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思想家、文學家王夫之曾說:“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碧拼笤娙硕拍琳f:“以意勝者,辭愈樸而文愈高;意不勝者,辭愈華而文愈鄙?!濒斞赶壬嬲]文學青年“選材要嚴,開掘要深”,這里所說的“開掘要深”就是強調要注意立意的高遠??磥硪黄恼碌某晒Φ那疤峋褪且辛己玫牧⒁?,散亂和膚淺的立意會使文章失去靈魂,失去生命力。話題作文一般都是要求作者立意自定,但立意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的作文的成敗,立意的積極深刻是拉開作文檔次的一個關鍵。因此,話題作文的立意萬萬不可忽視。
一、立意積極。也就是作文中常常要求的“中心明確,思想健康”。立意積極,是作文質量的重要標志。正如魯迅所指出的那樣:“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蔽疑蠈W期給學生布置了以“嘗試”為話題的作文,可部分學生忽視了立意的積極性和思想性,寫了嘗試吸煙、喝酒、當小偷、打麻將等。還有的學生們寫了嘗試初戀,這些“嘗試”的內容也許是真的,但絕不是美的。我認為格調是低下的,是學生心理不健康、愛憎不分明的直接表現。
二、立意深刻?!吧羁獭币笕骜{馭題目或材料,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意義。主題是否深刻,往往反映作者對事物認識的程度。我以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加強訓練和引導:
(一)將話題與閱讀的文章相聯系。
初中學生學過的范文很多,所給出的話題,只要涉及一定的人文歷史,我們就可以將它放入閱讀的文章中思考,利用他人對這些內容的看法或思想錘煉自己的觀點。比如,以“人生”為話題的作文,我們可以讓學生回顧以前讀到的關于“人生”的文章,歸納別人對于“人生”的看法,在總結歸納中,形成自己的想法,進而提升立意。自從人類有了思想,就有了對于“人生”問題的思考,古今中外對于人生的闡述很多,我們要盡量讓學生把話題置于閱讀的背景下,從別人那里得到啟示,或發前人所未發,或把前人講的某個內容說得更透徹,或從另一個角度去加以闡發。我在指導學生寫“人生”這一話題時,翻印了《人生的意義》、《人為什么而活》等文章,讓學生對“人生”問題深入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別人的思想與學生的思想碰出火花,這樣學生作文立意就不會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進而讓立意走向深刻。
(二)將話題與人生閱歷相聯系。
分析這些年來中考作文的題目,如“以壓力為話題”“以財富為話題”等都直接或間接地考查著考生的主觀世界。面對具體的人具體的事,如何評價,反映出一個考生的人生態度,反映他們是否品學兼優。人生是一個大話題,它包括我們的生活態度,生活信念,看問題的方式方法,為人處事的準則等。如果我們在作文中將話題置于人生的大背景下去考慮,就能使作文思路得到進一步擴展,寫出更為深刻的文章來。
(三)將話題與現實生活聯系。
古人主張“文以載道”,我們寫作文也要注意體現時代的發展,跳動時代的脈搏。話題作文雖然立意自定,但在作文中表達出來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傾向除了要健康、積極向上,還要有時代氣息。關注社會、聯系現實也是中考作文的一個重要方面。一般來說,要與現階段倡導的社會公德相一致;要與開拓創新、奮發有為、與時俱進的新時代精神相一致;要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時代意識相一致。當學生拿到一個話題時,可以把它放到現實社會中去加以考察,看看話題有些什么讓人深思的東西。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讓學生關注社會。讓學生通過傳媒(如“實話實說”、“百家講壇”等)更多地了解生活,這不僅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思想認識,而且在對事件的辨析和討論中,學習了理解和評判事物的方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去關注和思考發生在他們身邊的諸如環境保護、西部開發、素質教育等等精彩紛呈的事件。只有讓這些我們天天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現實進入學生的視野,進入語文教學課堂,反映在學生作文的筆下,學生的作文才能有源頭之活水。
總之,話題作文要立意深刻,就要引導學生加強閱讀,關注社會,思考人生。當學生把話題放到閱讀、人生、社會的大背景下思考后,學生才能透過現象挖掘出本質性的東西,才能在常人的觀點或說法上再進一個層次,才能發現別人沒有的東西。
(作者單位:河北省張北縣公會中學)