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了解仿生思維的本質與特征,重點分析了仿生形態在平面廣告中的運用,總結提煉出仿生形態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與前景。
[關鍵詞]仿生思維 仿生形態 仿生設計 平面廣告
“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這條貼在IBM大門口的標語,標志著一個創意時代的到來。創造力似乎是上天賜予的特殊禮物。大自然就是一個到處充滿鬼爺神工、經典設計的地方,對于設計師而言,它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設計寶藏”。仿生思維作為一種創造性思維在設計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運用恰當的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一、仿生思維與仿生設計
日本物理學家樹內憲雄把人的創造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稱為初期創造活動,主要依賴于模仿,稱為模仿創造階段。第二階段為后期創造活動,即在模仿創造的前提下進行再創造。這類創造往往突破模仿,稱為一種獨創。創造學家認為,創造是由模仿開始,然后再進入獨創的。人們只要稍加注意身邊的事物,勤于思索,就能通過模仿來發明創造。如果一個人對任何事物一無所知,他是不可能進行創造活動的,而人類最原始的模仿對像無疑就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觀事物。因此,模仿是人類發明創造活動的第一步。
仿生思維就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基本方式,它以生物體作為認識對象,通過人的創造活動,物化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的形態、結構,出現一種新的功能或新的形象,滿足人的新的需求。這個過程是一個由具體——抽象——具體的轉化過程,即對生物體的具體認識——運用仿生創造性思維——創造新事物。
仿生設計是建立在仿生學和設計學基礎上的,它運用到數學、生物學、電子學、物理學、控制論、信息論、人機學、心理學、材料學、機械學、動力學、工程學、經濟學、色彩學、美學、傳播學、倫理學等相關學科。仿生設計與舊有的仿生學成果應用不同,它是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形、色、音、功能、結構等為研究對象,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征原理進行的設計,同時結合仿生學的研究成果,為設計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在某種意義上,仿生設計學可以說是仿生學的延續和發展,是仿生學研究成果在人類生存方式中的反映。
仿生設計作為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與自然界的鍥合點,使人類社會與自然達到了高度的統一,正逐漸成為設計發展過程中新的亮點。作為設計方法論之一的仿生設計學結合仿生學等許多相關學科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基礎,以仿生創造性思維為指導,是進行設計創作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技巧。
二、平面廣告中的仿生形態
仿生設計是人們在長期向大自然學習的過程中,經過積累經驗,選擇和改進其功能、形態,從而來創造更優良的人造物。通常,仿生思維為工業設計在設計思想、設計理念和技術原理等方面提供了理論與科學的物質支持。然而,仿生思維也成為創作平面廣告的一種新的途徑。
1. 抽象形態仿生
抽象形態仿生一般透過自然食物的表現來解讀本質,往往依賴于人們對物體形態所產生的聯想,更多產生的是一種心理形態,因此抽象形態仿生所表現的是一種虛幻形態,抽象形態仿生的感知與手中的個人感知及聯想有較大的關系。意大利超市的生鮮廣告中,各種生鮮幻化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形態,把呆呆的茄子想像成活潑的海豚戲球;生硬的胡蘿卜跳起了芭蕾舞,小小的菜花也可以“參天大樹”,水靈的草莓如同魚一樣在水里游來游去,整個畫面充滿了生機和氧氣,意大利超市的生鮮絕對新鮮。
2. 具象形態仿生
具象形態仿生能夠逼真的反應自然食物的原本形狀,一般以有機形態為模仿主題,有機形態具有較好的自然性、親和性情趣性。這是美的冰箱鮮活系列的題材廣告中的一部分。鮮活的蔬菜水果鮮艷的顏色直接傳遞表達思想,并插入動感的設計元素。“鮮活”不能統一理解,“鮮”傳達“新鮮”,“活”定位“活動”。本來會是一個普通的廣告,但是調用了“活”字的含義,使廣告畫面與品牌同時賦予了“活力”。在美的冰箱平面廣告中,為了體現美的冰箱的鮮活每一天這一概念,各種有生命的蔬菜,水果化作了一個歡快的游樂場,新鮮得要擠出汁的橙子,可見保鮮功能強勁,同時選擇了充滿樂趣的摩天輪,可是受眾眼前一亮,更容易記住廣告所要表達的意思。豌豆和過山車,橙子和摩天輪,充滿了情趣。創造性思維在這一廣告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三、仿生形態在平面廣告中的實踐運用
在廣告創作過程中,引導學生的仿生思維是對學生基本產品設計能力的訓練,但是我們應正確認識仿生思維的是指對自然物的創造過程中,而不是簡單的模仿,弄清楚整個問題才邁出了仿生思維認識的第一步。那么,我們來具體了解仿生創造思維的設計思路。
1. 在生活中尋找需求
創意與我們的生活非常密切,以至于我們難以將它們分離。因此,生活需要創造,創造改變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既是社會形態和發展歷程的進步,又都昭示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源于生存需求。并且在認識論上使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進一步深入,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又將這種認識作用于社會的各個層面。特別是在廣告傳播中,人們使用了各種招術以求新的表達方式。但很多招術用過之后就給人一種“黔驢技窮”的感覺,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顯然仿生學和仿生設計給平面廣告的創意提供了巨大的平臺和空間。從生活中尋找需求,是一種整合認知的體現,更是對認知規律的演繹——廣告并沒有直接傳達產品信息,而是將廣告產品巧妙地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結合起來,并利用人們的文化知識資源,讓觀賞者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隱藏在其中的產品信息。善于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是我們設計師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素質,我們要學會觀察,養成時刻觀察、思考的習慣。
2. 在生活中尋找答案
當我們尋求到一個目標之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去解決他。很簡單,到生活中去,從你熟悉的事物當中和其它各個領域的優秀作品中發掘。只要你是個細心的人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探索、贊美的東西,它們能成為你的創作對象,漂亮的蟲子、屋中的家什、任何東西……貝爾說過,“如果在看電影時發現有趣的情節,在街道上碰到有意思的事,或者在生活中發現有趣的事物,就記錄下來,就像作家聽到有趣的對話就馬上記下來一樣,你并不知道要把它用到什么地方。但不知道什么時間,你就可能會在某本小說中讀到那段對話。你會驚奇地發現,許多偉大的廣告創意最初都是寫在某個雞尾酒會的餐巾紙上的。事實上,雞尾酒會上的餐巾也是廣告這個行當的必備工具之一”。隨時隨地記錄有趣的畫面和事物,或許你的靈感就來源于其中。好的廣告創意就是熟悉的事物進行巧妙組合而達到新奇的傳播效果。這種來源于生活的仿生思維創意,更易使廣告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同時又不失趣味性,發揮出最能吸引消費者的訴求力。
仿生思維是一種引導設計師提高創造能力的思維方式。仿生形態的運用給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原創設計意識以正確的引導,能將學生的思維擴展開,從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層面思考問題,并且不至于將他們的思路僅僅固定在科學技術層面,還可以將自然符號與作品的創作聯系在一起。歸根結底,仿生思維的訓練與提高是強化學生的設計概念與意識,樹立科學的精神,使科學與藝術結合,設計與創造力結合。特別是在平面廣告創作過程中,加強仿生思維的訓練,提高創造能力,使創作作品更富原創性和趣味性,使產品信息能夠有效的得到傳播。
參考文獻:
[1]陳汗青,姚善良:仿生性創造思維與產品開發設計教學[J].無錫輕工大學學報,2001
[2]倪海曙:視覺和仿生[M]. 只是出版社,1985
[3]王受之:仿生學縱橫談[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