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血栓形成導致的死亡人數占全部死亡人數的一半,遠遠超過了第二位的死亡原因——腫瘤。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如何能及早發現,并及時治療,就能避免部分悲劇的發生。
第一步:了解易發人群
動脈粥樣硬化在青少年時期開始起病,隨著年齡增加,發病逐漸增多,男性發病較女性多。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吸煙 (包括被動和主動吸煙)、肥胖、精神緊張以及缺乏運動等。危險因素越多,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步:警惕早期信號
有一部分老年人的眼角膜周圍會出現一圈灰白色的環,醫學上稱之為角膜老年環,這是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磷脂、甘油三酯等沉積在角膜邊緣的結果。上眼瞼內側的皮膚上出現的對稱性黃色斑塊,醫學上稱之為瞼黃疣,其發生原因主要與血脂異常有關。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發現,罹患冠心病的人,耳垂上幾乎都有一條皺褶。冠狀動脈病變會累及全身小動脈,引起微循環障礙,耳垂作為末端部位,是一種既無軟骨又無韌帶的纖維蜂窩狀組織,易受缺血缺氧的影響,產生局部收縮,導致皺褶出現。
第三步:及時做檢查
一旦出現上述一些變化,就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一些相關檢查。檢查方法并不復雜,確診率也很高。
◇有創高效法
動脈造影:是最常用的有創檢查方法。通過將造影劑直接注射到動脈內,根據管腔形態的改變檢測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病變,并判斷其引起的管腔狹窄程度。臨床上在造影過程中,把帶微型探頭的超聲導管送到血管腔內,就可以直接觀察到管壁上的斑塊,對檢出早期粥樣硬化病變非常有幫助。
◇無創綜合法
脈搏波速度檢查(PWV):可以測量動脈壁的僵硬程度以及動脈的內皮功能,從而早期發現動脈硬化。
動脈彩色超聲:可以檢測頸動脈內膜的厚度,還可以直接發現頸動脈和周圍動脈是否存在斑塊。
其他:更簡單、無創而且更直接的辦法是用眼底鏡觀察眼底動脈硬化的情況。還可以測血壓以及測血脂。此外,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查也有助于早期發現腎動脈硬化。中醫切脈為弦脈,往往也代表動脈可能硬化。
早期檢測是否存在動脈粥樣硬化需要綜合的系統判斷。我們知道,動脈粥樣硬化是多種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一定要定期體檢,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對于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檢查,了解是否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并判斷其程度。
(注:有創法、無創法是醫學術語。有創法是指有創傷的檢查方法,無創法是指沒有創傷的檢查方法)
編輯/于嘉男 yujianan@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