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查·布魯貝克是個中國通,他有著將近15年的亞洲工作經驗(其中5年在中國),他在上海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做中國市場與策略咨詢。他在他所創立的網站“條條大路通中國”中問到“中國何時對外輸出品牌?”,很快,中國公司即將投標美國高鐵建設的消息讓他很興奮,中國高鐵要來美國了嗎?
但事情或許并不那樣簡單。隨著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報道曝光,日本方面的質疑之聲頻出,本刊記者專訪了著名日本財團研究者、《三井帝國在行動》作者白益民與《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加藤嘉一,解讀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待解迷局。
中國高鐵能否打進美國市場?
據美聯社報道,早在去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相約共同發展高鐵技術。鐵道部副部長王志國也表示正在組織相關公司去參與美國的高鐵建設投標。美國計劃在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和伊利諾里斯州修建高鐵。王志國表示中國國有公司已經在土耳其和委內瑞拉開始修建高鐵,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步伐剛剛邁開。中國已經與俄羅斯政府簽訂了高鐵建設的合作備忘錄,并打算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圣保羅”的高鐵建設計劃中投標,波蘭和沙特也對中國高鐵表示了濃厚的興趣。中國高鐵品牌可以打進美國市場了?
一個叫里諾德的人在“條條大路通中國”上留言說:“政治可能是中國高鐵進軍美國市場最大的障礙。看看歐洲的空客是怎樣在美國的政治壓力下退出美國加油機項目的吧,那可是我們的盟友啊!更何況是中國的公司。”
雖然鐵路或許不像戰略加油機那樣屬于軍事機密,但是中國高鐵進軍世界的路途確實并不平坦。美國媒體評論普遍認為,高鐵修建計劃有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之一,而美國有這方面的公司,這是發展這些公司和增加美國人就業的絕好機會,不能拱手相送給中國公司。
但美國人確實對中國剛剛開通的武廣高鐵望洋興嘆。克萊·迪婁在他為美國大眾科學網所撰寫的中國計劃修建通往倫敦的高鐵的新聞時最后寫到,就在中國計劃用高鐵聯通世界的同時,我們卻無法讓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就投資問題達成協議,修建一條從芝加哥到圣路易斯、從圣弗朗西斯科到洛杉磯的比中國高鐵慢好多的快速鐵路,真愁人啊!
日本公司為何質疑中國高鐵?
中國高鐵發展的突發猛進,最先引起了日本公司的異樣情緒。日本歷史最悠久、也最為繁忙的子彈列車線路運營商——東海旅客鐵道株式會社社長抨擊中國不斷發展的高速鐵路行業“竊取”外國技術,并且在安全上打折扣。
這背后的角力就在于,JR東海正瞄準佛羅里達和得克薩斯州的一些項目,以及洛杉磯至拉斯維加斯的一條擬議中的鐵路線,后者也還吸引了一份來自中國公司的投標。盡管中國高鐵的研發是部分基于日本“新干線”,但如今,中國自主產權的高鐵已經和“新干線”成為了高鐵建設國際市場中的一對競爭者。
《三井帝國在行動》一書的作者、日本財團研究者白益民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說,在日本,新干線是由幾大財團所掌控的,對于日本新干線的國際推廣也是這些財團牽頭在做。臺灣高鐵就是由日本三井財團牽頭,而與中國大陸合作研發“和諧號”的正是日本三菱財團。白益民認為,日本的高鐵技術在亞洲有著很大競爭優勢。韓國曾經想引進日本的高鐵,但是由于政治、歷史等方面的分歧,最終引進的是法國技術。但之后韓國方面曾透露悔意,因為韓國的鐵路系統好多是日占期間所遺留的,與日本的鐵路系統很相似,工程難度相對較小,而日本高鐵的穩定性好。后來在臺灣高鐵的計劃修建中,李登輝在政治上的親日就直接導致了臺灣引入日本高鐵技術。
白益民認為,日本“新干線”高鐵的國際競爭力就在于,它是由若干個財團牽頭的,共同合作開拓國際市場,每個財團所擁有的商業信息情報機構資源龐大,使得整個項目極具國際競爭力。在這一點上,中國高鐵建設的相關公司顯然處于弱勢。而且白益民堅持認為,日本“新干線”高鐵的高端技術依然是國際一流的,中國的相關技術是否能與日本抗衡,還是一個未知數。
日本人加藤嘉一生于日本伊豆,他說那就在“新干線”邊上,所以高鐵對他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作為一個活躍在中國媒體上的日本人,他認為中國高鐵屬于“后發型”。雖然規模很大,但在很多細節上還有待完善,“比如售票的信息不明確就有點讓人發昏。相對于普通鐵路來說,高鐵是高價的,高價的東西也應該是服務更好、更加人性化的,否則你憑什么賣那么貴的票呢?”
關于日本國內對于中國高鐵與新干線的市場競爭問題,加藤嘉一說,日本國內對于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十分敏感,不僅僅是高鐵問題,甚至對于韓國也是一樣,“日本媒體經常會說,我們在核電站建設上某一點又輸給了韓國,日本國內對于近鄰的長處總是很敏感的,包括中國的經濟外交,甚至連孔子學院在海外的擴張,都讓日本人感覺到了一種緊迫感。”
日本《朝日新聞》的時評說:“盡管日本的高鐵科技是世界最好的之一,但卻無法打入國際市場。日本的高鐵科技過于注重日本本身的標準,它的發展過程過于孤立,日本的整個鐵路事業只懂得往內看。”
中國人對高鐵的需求之切
加藤嘉一對于中國武廣高鐵在春運期間高達98%的上座率有著他自己非常獨特的看法。“中國的國情與日本很不一樣,在日本,火車總是空的,沒有多少人坐,但在中國總是滿的,因為中國人口的流動性太大了。”
加藤嘉一還把“蝸居”、“蟻族”等社會問題都與高鐵聯系了起來。“據我觀察,春節期間乘坐高鐵的主要還都是回家的人流,他們為什么要回家?在我看來,他們選擇回家,實際上是在選擇一種叛逆、逃離和釋放,無論他們是‘蟻族’也好,是‘蝸居族’也好,還是‘房奴’也好,他們在大城市中一年以來所經歷的郁悶、壓抑等等的不良情緒,都可以在回家進門的瞬間得到充分的釋放,這就是高鐵在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的原因。”
那么,老外們會像中國人一樣癡迷于高鐵嗎?這是中國高鐵進軍世界市場的又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