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剖析了影響高中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因素,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元認知學習策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元認知學習策略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最基本的要素。《高中英語教學大綱》與《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了既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和運用英語這種語言,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我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英語詞匯,奠定學生終身學習英語的能力。
一、運用元認知學習策略讓學生帶著自主發展的理念去學習
元認知學習策略是學習策略的一種,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自我調整等的策略。
另外,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教師教得很苦,學生學得很累,師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厭教厭學情緒,課堂目前,一些學生普遍缺少學習策略意識,詞匯的基本學習方法就是死記硬背,效率低下,學生記憶中的知識組織缺少層次性,他們不能根據知識的“深層結構”,對詞匯進行重新解釋以揭示詞匯隱含的結構來記憶和運用。同時,更缺乏自我監控能力以及控制目標的進程和評估所使用的策略價值的能力,經常以一種零碎的、孤立的方式識記單詞,從表象上解決問題,而且在計劃和分析上很少花費時間,沒有策略意識,問題解決能力差,學習效率低下,普遍缺少自主調控學習行為的意識和能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源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教學無效或低效的現象普遍存在。要實施有效教學,教師就應在備課、上課等教學環節中運用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自主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靠加班加點來作為提高教學成績的“法寶”。因此,走出苦教苦學苦考的短視行徑,從源頭上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自我調控學習策略與能力是目前教育大背景下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與義務。
二、激發學習動機,提高自我效能感
有些學生之所以英語學習成績不好,其首要原因即在于學習動機水平低下,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學習中不能克服困難,沒開始學習詞匯就先從心理上怕了學習,覺得很煩,很難,導致不能積極主動并持之以恒地尋求有關信息,在長時間的學習中保持認真的學習態度。
所以,從高一開始,在初高中教學銜接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動機,培養他們具有較高的成就動機水平。通過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來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尊心,讓他們對取得成就更為關心,并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所追求的目標與學習策略,增強詞匯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同時,還要避免習得無助感。習得無助感是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等學習行為形成的內部原因。一些學生由于缺少學習策略指導,僅僅靠增大努力來提高學習效果,當努力仍然不能帶來進步時,他們就會陷入到一種無助感之中。而一旦產生習得無助感后,原有學習動機水平就會降低,出現認知障礙,表現出困難情緒,悲觀、頹喪,本應學會的東西也難以學會。因此,對于那些學習困難學生要經過一定的歸因訓練,引導他們選擇恰當的學習目標,了解歸因傾向,考慮如何去努力,不是蠻干,而是巧學,比如,可以用母語、同義詞等來解釋單詞,同時,教授學生一些詞匯學習的認知策略,如聯想記憶、圖示記憶等等,并培養學生創造適合自己的記憶單詞的方法。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成敗體驗,進行積極的歸因,從而提高學習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詞匯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生感悟到經過多次強化學習的成功體驗,不斷的成功會使學生建立起穩定的自我效能感,進行積極的歸因,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不斷的失敗則會導致習得無助感的產生,喪失繼續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另外,也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看到和自己相似的同伴取得成功來激勵他們去做同樣的嘗試。當然,當看到和自己相似的同伴失敗,也會降低他們的自我效能感,阻礙他們嘗試同樣的任務,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與學習環境的原因。
三、提高自我調節能力,進行自我監控
所謂自我調節就是指學生能夠自覺地引導自己的思維、情感和行為,使它們指向目標實現的一種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自我調節能力常常包括目標設置與結果期待、自我監控與自我評價能力、求助能力。
詞匯學習這類長期學習任務的完成需要付出必要的努力,并自始自終得以保持。付出的努力越大,堅持性越強,表現得就越好。因此,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設置難易程度適中的目標,并根據目標不斷地評估自己的學習行為,付出努力去改進學習行為就尤為重要。
但在很多情況下,詞匯學習的進步是緩慢的,學生幾乎注意不到一天天的變化,在學生的進步不能立即明顯地體現出來時,教師就必須因人而異進行詞匯教學,為不同層面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詞匯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然后通過各種途徑明確地告知學生所取得的進步,不斷激勵學生進行結果期待。
自我監控的策略使得學生承擔起學習行為評估的責任,它往往能導致顯著的行為進步。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里的最后一個內容都是自我評價,通過這種自我評價使學生清醒認識到以前的學習行為和以后的長遠結果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監控自己完成了多少任務,這就是給自己提供了及時強化,而這種強化又在個人努力和老師的表揚與良好的成績等長遠結果之間起到中介聯系的作用。
在詞匯學習目標進程中,如果學生認為自己正在取得令人滿意的進步,再加上對實現目標的積極預期,這些認知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和動機的維持,那么即使消極評價也不會導致動機降低。如果學生認為自己以前太懶惰,通過努力可以獲得進步,那么他們就易于產生效能感,并且加倍努力。高中階段英語詞匯量明顯加大,再加上復雜的語法項目,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需要學生的自我監控與自我評價,這關系到學生對目標更多的努力和更持久的堅持性,使得學生采取更有效的學習策略,以及求助于老師或同伴等,這些做法和其他的自我調節活動將更有可能導致詞匯學習的更大成功。
四、加強課后鞏固拓展,學會尋求幫助
傳統的詞匯教學多局限于課堂和教材,而現代英語詞匯教學則主張引導學生把詞匯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八級(普通高中)英語學習策略中指出:學習中遇到困難知道如何獲得幫助(調控策略之一);通過圖書館、計算機網絡、廣播、電視等資源獲得更廣泛的英語信息,擴展所學知識(資源策略)。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各種學習工具和學習資源,特別是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開展詞匯自主學習活動,從而有效地擴大詞匯量,拓展知識面。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有余力,有興趣的學生多閱讀英文報刊,如English Weekly,21th Century,China Daily和英語簡寫讀物,如“書蟲”系列等。而對學習主動性較差的學生應布置一些閱讀任務,督促學生在閱讀語境中思考詞匯的意義,把生詞和已學詞匯聯系起來,熟悉詞的搭配。另外,教師應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留意自己身邊的“英語”。教師可讓學生收集超市,街道,學校,醫院,公園等公共場所的英語標識,留意家中生活用品上的英語說明,尤其在看電視時,要多看一些英語節目,如:“希望英語”,多留意電視欄目的英語翻譯,如:“今日說法”的英語翻譯為Legal Report。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幫助學生對詞匯語義進行較深層的信息處理,使學生時時處處置身在英語環境中,逐漸變無意學習為有意學習,從而加速詞匯習得的進程,提高詞匯習得的質量。
總之,詞匯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繼承和發揚傳統的、行之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和經驗,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元認知學習策略,努力轉變詞匯教學觀念,并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改進詞匯教學方法,脫離淺層次的死記硬背,深層次地研究學生心理,研究教育心理學,指導、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和能力,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美]戴爾·H·申克《學習理論:教育的視角》,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2] 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 杜曉新、馮震《元認知和學習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P120-121.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