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新人口論奠基人、原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先生,活了100歲。他之所以如此長壽,除了其他養(yǎng)生保健措施之外,也得益于他長年堅持的血管操鍛煉。
血管操刺激血管舒縮
血管操也叫熱冷水浴,就是熱水浴和冷水浴交替進行,這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法。熱冷水浴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急劇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人在熱水浴時,皮膚血管舒張,血容量增多,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加強,運動肌肉松弛,體內(nèi)產(chǎn)熱量減少,心跳增加,新陳代謝旺盛。當從40℃的熱水轉(zhuǎn)到20℃以下的冷水中時,肌肉收縮,呼吸急促,但瞬間過后,全身就會感到溫暖和輕松。人體在冷水刺激下,會發(fā)生一系列反應,有利于提高心排出量,增強心功能。
熱水刺激,皮膚血管舒張;冷水刺激,皮膚血管收縮,內(nèi)臟血管則相反。這種能使血管舒張和收縮的熱冷水浴,就像讓血管做體操一樣,一張一弛,故而得名。血管操可提高血管的彈性,有利于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對健康十分有益。
注意循序漸進
初練時(特別是老年人)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因為由熱水轉(zhuǎn)入冷水,溫差比較大,身體一下子不容易適應。開始時,熱水浴后先用冷水洗腳,以后,再用冷水擦身,適應后再過渡到熱冷水浴。冷水浴時可先浴到腿,繼浴到腹,再浴到胸部,最后浴到全身,一次次適應慢慢過渡。
一般把20~22℃的水稱為涼水,20℃以下稱為冷水。初練時宜先適應涼水,然后逐漸降低水溫到冷水。鍛煉有基礎后,可降到13℃左右。冷水浴以不出現(xiàn)寒顫為度。氣候寒冷時,冷水浴的時間最好限制在1分鐘內(nèi)。熱冷水浴鍛煉視身體情況,每周進行1~3次。血管操鍛煉的收益大小,關鍵是能否持之以恒,如時斷時續(xù)效果就差,長年堅持收益就大。
老年人在進行血管操鍛煉前,應全面檢查一下身體,并征求醫(yī)生意見是否可進行此項鍛煉,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切忌貿(mào)然鍛煉,以免釀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