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拼音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里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學習較為困難,為了能使他們學好拼音,在教學中一定要調動他們學習拼音的興趣,教學中可采用形象教學法、順口溜教學法、繪畫法,故事法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激勵教師在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隨機把握,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形象抽象符號形象教學法順口溜教學法繪畫法故事導入法
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和學好普通話的工具。因此,拼音教學在學習中顯得尤為重要。那么,這樣教低年級的孩子學好拼音呢?最重要一點是要培養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剛從幼兒園過來,在思維上也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從形象到抽象再到符號。如果他們覺得所學的東西不是那么形象、直觀,就很難有興趣學下去。單純的拼音教學是較為抽象的、枯燥的。面對剛剛步入小學,又特別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的一年級孩子,我們一定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有趣的,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教學方案,讓拼音活起來,讓孩子們動起來,使學生對拼音產生興趣,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有耐心,營造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給學生共同學習的空間,這樣對孩子信心的樹立會有所幫助。孩子有了信心,才會大膽的、信心百倍的去說、去練,這樣才能給我們教學拼音帶來有利的條件。
其次,教師充分利用各種形象的“工具”和“資料”,這樣對培養孩子的興趣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下列具體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合理的形象教學法:即讓孩子說出拼音,像生活中某種實物,這樣可以加深他對拼音的印象,加深記憶效果。教學中盡量讓孩子自己說出來所學的拼音像什么,如果不能及時說出,教師可提示或幫助說出來。這樣東西與他自己的生活越緊密,孩子的記憶效果會更好,例如,在教聲母t,n,l時,可讓孩子先觀察,并說出這些字母像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哪些物品,這樣孩子們都會很努力的去想,教師這時可適當點撥,然后總結出字母特征,
“t”一根傘柄t,t,t;
“L”一根小棍l,l,l;
“n”一個門洞n,n,n。
這樣形象化的教學,孩子們很快的就學會了這些聲母。
順口溜教學法:我們知道順口溜的語言形式生動、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不光大人喜歡,孩子也很喜歡。因此,在教學中有些拼音我們就用順口溜的形式。如,張大嘴巴a,a,a,圓圓嘴巴o,o,o,嘴巴扁扁e,e,e,這樣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這幾個字母的發音,而且還掌握了它們發音的口型,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繪畫法:在教學中,有些拼音不夠直觀形象,我們可用繪畫法,即畫出直觀形象的畫面來,讓孩子們看圖記憶,如在教學韻母ao,ai,ui時,可畫出相應的圖畫,ao(一件美麗的花棉襖)、ai(兩女孩一高一矮)、ui(一條花圍巾),孩子們對色彩鮮艷的圖畫很感興趣,很快就看出圖上畫得什么,這時教師點撥,總結:
ao,ao,ao姐姐有件新棉襖,
ai,ai,ai,我和姐姐比高矮,
ui,ui,ui,一條圍巾ui,ui,ui。
本來很抽象的拼音,經過這樣從形象到抽象再到符號,很快孩子們很輕松的就學會了這些拼音。這樣用繪畫形式進行教學,既發展了學生形象思維,提高了學生審美情趣,而且又快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效率。
故事導入法:故事這一文學形式生動有趣,對于低年級的孩子特別具有吸引力,教學拼音前,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選讀或編說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故事,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習動力。如,教學“f”時,教師可講《西游記》中關于如來佛的故事,然后帶讀,“如來佛祖f,f,f”,這樣學生很感興趣,很輕松愉快的學會了新知。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隨機把握,不宜過分“循規蹈矩”,應該善于用新穎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要善于把枯燥的抽象符號變活;善于整體把握;善于找規律,抓住孩子的特征,使他們愛學拼音,使我們的拼音教學扎實、有效。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章廣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