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人一向自私自利,即便在對待盟友歐洲,也是“嘴里叫哥哥,手里掏家伙”。
盟友是靠不住的”,這句話對歐盟來說感觸特深,因為日前一樁鐵板釘釘的交易飛了,它搶走了歐洲350億美元,事情緣起于美國的一次招標。
2007年,美國空軍感到自己的加油機老舊,于是想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招標。對于加油機這種高科技玩意兒,能生產的廠家也沒幾個: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中國。為了爭取這塊肥肉,歐洲的英國、法國聯合了德國、西班牙一起組成了競爭集團,而對手就是美國的波音公司。
波音推出以波音767或777為基礎的“KC-7A7”加油機,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以空客A330客機為基礎產生的KC-30加油機參與競爭。與KC-767相比,KC-30無論在燃料、貨物搭載量以及部隊載運量方面都占有優勢,更重要的是,空中客車公司決心以低價路線打破波音公司對全球加油機市場的壟斷,美國空軍也對便宜又性能出眾的飛機“心存向往”。
據說,2008年2月,美國空軍已經定下來要向空客采購加油機了。但波音公司玩陰的了,它開始大打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揚言自己的產品是 “美國制造”,而且動員美國的議員出面攪局。在波音的動員下,國會中與波音關系密切的議員們再也坐不住了,該公司在華盛頓州和堪薩斯州設有大型工廠,因此來自這兩個地區的議員表現得尤其不滿。來自華盛頓的國會議員們表示,他們對于美軍決定“讓歐洲的空客及其外國工人提供加油機”感到“非常憤怒”。來自堪薩斯州的共和黨眾議員托德·提亞特更是放話說,要在“五角大樓和國會的最高級別”對空軍決定進行評估,并稱他認為“美國的加油機應該由雇傭美國工人的美國公司來提供”。
盡管空客表示,他們不會將利益獨吞,也會考慮在美國亞巴拉馬州莫比爾設廠組裝,以照顧美國工人的失業率。但空客的承諾依舊未能打動反對者的聲音,導致抗議聲和指責聲不斷。
美國空軍承受不了這個壓力,于是他們重新做了標書,說他們青睞更小的加油機,而恰恰波音的小加油機成了不二之選。
板上釘釘的交易就這樣飛走了,這完全是美國單方面貿易保護主義作祟的結果。首先是這一筆交易太大了,太重要了,也太具有誘惑性了,無論對于波音公司還是空客團隊而言,贏得當前訂單都至關重要。如果競標成功,不但350億美元的訂單可以立即到手,而且有望在未來數十年中包攬500架美國空中加油機群換代任務,贏得超過1000億美元的生意,這一單生意絕非一個小事情,是事關各個公司的長遠發展前景。
另外,一旦交易成功,空客母公司EADS在美國軍工市場的地位將得到大幅度提升,成為僅次于英國BAE系統公司的美國第二大海外軍火提供商,而且這項交易甚至有可能迫使波音公司逐步淡出美軍加油機市場。這些都是美國利益集團不愿看到的結果。
對于美國“嘴里叫哥哥,手里掏家伙”的行為,歐洲人是氣急敗壞。英國首相布朗批評美國在招標一事上出現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導致歐航集團無法與波音公司競爭。法國總統薩科齊也表示,這不是美國對待歐洲盟國的正確行為。
事情雖然以美國人的全勝而告終,但美歐的貿易磨擦已經開始升級,空客事件必然成為一個加劇美歐貿易磨擦的導火索,讓歐洲在今后的貿易交往中更加趨于強硬和理性,很難再以美國利益馬首是瞻,包括積極向中國兜售更加先進的技術裝備等,繼續為爭奪中國這塊大蛋糕而與美國公司火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