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類
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正常值為﹤2微克/升。
臨床意義:
◇ 其升高與前列腺癌的發展相平行。
◇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時可升高。
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正常值為﹤12.5微克/升。
臨床意義:
◇ 是神經母細胞瘤的標志物。
◇ 小細胞肺癌時常升高。
◇ 非小細胞肺癌的陽性率為10%~20%。
AFU(a-L-巖藻糖苷酶)
正常值為234~414微摩爾/升。
臨床意義:
◇ 原發性肝細胞性肝癌時常升高。
◇ 與AFP聯合檢測原發性肝細胞性肝癌時的陽性率為93.1%。
◇ 轉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及子宮癌可升高。
我們談了常用腫瘤標志物分類、正常值及臨床意義,但在實際工作中,醫生通常會根據病情,開出多項標志物檢查,這是因為腫瘤標志物聯合應用,會為臨床提供更為可靠的信息。現將常見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方法介紹如下——
胃癌:CA72-4(癌抗原72-4)+CEA(癌胚抗原)+CA19-9(癌抗原19-9)
結腸癌:CEA(癌胚抗原)+CA19-9(癌抗原19-9)
胰腺癌:CA19-9(癌抗原19-9)+CEA(癌胚抗原)
肝癌:AFP(甲胎蛋白)+AFU(a-L-巖藻糖苷酶)
乳腺癌:CA15-3(癌抗原15-3)+CEA(癌胚抗原)
卵巢癌:CAl25(癌抗原125)+CA72-4(癌抗原72-4)
非小細胞肺癌 :SCC(鱗狀細胞癌抗原)+CEA(癌胚抗原)
宮頸癌:SCC(鱗狀細胞癌抗原)+CEA(癌胚抗原)
食管癌:CEA(癌胚抗原)+SCC(鱗狀細胞癌抗原)
前列腺癌: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其實,腫瘤標志物并不僅僅由癌細胞產生和分泌,一些良性腫瘤和人體的正常細胞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產生此類物質。因此,超過標準值時,必須鑒別到底是正常還是良性疾病還是癌。目前,在腫瘤標志物認識方面還存在一些誤區,需加以避免。
誤區一:腫瘤標志物檢測有助于腫瘤的早期診斷
事實上,除了AFP(甲胎蛋白)有助于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其他腫瘤標志物的臨床價值主要體現在分析療效、判斷預后等。腫瘤的早期診斷更多的需要結合病史、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手段來綜合分析,明確診斷則需要依靠病理檢查。
誤區二:腫瘤標志物陰性就可排除相關腫瘤
腫瘤標志物陰性也就不能完全排除相關腫瘤。例如胃癌僅限于浸潤或淋巴轉移時血清CA19-9(癌抗原19-9)才明顯升高。
誤區三:腫瘤標志物異常就可以診斷相關腫瘤
許多良性疾病都可有腫瘤標志物的異常,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可以有PSA的輕、中度升高,急、慢性肝病可有CA125、CA199、CA50、鐵蛋白不同程度的升高。膽道疾病伴黃疸時常有CA19-9、CA50明顯升高,甚至長期吸煙者CEA也會有輕度升高。
誤區四:腫瘤標志物只要聯合應用檢出率就高
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應用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陽性檢出率,但部分腫瘤標志物之間的相關性極高。如CA19-9和CA50之間的相關性可達95%~98%,即95%~98%的被檢者如CA199正常,則CA50也正常,CA199異常,則CA50也異常。這時,就可以選用一些靈敏度更高的腫瘤標志物,如CA 72-4。
誤區五:腫瘤標志物的輕度升高價值不大
正因為許多良性疾病都可以有腫瘤標志物的異常,所以有些醫生認為腫瘤標志物的輕度升高價值不大,只有在高于正常參考值5倍以上才有意義。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正常參考值的范圍都定得比較寬。因此,在排除了良性疾病以后,即使是腫瘤標志物的輕度升高同樣有很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