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藥》再獲殊榮
在2009年11月18~20日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龍源期刊網舉辦的2009中文期刊網絡傳播排行發布會暨3G時代的期刊盈利模式會上,《家庭醫藥》雜志榮獲“2009中文期刊網絡傳播國內閱讀排行TOP100期刊”和“2005~2009中文期刊網絡傳播海外閱讀排行TOP100四連冠”殊榮。此項榮譽的獲得,說明《家庭醫藥》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海外也受到了讀者的廣泛關注,成為最受歡迎的期刊之一。
《家庭醫藥2009年增值合訂本》“增值”何在
本刊2009年合訂本在出版預告之時,打出了“增值”的廣告語。有讀者來信來電問,何為“增值”?現答復如下:
(1)查閱更方便。2009年合訂本一改以往按期號簡單裝訂的方法,而是按欄目將全年的文章重新編排(對讀者參考價值不大的文章如廣告等有所刪減)。這樣的好處是便于讀者查閱。比如,您需要查找用藥方面的知識,在“專家評藥”“用藥之道”欄目下可以找到全年所有的文章;如您在疾病診治方面需要參考,直接翻閱“名醫談病”“專家門診”下的文章就可。
(2)內容更充實。除了全年刊發的文章,還新增實用驗方,為您的生活保健提供方便。
(3)價格更實惠。合訂本薈萃了全年醫藥健康保健新知,數十位臨床醫學專家親筆撰文,涵蓋常見病、多發病,提供疾病診療、選藥用藥、飲食健康、運動保健全方位的專家指導,只需要45.8元,比全年訂價便宜。歲末年初,買來饋贈親友,或留作家庭常備健康指導,可謂物超所值!
獨腳站,治好我走路不穩的毛病
廣東汕尾曾木宇:我75歲了。工作的時候我就被查出糖尿病,退休后,又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壓。2003年2月,我到藥店買藥,老板送我一本《家庭醫藥》。讀后感到非常實用,有指導性,隨即到郵局辦理訂閱,至今已連年訂閱沒有間斷。
年年訂閱,歲歲收益。2005年,我走路不穩,不敢單獨外出。看到《家庭醫藥》上載的一則“保健竅門”:獨腳站1分鐘,堅持鍛煉,可治行路不穩。看到這則短文,我非常高興。按照這個辦法,我手扶桌案,獨腳站立,每天早、中、晚各做1次,每次1分鐘(左右腳交替進行),堅持鍛煉了7個月。慢慢地,走路越來越穩,直至正常行走。可以不在家人的攙扶下出門,讓我非常高興。
此外,我因冠心病服用通心絡幾年,2009年以前還有效。進入2009年,效果不明顯了,再加1倍的量也沒什么效果了。《家庭醫藥》2009年2月上半月刊專門談了心血康的用法,說可以治療冠心病。咨詢了本地醫生后,我開始服用心血康,配合小劑量消心痛,至今冠心病沒有再發。藥費每月不超過70元。如果到醫院治療,每天都要幾百元。真的要感謝家庭醫藥雜志社全體同志,你們積極努力辦好雜志,真心實意為讀者排憂解難。
喜讀好刊,為民除病
山東壽光楊曉峰:這些年,《家庭醫藥》為我及家人解決了不少治病難題,如我的咳喘、蕁麻疹,家人的失眠、便秘、肩周炎等,都治好了。閑來無事,擬了一首小詩,感謝編輯同志們對我們的幫助——
《家庭醫藥》到城鄉,千家萬戶喜氣揚。
名人名醫談醫藥,傳統醫學好秘方。
健身強體好刊物,醫界瑰寶益not;城鄉。
家庭醫藥人人愛,重點圈閱記心上。
大家爭睹好文章,看到妙處喜欲狂。
多看醫刊懂醫道,認認真真讀細詳。
實事求是能收效,養生保健享壽康。
氣力飽滿賽小伙,人壽年豐國富強。
編輯為人解憂愁,以刊救人功勞高。
祝福貴刊永流芳,卓展欣榮放光芒。
我嘗到了“小病大治”的苦頭
去年春天,我左臀部生了一個小腫塊(醫學上叫囊腫),起初并無什么不適,后來逐漸有所增大。鄰居一位大醫院的退休醫生以及我在國外從事醫務工作的兒子都說,進行手術切除就可以了。而且說,這是小手術,門診就可以進行。
可是,等我到市某醫院看外科門診,醫生卻夸大病情,一定要我住院治療。無可奈何之下,我只有住進了醫院。
手術前,醫院要拍胸片、做心電圖等,各項化驗檢查不下七八種,算下來花了1000元。手術后要裝導尿管并連續掛水5天。本來,醫生要求我住十五六天才能拆線出院。經我再三懇求,過了12天我拆線出院。這樣醫藥費加上住院費共花去6000余元。扣除大病醫保,自己要承擔1500多元。如果門診解決的話,只需二三百元就可以了。彼此之間,懸殊多大啊!
很明顯,現在某些醫院的醫生不是為患者的經濟負擔考慮,而是千方百計追求本單位的經濟效益。這一次,我總算嘗到了“小病大治”的苦頭了。(江蘇蘇州 謝茂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