有賴于權威的專業水準和自身形象,權威積極提高自身素質是應對網絡傳播時代挑戰的首要途徑。
2、進一步獲得受眾認同
網絡傳播時代,受眾具有明顯的主動性,對權威信息不再是完全的被動接受。網絡傳播能融合多種信息系統進行信息交換,“當信息系統是孤立的時候,權威得到了加強,當信息系統融合后,權威就變弱了。”②同時,網絡傳播對權威后臺行為的暴露更是加重了權威的危機,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梅羅維茨認為“從長遠看,我們必須重建距離感和神秘感,或者對許多過去高地位的角色重新給予一個低級的定義”。③首先,受眾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權威同樣有普通人的一面。長期的“神秘化”在增強權威影響力的同時也把太多的權威推向神壇,當網絡傳播將權威推到普通人中間時,受眾應該認識到權威不是人類之外的“外星來者”,能走在某一領域的前沿引導普通人前進的人或組織就可以被認為是權威。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網絡傳播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權威也不能做到任何時候不出一點失誤。權威自身要做到足夠優秀,受眾對權威抱著成熟、理性的態度也是社會進步的有力表現。
網絡傳播使權威遭遇挑戰。權威的轉型、獲得認同的過程需要時間。權威依靠的是他人信任并愿意遵從的能力, “權力依靠威脅,而權威依靠激勵”。④網絡傳播時代,對權威的質疑不會消失,權威的樹立需要長遠、有效的努力。■
參考文獻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②③④梅羅維茨 著,肖志軍 譯:《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湘潭大學傳播學碩士)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