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認識事物的過程都伴隨著情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只能養成偽君子的枯燥無味的語言。”長期以來,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由于內容過于枯燥、乏味、抽象,與初中生的年齡、心理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教師在教學中更多關注的是認知因素,而忽視情感因素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教育部頒布的《普通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與舊課標相比,有了許多的變化。在課程目標方面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取代了舊課標的“覺悟”目標,進一步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初中生由于年齡小、知識根底淺、活潑好奇,偏愛形象思維,樂于接受教師的富于情趣的教學方式。為此,我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導入新課,用感情營造氣氛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情緒應該是快樂的、積極的、親切的,這樣才能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這樣,學生精神放松,情緒飽滿,也就會敞開心扉,使課堂充滿應有的生氣和活力,從而更好地發揮主體功能。
我給初一學生上第一節課,首先在黑板上寫出“四有”兩個大字,微笑著問其含義。當學生們說出它的內容時,我親切地說:“同學們都應當把自己培養成‘四有’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但你們知道嗎?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必須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才能逐漸確立,而這恰恰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講了雷鋒努力讀毛主席的書,終于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故事。我又舉了個反面的例子:有個大學生,由于不關心政治,最后墮落成了一個偷書賊并殺了新華書店的營業員,被判處死刑。我提高聲音說:“毛主席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你們看,學習思想政治課重要不重要哇?”同學們異口同聲:“重——要——”這堂課,激發了學生們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不斷“升溫”,使同學們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熱情。
二、課堂講解,以激情贏得效果
1.語言含情,講活知識
語言能夠打動人的心,完全是因為它包含著一種激情、一種心靈深處的心聲,是一種靈魂和情感的流露。一堂課效果的好壞,教師的激情性語言往往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感染力,能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如講“祖國的治亂興衰,關系個人的安危榮辱”時,我以悲憤的語調歷數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瘋狂掠奪,憤怒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屠殺南京30萬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開殺人比賽,尸橫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嬰兒哭聲伴著劊子手的狂笑……”隨著我聲音的顫抖和拳頭的揮動,同學們個個繃緊小嘴,閃動淚花。我點明了“落后會挨打,貧窮就受辱”的道理。我話鋒一轉,“沉睡的雄獅蘇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屹立在東方!”我興奮地講了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學們臉上綻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寫了“國恥我辱、國興我榮”八個字,讓同學們高聲朗誦。
2.實例滲情,激發情感
揀取一些學生所關注和感興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能增強思想政治課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情感體驗,更好地啟動學生的思維活動,使課堂活起來。如講“為人民服務”的內容時,我適時地補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風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脫下給九十多歲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幾次賣血撫養兩個藏族孤兒。悲壯的語調,贊嘆的表情,形象的手勢象磁鐵般地吸引住學生,他們深深地被英雄事跡所感動。
3.方法傳情,培養興趣
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采用靈活多變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和愉快合作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受到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在講“感恩父母”時,騰出一定的空間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當你受到父母的關愛時的感受如何?想想父母在受到孩子的孝敬的時候,他們的心里有些什么感受?(勞累時捶捶背;端上一杯茶;知道家里經濟困難,主動不要零用錢……)在學生充分體驗的基礎上,放一段事先錄制好的學生家長感受的錄音,必將更加激發學生內在的孝敬父母之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我啟發大家:“想一想,怎樣報答父母生養之恩?不要口頭,而是要行動,一星期后向我匯報。”結果沒過三天,就有不少同學對我講了他們如何幫助媽媽刷鍋碗、洗衣服,給媽媽做生日卡,還有的述說怎樣跟爸爸到地里勞動,累得滿頭大汗的事。鼓勵學生從現在做起,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少年,將來使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在自己身上閃閃發光。這樣實實在在的情感溝通,有效地激發和提升了學生內在的美好道德情感,也使教材和學生的距離很近很近。
三、課外輔導,用真心換取真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在課外輔導中,教師要以情感去打動處于特殊心理階段的學生,引導學生,這樣才能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果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心甘情愿地為學生付出一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那么,學生也自然會熱愛和尊敬老師,會把教師的要求和期望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和努力的目標,提高對學習的興趣。“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我們教師要用情感投資,以愛結情。課余時間,我經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像大哥哥一樣噓寒問暖,與學生們一起做游戲、侃大山、談心事,且無所不談。我的話,他們愛聽,且堅信不疑。在逐漸的交往與交流中,師生之間的距離無形的拉近了,這也成為了我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資源。
素質教育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強調以人為本,在政治課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是提高政治課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每一位教師都要努力創設生動而富有生活化的課堂氣氛,關注每位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倡導情感積累,努力實現認知過程的“情感化”,使認知和情感和諧發展,使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充分地發展和張揚。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魯垛鎮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