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工作學習繁忙,生存壓力很大,容易疲勞。每個人應該都體會過疲勞這種感覺,但是您是否認真思考過這個詞的含義?是否知道它和健康的關系呢?現代康復醫學理論認為,人體的疲勞大致可分為4種:
肌肉疲勞 又稱為肌肉收縮性和運動性疲勞,主要體現在進行重體力勞動、大運動量體育鍛煉或比賽后。由于骨骼肌強烈運動,能量消耗極大,乳酸堆積,因而肌肉特別是骨骼肌極度疲勞。表現為全身肌肉酸痛、軟弱無力等。
腦力疲勞 主要見于腦力勞動者。由于長時間埋頭伏案工作,注意力高度集中,使血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消耗過多,引起腦細胞缺血、缺氧,因而產生疲勞感。臨床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混亂、記憶力下降和眼前發黑等。
心理疲勞 由于體力和腦力疲勞,長時間得不到緩解,進而產生心理上的不適、退縮、失常或厭惡感等,所以心理疲勞帶有很濃厚的個人主觀色彩。常表現為心理過敏、感情脆弱、喜怒無常、人格扭曲、心理變態,或者誘發精神心理疾病等。
病理疲勞 如果以上三種疲勞長時間得不到消除,則會漸漸發展為病理性疲勞,即身體出現器質性功能性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頸椎病和腰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突出癥)等。臨床表現為眩暈、頭痛、胸痛、胸悶、心悸、“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和消瘦)以及肩頸痛、腰腿痛等。
對于前三種疲勞,必須及早想辦法消除,以免長期作用于身體組織器官,導致幾乎不可逆的病理性疲勞,即患病。消除疲勞的方法有不少,現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肌肉放松法 對于肌肉疲勞,可在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后,先行放松慢跑或散步幾分鐘,然后躺下來靜靜地休息;或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或輕輕拍打、按摩感疲勞的肢體肌肉等,都有助于消除肌肉疲勞。
積極休息法 這對于腦力疲勞者尤其適宜,你可暫時停下手中的事務或功課,活動活動肢體;或走到窗前眺望窗外的景色;或泡杯濃茶(或咖啡)喝提提神;如果條件允許,可聽音樂、練書法、學繪畫或與人聊天;如能到戶外散步、打球、跑步或旅行則更佳。
心理疏導法對于出現心理疲勞者,可在進行上述方法的同時,針對所出現的心理癥狀進行自我疏導,如寫下引起自已心理不適的事由;或說出自已心中的不滿;或設想最壞的可能并作好應對準備;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少量鎮靜劑,或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
求醫問藥法當前三種疲勞長期不能消除,導致病理性疲勞而出現種種不適時,疲勞者應提高警覺,請醫生給予相應的檢查,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阻止病程發展,促進早日康復。
除此之外,疲勞者還應多進食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禽類、蛋類、乳類、豆類和水果蔬菜等,以補充身體的營養消耗,增強抵抗疲勞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