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卷首語”是一本期刊的開篇,與辦刊宗旨以及辦刊人的理念是分不開的。猶如刊物的靈魂,它引領著期刊發展的走向。是在讀者面前呈現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07年9月,我社召開第二屆“創新與發展”理論研討會,有人提出“卷首語”作為刊物的“魂”和“根”, 應該由主編親自來寫,并建議將“卷首語——金拇指”欄目改寫為“主編寄語”,以增加辦刊人與讀者的親和力。經過編輯們的精心策劃,最后決定,2008年“卷首語”定位為“改變原有形式,擬每期刊發一篇短小的勵志美文,形成區別于主要競爭對手的特色,又能代表本刊品位,并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又具有誦讀性、啟發性和激勵性。”根據這一創新決定,我成了這一欄目的撰稿人和編輯。
2008~2009年連續兩年,“主編寄語”欄目共刊發46篇文章,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好評。省新聞出版局審讀室薛耀晗主任稱贊“主編寄語”優美、清新、富有特色;作家程譜、佟希仁、李冀林來信說:“看著欣心悅目,讀著耐人尋味。”城固縣考院實驗小學3年級班主任方艷萍專門來信說:“今在百忙之中來信打擾您,主要是因為閱讀了您在貴刊2009年1、2期B版上親自為孩子們寄語《新年渴望長大》,深受啟發和震撼!您是多么關心少年兒童成長,您是多么富有愛心、童心啊!我們對您肅然起敬!我還特意組織學生們當范文學習,孩子們能夠熟讀成誦了。我們班85個學生都訂閱了貴刊,我也一直在為貴刊作宣傳。”這就是一個讀者的真實心聲,真情實感滲透字里行間,著實讓我這個主編感動,怎能不把這個“卷首語”欄目辦好,并為她傾注心血呢?
一、欄目策劃的背景
期刊是辦給讀者看的,期刊欄目的塑造,需要有廣大讀者的參與。因此,打造與讀者需求相適應,為廣大讀者認可的期刊或者欄目品牌,都成為各家刊物在刊物運行中的重要一環。如今,各級各類期刊都開始重視對讀者和期刊市場進行認真的調查和分析,確定期刊的對象、宗旨和欄目。《少年月刊》的核心讀者大多數是小學至初中低年級學生,從讀者角度來看,時代的發展,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生活節奏加快,新媒體的發展,導致讀者閱讀取向朝著快節奏的精短化方向發展,人們需要在很短時間里獲得一個完整的審美刺激,實現閱讀享受,獲取所需信息知識。作為期刊“卷首語”更是要品位高、文字美、文化水準高,讓她在整個刊物中熠熠閃光。
另外,根據市場經濟發展和讀者的需求,搞好刊物內容的改革是期刊改革發展的方向。市場經濟愈向前發展,期刊的競爭就愈激烈,這是毫無疑問的。期刊競爭靠什么?靠刊物內容、特色,靠刊物的質量,說到底,靠讀者認可。因此,市場經濟日益靠近我們,有必要重新定位讀者,根據讀者需求對刊物欄目、版面進行策劃與調整,從而校正自己刊物在文化大市場中的位置,“卷首語”欄目應該著力經營,因為她是期刊的窗口和靈魂。讓其成為精品,常辦常新,魅力永存。
二、文章內容的定位
從改革開放以來期刊的大發展和“主編寄語”欄目策劃的背景來看,各家期刊都向讀者提供可讀性強、易接受的內容而絞盡腦汁,從《少年月刊》的讀者對象來看,是一群花季少年,我們的文章內容不能以編輯喜好為轉移,不能以成人的主觀經驗與思維模式行事,必須順著讀者的需求,掌握讀者動態,抓要點,抓“賣點”才是編輯的選擇。文章內容不能以一種長者的身份對少年兒童進行說教,強調思想道德教化與英雄人物的贊美,這樣傳統地片面地追求教育性,必然留不住孩子的目光。經過反復思考,我們對2009年度“主編寄語”定位為“文字美、韻律美、有詩意、有意境的散文詩,統領全期內容,既寄予孩子們以希望,又給予孩子們以文學陶冶和美的享受。”滿足他們的需求,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具體定位,橫豎把握三點:一是風格上適應少年兒童那種幼稚性格,文章短小,文字優美清新,篇篇散發濃濃的誘惑力,語言文字童腔童調,充溢著甜甜的奶味。 文章雖然不長,僅半頁之多,但位于首頁,地位重要,代表刊物的導向,可以說精雕細刻、字字斟酌、可讀可誦。然后配上別致新穎的設計插圖,直觀形象,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深深印在心底而不易忘記。二是內容上根據季節和重大活動選擇文章內容,主題鮮明,富于時代氣息,真實反映當代少年兒童的生活,以及他們陽光燦爛的內心世界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如1、2期刊登《元旦,仰望太陽》和《新年,渴望長大》,表達的是少年兒童對新年的熱愛和對新生活的熱愛,3~4期刊發的《春天的夢》《放歌春天》,表達的是孩子們對春天這個嶄新而充滿生機活力的季節的留戀;7~9期刊發《黨旗,我為你歌唱》《八一軍旗迎風飄》《教師節的心愿》,表達的是對黨、對人民、對解放軍、對教師等的深厚情感。又比如,去年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后,我刊又刊發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祖國大家庭》等,向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生動形象地宣傳了民族大團結。三是在欄目包裝上下功夫,兒童的世界是多彩的,欄目的包裝基調也要濃墨重彩,充滿童趣,版面輕松明快,恰到好處。
三、編輯的幾點體會
《少年月刊》作為團組織向廣大少年兒童主辦的綜合性刊物,其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始終滲透于教育性,寓教于樂是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何策劃辦好“卷首語”這個欄目,已成為我們辦刊人不懈努力的目標。
1.責任。肩負責任是辦刊人的首要任務,首先要講社會責任。自覺遵守和踐行社會道德規范,帶頭講政治,這樣才能持久辦好欄目。其次講義務。編輯應通過完善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對讀者負責,對雜志負責,對市場負責。這樣才能向孩子們提供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精神食糧。
2.關愛。編輯是期刊欄目的策劃者、創造者和實踐者。自己作為編輯,選題策劃,文章內容要著眼于了解不同群體未成年人的精神需求,進一步細化欄目的層次和角度,努力提高讀者的針對性。比如《少年月刊》兩個版本,讀者年齡差異大,需求和閱讀力不同,那么在同一主題中,寫的角度和語言使用就不同。孩子就像田野里的小樹苗,正在蓬勃成長,需要陽光雨露,需要呵護關愛,讓他們的生命之花綻放出絢爛的色彩,這就需要編輯了解他們,更需要在字里行間滲透愛的乳汁。這樣的文章才能讓他們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3.創新。沒有創新,欄目也罷,文章也罷,就沒有活力,就無法結出有生命力的碩果。欄目、文章內容不是靜止和一成不變的,必須與時俱進,適應新變化、新發展 。作為“卷首語”欄目文章內容要創新,這樣才有感召力。創新要從兩方面來推動:一是以質量為核心,銳意進取, 強化個性特色;二是以受眾為目標,審時度勢滿足讀者需求。
4.互動。期刊以作者、讀者為上帝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我們編輯策劃和內容選擇上以讀者為中心,兩者互動起來,編輯要走下“圣壇”,主動和讀者交朋友。同時,強烈的參與意識是少兒的天性,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親身參與到辦刊和欄目策劃中來。實踐證明,做好互動性參與欄目,對辦刊顯得尤為重要。其欄目的知名度和文章的美譽度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作者系少年月刊雜志社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