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中藥“鼻療”,就是將藥物塞入鼻腔內治療疾病,是我國中醫的一種常見外治方法(包括“涂”“嗅”“滴”等)。中醫認為鼻為一身血脈所經及清陽交合之處,且黏膜下血管豐富,藥物易于向血液和組織滲透吸收。該方法在歷代的醫學書籍中均有散在記載,可醫治內、外、婦、兒各科100多種疾病,并且具有簡、便、廉、驗、捷等許多優點。這里介紹幾種常見病的塞鼻療法,相關患者不妨一試。
偏頭痛川芎、白芷、遠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細末,置瓶中密閉備用。每次頭痛時,用藥棉蘸少許藥末塞入鼻腔中,疼痛癥狀即可迅速緩解或消失。亦可取川芎15克,白芷9克,冰片1克,細辛3克,羌活6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頭痛時,依據患者年齡大小,取藥末3~6克,放在紗布上卷成條狀,左側頭痛塞右鼻,右側頭痛塞左鼻,全頭痛左右鼻交替使用。每次持續10~20分鐘,每天1~2次,連續5~7天,即可獲得良效。
感冒鮮紫蘇葉、鮮生姜適量。生姜搗爛取汁,紫蘇葉揉碎,兩者混勻后塞入雙鼻孔(不能過緊),每日5~6次?;驍D壓少許藥汁(1~2滴),滴入雙鼻孔內,均可起到防治感冒的作用。
神經性牙痛蓽撥、白芷、細辛、防風各5克,高良姜4克,焙黃研粉,貯瓶備用。痛時以藥棉蘸藥粉少許,塞入患側鼻中,并深呼吸2分鐘。
痛經川芎30克,生川烏20克,細辛10克,冰片2克。將上藥擇凈,共研為細末,裝瓶密封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2克,以紗布包后納入鼻孔內。一般用藥20~30分鐘,疼痛即可減輕或停止,若用藥30分鐘仍疼痛不止,可取出藥團,另取藥再置另一鼻孔中20~30分鐘,疼痛大多可止。
編輯/張宇 zhangyu@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