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小非的資產管理服務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3-5年
之內要走的路,市場最大的玩法,是收購和反收購,全流
通之后是各個機構上臺來表演的時候了。”
“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機遇已經來臨,股權戰略管理是全流通后最大的游戲規則。”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深圳市華銀精治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丁洋很是興奮,在他看來,中國資本市場在一個充分競爭的環境下日益與國際接軌,發行價以后肯定要跌破,對于投資者來說,二級市場才是未來投資的正道。
“社保、基金股權管理由誰來執行?操盤費怎么產生,新的利益集團如何完成利益輸出?關于大小非的資產服務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3-5年之內要走的路,市場最大的玩法,是收購和反收購,全流通之后是各個機構上臺來表演的時候了。”
從證券投資到全流通之后的股權戰略管理,丁洋都“玩”得風生水起。近兩年,華銀精治先后完成了洪都航空(600316.SH)、山西三維(000755.SZ)、金證股份(600446.SH)、西北軸承(000595.SZ)、同方股份(600100.SH)、新黃浦(600638.SH)等一系列公司的資本運作,策劃參與了金證股份等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西北軸承等公司股權激勵以及小非減持等項目。由華銀精治擔任投資顧問,深國投受托的“天力證券集合信托計劃”項目,開創了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戰略管理的陽光化私募基金第一單。
全流通時代,為機構服務無疑將成一個趨勢。如何保護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控制地位,防范市場惡意收購行為?如何維護股東二級市場利益,配合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增發、激勵等時機選擇?這些需求給了資產管理公司和投資機構一個玩轉股權戰略管理的機會和平臺。
為大小非退出服務
如果算上減持資金保值“打新”收益850萬元,西北軸承“小非”的減持均價約在10.10元,對應滬綜指在6300點以上水平。
“大小非的服務管理就是股權戰略管理,這些股權都是以集中在二級市場兌現為目的,我們就是為他們做退出服務的機構。”坐落在深圳私募云集的頂級寫字樓新世界中心的華銀精治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純技術盤”進行股權戰略管理操作在二級市場聞名。在丁洋的操盤案例中,“天力證券集合信托計劃”項目是他最為得意的。
這個項目主要負責上市公司西北軸承股東“天力協會”從二級市場減持1800萬股“小非”和資產保值。西北軸承內部職工股形成于1996年,到2006年時,大小非解禁后,公司法人股就能夠流通了。西北軸承6676名職工鎖了10年的內部職工股于是面臨著何時賣出、如何賣出的問題,“職工要求企業馬上把現金兌現給他們,而這些股票涉及幾個億的龐大資金,上市公司又沒有賣股票的經驗,于是我們就開始介入了。”
自2006年以來,華銀精治多次深入調研西北軸承,與其職工持股會天力協會理事會溝通,圍繞天力協會的資產管理,從減持計劃、章程修改、費率設計、退出模式、增值管理等,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案。
丁洋的構思是,在解禁一個月左右減半倉操作,剩余股份在后續行情中捕捉高位賣出時機。從當時的股市行情來看,中國股市牛市格局基本確定,可以判定2007和2008這兩年內大盤仍然不斷有高點出現。
按照這個操作思路,丁洋在2007年5.30大跌之前完成了西北軸承的第一次減倉操作,2007年4月23日—5月29日,丁洋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售出“西北軸承”股票50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4%,接近當年減持計劃的上限50%。
2007年,在滬綜指盤中最高6124點的時候,西北軸承的收盤價是9.49元。金融危機影響之下的2008年,中國股市也未能獨善其身,其間滬綜指最低位為1664點,西北軸承最低價為4.83元。
在這個過程中,丁洋通過二級市場逐月減持西北軸承“小非”,在每月減持量不超過總股本1%的前提下,通過純技術盤只賣不買操作,到2008年12月31日,天力協會持有的1800萬股西北軸承股份全部減持完畢,共減持資金175480387.27元,減持均價達到了9.76元/股,遠遠高于深滬大盤同期收益和表現,相當于滬綜指6200點以上收益水平。如果算上減持資金保值“打新”收益850萬元,西北軸承“小非”的減持均價約在10.10元,對應滬綜指在6300點以上水平。
此次限售股減持,除了需要對股價變動的專業分析,還要考慮是否會給市場帶來較大波動,以及如何規避法律風險,這都是丁洋在2008年股市單邊下跌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績的原因。
丁洋為西北軸承的持股員工們贏得了幾乎接近最高點的賣出價,這不僅讓員工們格外慶幸,接下來的一系列股權戰略管理案例也讓丁洋在二級市場上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和參與機會。
尋找價值洼地
由于公司基本面的變化與二級市場股價始終會因為某種原因存在一定差異,使證券市場客觀上存在一些有待挖掘的價值洼地。
說到底,幫著大小非減持就是如何判斷市場買賣時機的問題。
“股票的買賣是有旋律的,其交易也是時機交易的藝術。股市的規律是事后呈現出來的,然而制造定勢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定勢,規律背后就是一個陷阱。巴菲特不可復制,成功的人我們只能分享他失敗的過去。”和所有具有獨立判斷能力的私募基金經理一樣,丁洋認為投資本身都帶有投資人的個性化特色,成功的模式往往不可復制。
根據丁洋的觀察,股市往往呈現出兩年左右一個大的周期,“比如1995年2月—1997年3月是一個周期;1999年5.19行情見底,到2001年6月又是一個周期;拿最近幾年來說,2005年6月—2007年9月是一個周期;再到2009年11月大盤見底,差不多一個周期都是25個月左右。”丁洋認為,“市場”這兩個字實際指的是供求關系,是資金進出的結果。市場中短期走勢由供給需求決定,中長期是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結果。由于公司基本面的變化與二級市場股價始終會因為某種原因存在一定差異,使證券市場客觀上存在一些有待挖掘的價值洼地。
要如何尋找價值洼地?“基本面選股+消息面選時+技術面選點”。
基本面選股是重點,主要選擇公司處于上升周期,屬于國家產業政策扶持行業,有良好的公司經營團隊,從中挑選質地較好的上市公司入選股票池;消息面選時則是要求投資者充分利用市場波動,跟隨趨勢、跟隨熱錢。熱錢(熱錢即熱點)意味著市場波動的主導力量,其活躍度帶來的超額利潤遠超過市場平均利潤;技術面選點是通過技術指標和參數把握買賣點,動態地把握市場運行的節奏和力度。
除此以外,丁洋最為重視的是分析政策。市場有一只無形的手在調控,這只手就是政策,對政策的解讀能力也是能夠做好股票交易的關鍵。“市場的主力資金就是政府的資金,投資者需要意識到,政策本身在控制市場,對政策要有一定的研究,政策是一定能控制股市的。”
眼下,丁洋手中的新時代金股典信托計劃基金等數億資金全部都放在二級市場里,對于2010年的投資機會來說,丁洋認為一季度,比較看好航運(集裝箱)和農業等領域的個股,出口復蘇,把上市公司的出口業務激起來了,底部的股票爆發力是比較大的。此外,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等,信托、金融、銀行以及有科技概念的個股也值得關注。
“長期我看好金融股和科技股,金融股除了價格漲得像個垃圾股以外,質量是非常好的,因為銀行必須把質量做得最好才能融資。所以業內對銀行有‘山寨的價格,藍籌的品質’一說。我們永遠是從反方向來思考的,反向的思考體系注定了我們不能和群眾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